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美学课潘知常 著美学之为美学,无非就是拷问“美的意义”是否存在,就是探讨关于人类审美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而审美活动也无非就是以“超越性”和“境界性”来满足人类的“未特定性”和“无限性”的特定需要的一种生命活动,因此美学就是生命美学,研究的是生命的问题即生命活动的美学向度。本书从“为什么要学习美学”“爱美之心,人才有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审美,故我在”“美在境界”五个方面,对“美”这一古老命题抽丝剥茧,展开了层层推进又深入浅出的讲解。
-
黑格尔美学思想新探朱立元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影响较著而理解分歧亦大。本书在现代阐释学视域下,从黑格尔《美学》对“终结”(Ende)与“解体”(Auflösung)二词的不同使用着手,以大量一手资料为据,否定了学界普遍认同的黑格尔是“艺术终结”论始作俑者的观点;论证其对艺术前景的预言,不是“死亡”,而是辩证的“扬弃”,在艺术的三种历史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之后,将会出现一种新的当代艺术形态——自由艺术。
-
释道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余虹佛教与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美学视角探究佛道二教的宗教美学思想,比较二者在审美本体、审美修养与审美境界上的异同。通过共性探究,揭示中国宗教人生审美化的特质,通过差异性研究,突显佛道二教不同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追求,为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提供支撑。本书内容围绕佛道审美本体论、佛道审美修养论、佛道审美境界论渐次展开,以审美本体论为基础和出发点,以审美修养论为中心,以审美境界论为归宿,构筑起佛道美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
中和审美研究刁生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中和”概念历史悠久、延绵不绝,直至今日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时都体现出对中和的认同和依循,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判断与行为准则,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不仅贯穿中华文化史始终,还渗透到中国诗歌、音乐、书法、绘画、小说、戏曲、建筑等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本书正是试图对中和审美进行历史还原、理论整合与意义新探,力求构建一幅本土化、整体性的中和审美理论图谱。
-
李渔生活美学研究杜书瀛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撰写的论述李渔戏曲美学、诗词美学、园林美学、仪容美学、服饰美学等十篇论文;特别是首篇《李渔何许人?》,总结性地论述了李渔的生活道路、艺术生涯和美学人生,是作者近些年对李渔六十九年的人格品位和艺术造诣,尤其是他的审美活动和美学思想的重新思考,力图给予中国历史上这位杰出的艺术家和美学家更恰当的定位和评价。
-
中华多民族美学研究李祥林 著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传统,在长期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亟待继承与发展。本丛书以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多民族文化融合与现代转型的视野,既有对中国古代美学、哲学、艺术学重要观念、概念、范畴和命题的研究,也有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嬗变轨迹、民族融合、现代转型和影响价值的探讨,通过回溯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渊源,彰显出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理论与实践的独特面貌,为构建当代中国美学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支持。本丛书共6册,分别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中华美学的意象理论》《中华美学的感兴精神》《中华多民族美学研究》《中华书画的诗性精神》《中华美学的现代转型》。 本书本书立足中华多民族美学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贯通人类学、民俗学和美学、艺术学等学科,以开放包容的目光细察各族美学之间的多元互补和彼此融通,以及由此互动生成的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全书主体共十九章,开头两章从学科反思切入,第三至八章将目光投向主流美学以及多元视角下文化的传播、交融,并就中华美学的若干概念、范畴、命题、意象、符号、原型等进行梳理、辨析,接着数章考察中华一体格局下的多元族群及文化,最后三章论述多元族群及文化构成中的中华一体,从而在这种双向也是多维的观照中完成全书。各章行文,或着眼整体,或聚焦个案,力求多面观照,彼此相辅相成。论述对象涉及汉、藏、彝、羌、侗、苗、瑶、壮、傣、回、满、纳西、土家、拉祜、傈僳、朝鲜、蒙古等民族以及敦煌遗产、西域族群、外来佛教等,或详细或简略,始终是以跨地域和跨族群视野就多民族中华文学、艺术、美学、工艺、文化进行考察和研究。
-
中华美学的感兴精神陶水平 著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传统,在长期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亟待继承与发展。本丛书以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多民族文化融合与现代转型的视野,既有对中国古代美学、哲学、艺术学重要观念、概念、范畴和命题的研究,也有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嬗变轨迹、民族融合、现代转型和影响价值的探讨,通过回溯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渊源,彰显出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理论与实践的独特面貌,为构建当代中国美学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支持。本丛书共6册,分别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中华美学的意象理论》《中华美学的感兴精神》《中华多民族美学研究》《中华书画的诗性精神》《中华美学的现代转型》。本书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思维方式“感兴”,这一思维方式有着自身独特的思想传统和理论特质,体现出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独特气质。本书对古典感兴问题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还对其在20世纪的现代阐释和转化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本书立足于当代生活,综贯古今,融汇中西,以“感兴”复兴和创新作为建构中国当代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一种重要学术路径,尤其重视“感兴”的超越精神,彰显中华美学对于人类不断走向包容开放、美美与共的文化理想境界所具有的价值。
-
中华美学的现代转型杨明刚 著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传统,在长期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亟待继承与发展。本丛书以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多民族文化融合与现代转型的视野,既有对中国古代美学、哲学、艺术学重要观念、概念、范畴和命题的研究,也有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嬗变轨迹、民族融合、现代转型和影响价值的探讨,通过回溯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渊源,彰显出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理论与实践的独特面貌,为构建当代中国美学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支持。本丛书共6册,分别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中华美学的意象理论》《中华美学的感兴精神》《中华多民族美学研究》《中华书画的诗性精神》《中华美学的现代转型》。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华美学与时代语境相适应的历史转型,集中论述了中华美学一面赓续传统、集大成式地继承融通,一面嬗递潜变,逐步完成了由典雅向世俗、正统向野逸、庙堂向民间的渐进转变,并在审美实践、学术思潮、典籍文化诸方面实现的跨越式现代转型。本书注重借鉴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立足于中华传统美学资源本体的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集中体现出中华传统美学现代转型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
中华书画的诗性精神张同标、梁燕 著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传统,在长期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亟待继承与发展。本丛书以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多民族文化融合与现代转型的视野,既有对中国古代美学、哲学、艺术学重要观念、概念、范畴和命题的研究,也有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嬗变轨迹、民族融合、现代转型和影响价值的探讨,通过回溯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渊源,彰显出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理论与实践的独特面貌,为构建当代中国美学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支持。本丛书共6册,分别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法论》《中华美学的意象理论》《中华美学的感兴精神》《中华多民族美学研究》《中华书画的诗性精神》《中华美学的现代转型》。 本书研究并总结了中华传统书画表现出的独有美学特征,深入探讨了中国书画艺术由格、法、气、韵并重过渡到纸墨的书写性,由描绘性转向示意性的规律,揭示了传统书画受到了诗赋文学的影响这一重要的艺术特征。本书论述了中国传统艺术对艺术品格的追求,中华美学对形质之外生命气息的审美取向。本书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近百张,图文结合,生动表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家对山水趣味、天地性情、自然天道的审美追求。
-
中国美学研究朱志荣《中国美学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朱志荣为主编,王怀义为副主编。《中国美学研究》以研究中国美学为主,兼及心理美学、西方美学等著译的学术集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美学研究》学术内容丰富,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美学与现实生活及人生等各大研究领域,包含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审美意识、审美心理、艺术美学、实践美学、美学译文和书评等板块。本集刊既有宏观体系的整体建构,又有对微观个案的具体分析;既强调美学研究的理论性,又重视其人文性。《中国美学研究》(第二十辑)主要分为“中国古典美学”“艺术美学”“西方美学”“当代评论”等几个部分,所讨论的学术话题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孔子生活美学推进中国意象美学的研究,《诗》与早期中国审美观念,唐代审美意象时空建构的佛禅心理,汉唐绘画语系中的“图真”观,叶秀山的美学思想,金雅人人生论美学思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