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理学)
-
中华好家风《中华好家风》栏目组 著《中华好家风》一书中嘉宾来自各行各业,但都是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做到了JI致,或至少是有所成的人,访谈主要聚焦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家风家教促使他选择了这样的事业,二是什么样的家庭支撑他在事业上达到了现在的成就,三是他如何传承了家风,并以此去影响和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书中有电视剧《红楼梦》中永远的“宝哥哥”欧阳奋强,也有《人民的名义》中“工会主席”郑西坡的扮演者李光复;有用歌声传递深情的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也有用“华阴老腔一声吼”登上春晚的华阴老腔传承人张喜民;有带军队、修铁路的“开国上将”吕正操,也有“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老百姓心中永远的地委书记杨善洲……..
-
翻译伦理研究冯曼 著《翻译伦理研究:译者角色与翻译策略选择》从文献分析出发,通过理论思辨与逻辑推演,结合实际例证,在阐释翻译本质和厘清翻译伦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翻译伦理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分类来认识翻译伦理维度,从而为认知译者所面临的多重翻译伦理关系打下了基础。《翻译伦理研究:译者角色与翻译策略选择》旨在从社会学、应用伦理学的视角,通过深入剖析翻译伦理的多维表现以及翻译活动中译者角色的多重属性,结合翻译学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翻译伦理的不同纬度对译者多重角色的规约作用,从理论层面构建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伦理决策与翻译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译者角色伦理论。
-
发现自由意志与个人责任[美] J.F.里奇拉克 著,陈维政 编,许泽民,罗选民 译,吴福临 校希望中国的读者们能从此书中认识到人类的一种天性——人是有能力实践通常所说的那种“自由意志”的。遗憾的是,心理学在西方世界中一直是建立在机械性的假设上。其中认为,当面临着众多选择时,人们会缺乏自由选择特定目标的能力。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要试图解释清楚人的自由意志是怎样形成的,以及每个人在日常行为中为表达某种意图而承担的责任。自此书1979年问世以来,人们对于人的作用、意志力、目的、意图等方面的兴趣与日俱增,以上术语都是指我们对人类自由意志的认识。本书中的观点即使在现在对于帮助人们理解自由意志的活动依然是确凿有力的。在过去的10年里,电脑技术、信息处理和人工智能方面惊人的发展更加激起了人们了解自己是如何思考和推理的兴趣。但是早期的心理学家们一直都偏重于观察人的行为,只研究认知活动的“结果”(例如:观念)。如今,我们发现解释认知本身的尝试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到底人的意志在处理问题上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呢?这是一个涉及本质的问题,它与所有的人都有关系。一个类似的问题是:“人的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这是生物学和生理学所要解答的问题。至于我们所考虑到的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这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人和中国人的食物在结构上不相同,但所有人类的消化系统是完全一样的。出于这种想法,我才开始涉足对人类自由意志的研究。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其自由意志和对其行为负责,而且不同的国家在文化和政治上的见解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这并不意味在不同的文化中人的心理发展的本质会有不同,正如口味不同的人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存在什么差异一样。尽管电脑技术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兴起使得人们对“人脑是如何思维”这一问题再次兴趣盎然,但读者将会发现,这些学者们所得出的结论依然是无法令人接受的。他们清一色地低估了人类行为中辩证和相对思考的作用。
-
论道德的谱系[德] 尼采 著本书与《善恶的彼岸》并称,为尼采晚期著作,是其思想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文字。为回应评论家对其作品《善恶的彼岸》的批评,尼采以15天时间起草了三篇文章,合集为《论道德的谱系》。 《论道德的谱系》论述了道德观念产生的自然、社会、生理甚至病理条件,发掘了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创造不同价值判断的共同的原始动力。尼采说此书是“一个心理学家为重估一切价值而做的三篇关键性的预备之作。
-
你不可不知的50个伦理学知识[英] 本·杜普雷(Ben Dupré) 著,杨雯 译对于许多事实的是非对错,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看法,并且大家往往各说各话,固持己见。那么如何能够更好地描述我们自己的道德直觉和道德判断?当大家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我们又如何能够进行有效的辩论?这时了解一些伦理学知识或许会有所帮助。本书精选了伦理学的一些重要话题,兼顾了宗教思想家和世俗思想家的洞见,并梳理了西方伦理学的几大传统,包括功利主义、康德伦理学和德性伦理学。我们不仅能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边沁、密尔等前贤,也能与伯纳德·威廉斯、彼得·辛格、戴维·罗斯、约翰·罗尔斯、托马斯·内格尔等今哲展开对话。除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概念,本书还花了大量篇幅讨论伦理学的现实应用,涉及当下的众多重要议题,包括死刑、酷刑、恐怖主义、毒品、动物权利、安乐死、克隆、战争、贫困、环境等。这些讨论是重要的,因为它们挑战的不仅是我们的思考方式,还有我们的行为方式。
-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王国聘,曹顺仙,郭辉 编王国聘、曹顺仙、郭辉主编的《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系列教材)》《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是一本专门介绍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生教材。西方的生态伦理学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但它却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倾向和思想流派的多元化的话语体系,经历了从浅层向探层发展的历史过程,展现出跨学科交叉综合的发展图景。本教材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演进和主要理论形态,内容涵盖包括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文化土壤、科学基础、实践动因、敬畏生命和生物中心伦理思想、动物伦理、整体主义生态伦理、生态种学生态伦理思想和激进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等方面。 本教材有以下主要特色:一是交叉性。从多学科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切入,揭示了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科学基础。二是系统性。在阐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发展内在历史逻辑的同时,系统呈现其思想内涵和理论实质。三是全面性。从文化精神、科学基础到不同的生态伦理思想流派,从生态伦理思想到生态伦理实践,从相关自然科学成果到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多维度地全面展示了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成果,以便学习者、研究者能更好地把握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较为完整的轮廓。 本教材是研究生学习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教材,是研习《环境伦理学》《西方生态思想史》等课程重要的参考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的通识课教材,以及环境伦理学研究人员的参考读物。
-
科学活动主体德性研究刁传秀 著本文主要从科学发展史、科学活动论、德性论和科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复合性视域,研究科学活动主体的德性。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探索了科学活动主体德行机制的建构与运作,其中包括科学活动主体德行导控与问责机制。
-
供求协同幸福观梁彩电 著本书首先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了方法论系统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宇宙能量转移规律、心理运行规律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传统幸福观认知,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当代幸福认知;其次,在对以上知识的综合中,吸取精华,提出了“三感统一”的幸福观念,并发现了幸福方程式、幸福反应区、幸福驱动力、幸福升降梯、幸福效应群等幸福规律;最后,借鉴供求理论和协同理论、、儒家人本思想、中外历史幸福观,创造性地提出了“供求协同幸福观”。同时,为了让提出的幸福观能得到落实,还建立了幸福管理理论体系,包括幸福管理理论基础、战略定位、方法策略、执行步骤、检验标准等内容,让幸福话题变得更加充实,让幸福体验变得更加易行。
-
麦肯锡逻辑思考力西村克己 著,张雯 译在这本书里,畅销书作家、知名逻辑思考大师西村克己工作中需要用到的逻辑思维的理论、知识、思维方式、说服方法,并且还介绍了企业实例和职场中常见的陷阱。本书先通过对逻辑思维方法的介绍让读者在学习逻辑思维相关的知识,然后再通过书中的问题,借助反复练习来掌握来提升读者的逻辑思考能力。本书采用问答题模式展开,以“问题+提示”的方式提出问题,后续配有答案和相应的解说。此外,本书还插入了许多“麦肯锡顾问教你”专题,通过图解使读者可以对MECE法则、“7S”与“4P”方法、三角逻辑检验法、归纳法和演绎法、逻辑树的制作方法、WBS法、一日三分法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
等个人来马明博 著做一天和尚,就得认认真真地撞一天钟。禅,无须夸夸其谈、惊世骇俗,只须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觉察自我的存在。马明博的文字,水一样轻柔,山一样隽永,他如实观照自己与佛结缘的道路和心迹,再回首红尘世界,满眼都是感悟和感动。碗、香、茶、柿子树,一沙里有怎样的世界?红尘扰攘,心如野马,如何做个善护念的智者?火焰动摇,如何呵护自性的灯盏?这些亘古不变的智慧被写在书里,如同麓山寺山墙上的篆体字,静静地,等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