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理学)
-
交换正义肖劲草 著21世纪,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让交换的总量、类型和形式迅速发展。交换同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众多依靠组织配置和政治过程来配置的产品、资源与服务现在可以通过交换来获取。交换日益繁荣。但与此同时,相关的伦理问题、争议和关切也非常突出。第一,交换内容带来的伦理问题。例如,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引发的传染病,网络信息交易损害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涉及人身权益的血液、器官和性交易黑市,毒品和枪支交易带来的安全问题等。第二,关于交换对象的伦理问题,如就业歧视、金融歧视、贸易制裁,和争议国家、争议组织的军火交易等。第三,关于交换方式的问题。如制造垄断、利用垄断寻求不公平的收益,采取欺骗、强制的方式进行贸易等。另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正义的研究逐步兴起,知识界围绕分配正义进行广泛且深入的分析,但对交换正义的讨论相对匮乏,存在理论上的薄弱环节。针对上述问题,本书集中探讨五个问题。第一,如何界定交换。第二,交换正义包含什么原则?其根据何在?如何划出不正义的交换同不道德的交换的边界?交换正义的特征是什么?第三,我们可以和谁交换?第四,我们可以交换什么?第五,我们应该如何交换?
-
德性伦理生活化反思童建军 著本书章主要介绍经典德性伦理的核心概念以及德性伦理对以功利主义和康德式道义论为的规范伦理的批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辩证看待德性与规范之间在实践中的圆融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对道德行动的正当性提供的说明。第三、四、五章主要介绍在当代重要的应用伦理议题中德性伦理做出的尝试及其批评。
-
伦理体系[德] 黑格尔 著,王志宏 译《伦理体系》是黑格尔早期最早的一部成体系的手稿,它极有可能是1802年至1803年间为在耶拿大学开设“自然权利”课程而撰写的一部讲义。这部手稿早在罗森克朗茨的《黑格尔生平》等著作中就有著录,在黑格尔早期著作与思想日益得到重视的20世纪初开始广为人知并得到重视,后来经格奥尔格·拉松整理刊布、流传。关于这部手稿的意义,它的英译者之一H.S.Harris说;“在《伦理体系》中,他成熟时期政治理论的一般概要已经得到了清晰的描述。但是,在这篇早期论文中描绘的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的观念,是黑格尔有意识地建立起来以反对普鲁士和费希特的‘国家机器’的;虽然神圣的罗马帝国确然是一具僵尸了,但是弗里德里希大帝的普鲁士还活着。”弗朗茨·罗森茨威格在《黑格尔与国家》中说:“黑格尔把一部手稿命名为《伦理体系》,他为了准备1802至1803年冬季学期关于自然权利的课程,这是后来黑格尔称之为客观精神的体系部分的第一个草稿,这个部分在体系之内为德国观念论运动开辟了比任何其他哲学新大陆都更多的题材。”在《浪漫的律令》中,拜泽尔把此书归为早期浪漫派的传统,并以它为例证明社会与政治思想在浪漫派中的重要性。
-
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 著《中国伦理学史(外一种)》乃蔡元培先生精选作品。《中国伦理学史(外一种)》分两大部分:《中国伦理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变迁的学术著作。系统介绍了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并以科学的方法辨析其优长及缺失,为我国近代伦理学的建构提供了重要指导与借鉴。”外一种”按时间顺序精选蔡元培先生的重要演讲辞40余篇,从中反映出作者的哲学观、人生观、教育思想等。有较高出版价值。
-
劳模精神研究徐大慰 著本书以王进喜、吴运铎、申纪兰等劳动模范为研究对象,描述劳模的成长经历和思想发展脉络,歌颂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主义精神,赞扬他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等高尚品格,认为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书分为六章,阐述劳模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概述党的领导人的劳模思想,介绍劳模的先进事迹,歌颂劳模精神,呈现、探究媒体及艺术作品中的劳模形象,剖析劳模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加强建构和再生产的过程,并从生命历程理论、典型报道、革命意识形态、话语模式、再生产机制等维度透视劳模精神,深化劳模精神的学理研究。
-
德性之后[美] 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 著,龚群,戴扬毅 等译《德性之后》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的重要著作,被20世纪晚期批评家们誉为“伦理学研究的新的转折点”,成为当代德性伦理学兴起的标志性著作,其影响力至今仍然不可低估。《德性之后》首先从理论上审视当代人的道德处境,发出令人忧虑的困惑:启蒙运动之后的现代社会由于告别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两千年来的德性传统,从而处于“德性之后”的历史时代。《德性之后》的任务之一就是追述这一伟大传统。麦金太尔以“after virtue”的双重意义立论,同时呼唤回到伟大的德性传统主导的人类社会,重建人类道德和人类共同体。
-
伦理文化张巍卓 著《伦理文化:滕尼斯社会学思想的源起与要义》以德国经典社会理论家斐迪南·滕尼斯的伦理思想为主轴,系统地阐述了在近代德意志文明的演变过程中,面对资本主义扩张的历史形势与传统文化要素的蜕变,滕尼斯是如何完整地构想民族伦理的未来图景的。《伦理文化:滕尼斯社会学思想的源起与要义》从滕尼斯对霍布斯的生命史与学说体系的解读出发,特别呈现了“原始集会”这一重要维度对于现代人性、社会与政治的源始构成意涵,指出在霍布斯的学说中,潜藏着一种社会体的身心合一的状态,由此开启了社会伦理的积极构建空间;在此基础上,《伦理文化:滕尼斯社会学思想的源起与要义》考察了滕尼斯对斯宾诺莎、马克思、尼采、基尔克等重要思想家的相关理论的解释,阐明了滕尼斯经再历史化,从合作社到共同体、从教化到伦理,不断丰富社会伦理的意涵,最终再造文明的思想过程。
-
从天人两分到良知宇宙贾庆军 著本书从天人关系的角度系统地阐释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思想经历了天人两分、天人合一、良知宇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王阳明的天人思想停留在传统天人两分、以人合天的状态观中;第二阶段他体悟到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知行合一,建立了圆融的天人合一思想;第三阶段,他提出良知说,确立了良知宇宙观。本书在对王阳明三个阶段的天人思想进行探讨的同时,也对其相应的实践进行了论述。
-
中华二十四孝演义南歌子叶一青 著《二十四孝》是在元朝成书的一本宣扬传统儒家孝道的蒙学读物。书中选辑了为封建王朝所称颂的自上古至宋代的二十四个孝子孝女的事迹,叙之以文,咏之以诗,绘之以图。作者在充分尊重原文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对每一个孝子的故事进行了重新演义和配图,编成《中华二十四孝演义》,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全面、准确、系统、科学地把握古代《二十四孝》的精神实质。书稿这种“原文、翻译、演义”的编写体例,具有性,匠心独运。这是一部体例新颖、资讯丰富、形象生动、文辞优美的较为很好的书稿。中华二十四孝演义》分别为古代二十四个孝子孝女重新创作了一个八千至一万字不等的可读性很强的故事,即重新为二十四个孝子孝女创作了二十四个短篇小说。这是《二十四孝》流传以来的首创,是前无故人的。作者的再构思、再演义、再创作,使这些行孝的事迹更能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洗礼。
-
伦理学基础【美】拉斯·谢弗-兰多(Russ Shafer-Landau) 著,陆萌 译伦理学也许是与我们的生活离得*近的哲学领域。本书从伦理学三大主要分支介绍了其基本理论及核心问题。对于每一种理论,本书都从优势及问题两方面进行讲述,并构建逻辑论证予以证明。书中随时给出前后相关联处的脚注说明,书末附有进一步阅读建议书单与术语表。这些特点使得本书非常适合作为伦理学入门教材。同时,本书作者向来以逻辑清晰、文笔生动著称,致力于向没有任何哲学背景的读者介绍伦理学知识。这使得本书做到了尽量少地使用术语,并以伦理学上的经典案例、历史典故或真实故事来说明复杂的理论,通过构建论证帮助读者批判性地思考道德问题,掌握可用于分析日常问题的工具。进行伦理学思考并不是在做无用功,而是让我们在思考如何生活时有章可循,更好地理解我们面对的问题,过一种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