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理学)
-
正理经解说释刚晓《正理经》是古印度逻辑学的经典作品,对佛教因明学的建立有直接的影响。本书用通俗、风趣的语言解说《正理经》,让你轻松理解古印度逻辑学的妙旨,掌握辩论术的奥秘。
-
思想与论证程炼 著本书是作者的一篇哲学论集,属于分析哲学范畴。作者认为,哲学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一个孤立地存在的,对任何一个问题的处理都应该反映出一种体系性的思考。全书共分15章,并按主题大致分成5个部分,即心灵的特点、语词的意义、知识的地位、世界的结构以及宗教信念的性质。每章有一段简短的提要并独立成篇。读者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
-
先秦名辩学及其科学思想周昌忠 著本书把握先秦诸子百家中地位并不太突出的名辩思潮,理清它的源流,揭示了它历经名学、辩学和名辩学三大发展阶段的脉络,发掘了各家各派代表人物著述中内涵的深刻精微的名辩学术思想、观念和学说,并进一步阐发了它们蕴涵的科学思想。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及专业研究工作者参考阅读。
-
逻辑何为晋荣东本书共分九章,主要介绍了现代逻辑的规范性及其问题;从传统逻辑到非形式逻辑;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传统名辩的现代诠释等内容。本书着眼于充分发挥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从如何推进社会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提升社会的合理化程度以及培育公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诸方面,对当代中国逻辑领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反思,以其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逻辑自身的现代化扫清某些障碍。毫无疑问,“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提示了巨大的研究空间,本书以此为目标,并不表示怀抱着短时间内就对它展开全面研究的友心,而只是在提倡以一种持续、局部的具体问题之研究,尝试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地逼近这个目标。对于中国的人文学者而言,无论是中国的现代性,还是现代性语境中的人文学术,都是道地的“为已之学”。
-
吴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王素美本书是对元代著名学家吴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交叉研究的成果。作者以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将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置于南宁宋与元代的交接点上,严格地从第一手材料出发进行研究。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是吴澄的理学思想,中编是吴澄理学思想与文学契合,下编是吴澄理学思想影响下的诗文创作。全书共有三条线索:会合朱、陆是中心线索,且为明线;其理论思维方式是暗线;先秦以来儒学发展和衍变对吴澄的影响是辅助线索。三条线索并进,详细地论述了吴澄在会合朱、陆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如何衍化和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提出了若干新的理论命题。如:尊德性与道问学会合,易简与精密的会合,趋实弃虚的知行观等。吴澄的新的思想观点向文学理论的迁移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他在理学中提倡”性其情“的道德情感,而在文学理论中则提倡性情和情性,尤其是”情性之真“、”自然而然”命题的提出,开明代性灵论之先河。他的气论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气论思想,几首是中国古代文论、气论的全面总结。吴澄的文道合一思想分而合之,不杂不离,提出了儒者之文与文人之文的新命题。吴澄还发展了刘勰以来关于文学通变的思想,提出“文不与世俱”的新命题。本文着重论证这些新命题提出的根据、内容及其影响。下编着重揭示了吴澄理学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介绍了吴澄散文创作的特点和诗歌创作的特点,深入挖掘了吴澄诗歌中的文化内涵。
-
自然演绎逻辑导论陈晓平本书的第一版没有包括对元理论的讨论,第二版则增加了部分元理论即关于命题逻辑的元理论,而没有包括谓词逻辑和模态逻辑的元理论。关于命题逻辑元理论的讨论并非紧跟命题逻辑的章节之后,而是放在谓词逻辑和模态逻辑的章节之后。因为本书作为逻辑导论教材,并不要求读者对元理论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而只是为了给出一个范例,让读者通过此范例而对现代符号逻辑的一个基本特征有所了解,这个基本特征是将语法和语义严格区分开来的。在此之前,本书在章节的安排上对语义和语法各有侧重,但未加以严格区分。这对于初学者或许是有益的,因为自然语言中的推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把语法和语义结合在一起的。事实上,科庇的《符号逻辑》在最后引入元理论之前也是这样处理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试图把逻辑学教学的可接受性和严格性兼顾起来。本书关于命题逻辑元理论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伯科曼的《逻辑教本》。本书主要阐述了自然演绎系统的各个逻辑分支,即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态逻辑和三段论逻辑等。阅读本书,不要求读者预先具备任何逻辑基础知识,因此,本书不仅适用于大学文科学生的逻辑导论课教材,也适合于广大读者自学。
-
逻辑研究(德)埃德蒙德·胡塞尔、乌尔苏拉·潘策尔《逻辑研究》被公认为当代哲学最重要的“突破性”著作。它的影响不仅规定了当代许多著名哲学家的思维方向,而且远远超出了哲学领域。《逻辑研究》的第二卷由六项研究组成。第六研究单独构成该卷的第二部分。胡塞尔本人以及后面的研究者都最为关注此项研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此项研究(尤其是其中的第五、六章)已经切入了存在问题。同时它也为从现象学上澄清逻辑明见性以及在价值论领域和实践领域的明见性开辟了道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选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界各主要流派影响较大的著作。通过有选择的译介,旨在增进文化积累,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研究课题,为了解和研讨现代西方哲学提供系统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以利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深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
-
逻辑研究(德)埃德蒙德·胡塞尔、乌尔苏拉·潘策尔《逻辑研究》被公为当代哲学最重要“突性”著作。它的影响不仅规定了当代许多著名学的思维向,而且远远超出了哲学领域。两卷本的《逻辑研究》在总体上展示出胡塞尔在意识现象学领域两方面兴趣:在客体(意相关项)方向上的逻辑学以及在主体(意向活动)方向上的现象。前一个兴趣主要集中在第一卷中,后一个兴趣则要体现在第二卷中。因而真正的现象学描述分析可以在第二卷的各项研究找。“现象学的分析便超始于此”(胡塞尔)第二卷由六项研究组成。前五项研究构成该卷第一部分。前四项研究为后面关键性的第五研究和第六研究(作为第二第二部分)的现象学分析及其结论做了理论上的铺垫。《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选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界各主要流派影响较大的著作。通过有选择的译介,旨在增进文化积累,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研究课题,为了解和研讨现代西方哲学提供系统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以利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深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
-
逻辑研究(德)埃德蒙德·胡塞尔、埃尔玛·霍伦斯坦《逻辑研究》被公认为当代哲学最重要的“突破性”著作,它的影响不仅规定了当代许多著名哲学家的思维方向,而且远远超出了哲学领域。 在《逻辑研究》第一卷中,作者主要批判了当时作为主流哲学的心理主义,认为它混淆了心理学对象与逻辑学对象,使后者的客观性丧失在前者的主观性之中,从而导致丧失客观真理,走向怀疑论。胡塞尔的这种批判结束了心理主义在当时的统治,奠定了现象学理论的基础在《逻辑研究》第二卷中,作者将系统阐发现象学理论本身。
-
利导思维陈朝鲜编著“利导思维”在头脑中形成后,我们便将它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我感觉还真是很好,特别是在碰到一些烦恼事时,换个想法后马上感到自己轻松了许多,真是“想法一变天地宽”。从中我们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人生在世,最要紧的是先要把思维方式搞对头”。于是我们决定以“利导思维”为题写本小册子出版,希望它能够给社会中的许多人,特别是那些在社会生活中不怎么得志、不怎么如意、时时感到迷茫、困惑、彷徨,甚至失意的人提供一些帮助。为了说明问题,书中引用了不少资料,在此对所有资料的作者表示感谢!对于书中所引用资料,我们都作了一些评述,实属个人见解,如有运用不当之处,诚请原作者批评指正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