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审美视阈中的土地崇拜研究樊淑敏 著《审美视阈中的土地崇拜研究》研究的是土地崇拜及其蕴含的文化美学思想。土地崇拜的逻辑起点是“以地为母”的原始思维,核心思想是“土生万物”的生殖崇拜意识。由此形成了各代不同的土地崇拜习俗,形成了天父地母、天阳地阴、天圆地方、天玄地黄等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特征、重生意识等民族精神和生态美学思想,对回归生态道德,重建生态文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汪裕雄美学论集汪裕雄 著《汪裕雄美学论集》收录汪裕雄教授生前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以及20世纪90年代为研究生授课的讲稿《康德美学导引》(未刊稿)。内容涉及审美意象理论、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艺理论研究、康德美学思想评析,以及作者评论中外文艺作品和同仁学术*作的文字。文集展示了汪裕雄教授开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在审美意象方面的理论建树,可供爱美的同志学人参考。
-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山水情结雷礼锡 著本书为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基金成果、湖北文理学院重点(培育)学科建设基金成果、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资助成果。本书汇集2009年以来作者在学术期刊与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并对这些标题和内容进行整理修订。本书是对山水美学的阶段性回顾与总结。本书是基于历史经验的综合考察,既有美术史的特点,也有美学理论的意图。
-
中国美学之审美境域缘在构成论李天道 著《中国美学之审美境域缘在构成论》从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诉求与境域缘在构成、中国美学思想之境域缘在构成论与原点范畴、“致虚”“守静”思想与审美缘在构成论、“有无相生”说与缘在构成域之开放性、“阴阳”观与缘在构成思想、“万物化生”构成思想与审美境域缘在构成说、“与‘道’合一”说与缘在构成论、“诚”范畴与审美缘在构成论、审美缘在构成论的文化思想渊源、缘在构成域之审美精神等方面,对“中国美学的审美境域缘在构成论”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考察和研究。
-
身体转向与美学的改造韦拴喜 著作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思想的专题性著作,本书力图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来龙去脉做出细致的梳理和审慎的分析,全面系统地呈现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全貌,以彰显其生成动因、理论内核、面相特征和学术贡献。在此基础上,对身体美学在当代跨文化语境中的历史境遇和发展趋向,以及中西方身体美学的邂逅与交融等现实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
空间的迷误与反思黄继刚 著本书从后现代美学、文化理论、文学等角度阐述了爱德华?索雅空间思想的多维属性,触及20世纪和21世纪文化思想领域的诸多方面,全面梳理了西方传统社会的空间思想理论,为当下的美学、文学和都是文化研究提供有效的话语理论资源。
-
美学原理李勇 著本书是国家特色专业: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专业李勇副教授编著的一部关于美学的专业著作。第一部分讲美的本质(第一章、第二章),第二部分讲美的领域和范畴(三至七章),第三部分讲美感(第八章、第九章),第四部分讲美育(第十章)。其中艺术没有单列讲述,而是将其并入到艺术美一章来加以讨论的, 该书立论恰当,逻辑严谨,文字流畅,是一部美学、哲学专业师生和爱好者的必备的优秀读物。
-
中国美学研究朱志荣 编《中国美学研究》集刊,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编辑,朱志荣主编,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内外学术界日益重视。《中国美学研究》旨在立足学术前沿,以现代眼光和方法探讨中国美学的各种问题,拓展和丰富美学研究的内容,开展学术讨论。《中国美学研究》第六辑主要栏目有“艺术美学”“生活美学”“古典美学”“现代美学”“西方美学”“美学译文”等。计划每年两辑,刊载发表尚未正式发表并且还没有出现在书中的首发论文,分别在6月份和12月份出版。第三至五辑已于2014年在本馆出版,本书为第六辑。
-
魏晋南北朝美育思想研究卢政,祝亚楠 著中国古人历来重视美德、美行,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美育始终融会、贯穿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各个方面。从上古“先王乐教”到儒家的礼乐教化一直到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美育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虽然各个时代的美育思想由于受到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哲学思潮、伦理道德、教育理念、审美意识等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美育的发展一直贯穿着“中和”观念。“中和”既是中国古代美育的内容,也是中国古代美育的手段,更是中国古代美育的目标。所以,当代美学家曾繁仁先生提出了“中和论”美育观的概念,他认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核心是“致中和”,是一种建立在“天人合一”文化理念基础之上的“中和论”美育观。
-
从美艺术走向人杨震《映雪阁文丛:从美、艺术走向人(美学可能性的研究)》对《庄子》中庄子关于美、艺术以及审美经验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厘清了《庄子》思想的美学可能性,并发掘出西方美学视野中所没有的《庄子》美学的多重向度。作者借鉴了康德检查式思考问题的态度,采用“如何可能”的提问方式对庄子美学中一些基本范畴和涉及美学和艺术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演绎性的研究和阐释,剖析《庄子》中有关美、艺术和审美经验的内核,揭示这些珍贵的经验中所贮藏的人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