美学
-
美学导论[美] 大卫·E.W.芬纳 著,汪宏 译《美学导论》对西方美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全面、简要的介绍。《美学导论》分为“经验”、“对象及事件”、“意义”和“判断”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审美”的意义和范围,分析了“审美经验”和“审美特性”的意义;第二部分论述了审美对象的性质、“艺术”的定义以及创造和再创造等问题;第三部分对艺术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包括艺术解释、有素养的观众、意图谬误、艺术解释多元化、艺术审查以及艺术表现自由和社会道德要求的关系等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艺术判断的问题,包括定义“美”的三种传统方法以及艺术批判等问题。《美学导论》以问题为导向,而非完全根据人物及时间顺序来组织思路,既体现了美学思想承前启后的特点,更突出了美学观点的思辨逻辑性,有利于读者,尤其是美学初学者掌握了解美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尤其是作者在论述美学观点时善于结合生活的例子,使晦涩抽象的美学观点易于理解,从而加深了《美学导论》的可读性。此外,《美学导论》附录以纲要的方式呈现了西方美学的历史,简要、清晰地归纳了西方美学重要的运动和哲学家的观点,并以时间顺序明晰地阐释了西方美学的历史变化。
-
走向和谐丛晓波 著如同追问自我追寻意义,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如同爱情与死亡,幸福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国转型期背景下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具有独特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呈现从关系到自我的倾向。本书从现实的生活,即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问题入手,反思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影响个体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实践性命题,探索了转型期人们对生活的基本态度,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角度,阐释了幸福的三大要义:价值与意义、实践、德性。本书在思维范式与论述方法上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综合社会学、哲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探讨了幸福是什么及如何实现这一问题。实证性研究成果的支撑使本书对“幸福是什么”这一抽象诘问的回答变得合理有力。
-
美学原理《美学原理》编写组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美学理论成果作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对各种审美活动的经验进行了梳理、概括和提炼、评价,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和理论说服力的美学观点。在论述时,引证古今中外的哲学著作、历史文献、文艺作品和科技论著,并精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典型实例,说明审美本质和审美规律。本书即可供高校中文、艺术、哲学等以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的本科生学习,也可供社会上的爱好者阅读。
-
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编写组暂缺简介...
-
谈美书简朱光潜 著《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朱光潜先生晚年创作的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用13封信的形式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青年朋友普遍关心的美与美感、形象思维、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悲剧性与喜剧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学习和研究美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其实是朱光潜旅欧期间从海外寄到某一家杂志社登载过的信,这些文章后来辑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由开明书店于1929年3月出版。目的是以一般人为对象,从实际生活出发来介绍些学术思想。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就是受信人,谁都应该读一读这十二封信。 每封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作者虽随了个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沉,要从根本上做工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
美事艰难王江涛本书解读和翻译了柏拉图的《希琵阿斯前篇》。研究主要分两个方面:**,打破《希琵阿斯前篇》固有的美学面貌,从政治哲学着手研究《希琵阿斯前篇》;第二,以希腊文校勘本为底本重新迻译《希琵阿斯前篇》。
-
百年中国美学史略章启群 著20世纪中国美学有三大理论遗产:第1是蔡元培、朱光潜等为代表介绍的西方的美学思想和理论;第二是以王国维、宗白华、徐复观等为代表的立足于中国人美感独特性的美学理论;第三是以蔡仪、李泽厚、朱光潜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其中以李泽厚等人的“实践美学”成就*高,影响*大,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学界的主流理论。“实践美学”与蔡仪和朱光潜的美学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截然分开。因为,“实践美学”是马克思主义这根藤上结出的瓜,李泽厚、朱光潜、蔡仪的美学在这个根本理论上是一致的。而从王国维和宗白华等人的观念和方法中,可能找到中国美学健康发展的正途,找到在真正学术意义上研究中国美学理论的不二法门。基于这种考虑,本书不是一种中国美学一百年的编年史,而只是把一百年来能够称作学术研究的中国美学著述梳理出来,勾勒一条大致的线索,以当下中国美学研究现状作为一种批判与反思的立足点,试图从中寻找中国学术发展的一种内在惯性和理念,为21世纪的中国美学建设提供一种历史的参照。因为,对于中国美学的很多问题,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很多方面,著者也在思考和探索之中。
-
消失的美学(法)保罗·维利里奥 著从经常性失神癫到恋科技癖,从连续摄影术到催眠异语症,艺术终究不过速度之事,而事件却翻飞于速度之中,成就了真实的景观。一切都再真实不过,虚空间以速度漫漶了当下空间。当速度学(dromologie)瞬间粉碎了光速墙,我们怀疑还会有什么东西是假的?速度成为真实的环境,而二十世纪最终不过是十九世纪诸重大灾难的无限扩张与加速。在此,时间的政治经济学独领风骚,资本、科技、知识及沟通交叉织构其变貌。科技对象已等同于艺术对象,消失的美学独树一帜……
-
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文苑仲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进行考察。透过詹姆逊、伊格尔顿、奈格里和朗西埃四位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美学思想,可以看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社会随着社会历史变迁和思想潮流涌动而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从审美的角度对人类现实的存在境遇和可能的解放进行的深沉思考。在他们的政治美学思想中,政治和美学紧密交织,甚至走向统一。政治和美学的统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香山美学读本胡波 著追寻香山美的足迹,开启一段寻美之旅。本书按照不同美学主题分类,构建了香山之美,将香山美的类型分为山水自然美、城镇景观美、人文社会美、名人风采美、香山风物美、历史文化美和大众心灵美七部分。讲述方式通俗易懂,文字铺陈柔美灵动,处处体现睿智哲思,字字突显艺术之美,有助于带领读者在哲学与艺术的光影中体味香山美学之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