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学)
-
道德高于一切张振学 著道德是一种自觉的修炼,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坚定的信守,同时也是一种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无形护身之宝和增益社会、成就自我的绝佳进身之道。是谁糟蹋了我们的道德?是谁偷走了我们的良心?是谁折杀了我们的诚信?是谁倾覆了我们的公平?是谁掀翻了我们的正义?拯救道德,拯救诚信,拯救人心,拯救公平,拯救正义,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共同呼唤。
-
道德情操论(英)斯密 著,何丽君 编译《西方经典悦读系列·大师经典·通俗阅读:道德情操论》探讨人类追求财富的原因,让你深刻认识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着的道德与财富之间的矛盾。《西方经典悦读系列·大师经典·通俗阅读: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从道德心理学角度,对人的行为动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人的自爱动机天然地受到“同情”机制的平衡和制约,从而使人的求利激情得到抑制和缓和,使人的逐利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和正义的基本要求,“求富有道”也就达到了基本的美德标准,因而《道德情操论》对人的行为动机的探索,实际上是对“理性经济人”行为的道德约束机制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理性经济人”的求利行为寻求道德基础或者说进行伦理上的辩护。据此,我们认为,尽管《西方经典悦读系列·大师经典·通俗阅读: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的内容各有所侧重,但其精神实质基本上是一致的,彼此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冲突,因而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所提出的著名的“亚当·斯密问题”——即《西方经典悦读系列·大师经典·通俗阅读: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对比悬殊、相互矛盾的问题——实际上不称其为真正的问题。
-
五种遗规陈宏谋 著《五种遗规》系清朝陈宏谋所辑,是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材。辑者有感于世上多有弊端,遂于公务之余,采录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著述事迹,分门别类辑为遗规五种:《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总称《五种遗规》。《养正遗规》主要是有关童蒙养正及青少年读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教女遗规》多为宣传闺范母训等内容;《训俗遗规》主要记述乡里、宗族间致讼原因和如何消除矛盾的途径,汇集了历代一些乡约、宗约、会规、训子、驭下之法、治家格言、名人遗嘱等内容;《从政遗规》主要为官吏选辑可当座右铭的咸规和一些表率人物的言行;《在官法戒录》是辑录者采辑历代典籍所载封建官吏的善行和劣迹种种,加以指评论断之作。虽然《五种遗规》中很多具体的内容已经时过境迁,但是所论及的道理很多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发人深省。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指导训练吴兴富,刘俊芳,李晓萍 主编本书实践指导训练一书,从目前高职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遵循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运用实践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力求突出实践课教学的训练设计的可操作性,紧紧围绕“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等九个方面内容,通过设计的“实践能力目标”、“经典案例思考”、“经典视频思考”、“推荐活动主题”、“实践项目呈现”等五个栏目对学生进行训练,并通过工作实践中常用的实践项目对学生进行指导演练,旨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对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方面进行自主探究、积极主动地获得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实践指导训练》也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
中国人的修养蔡元培 著,张剑释 译《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先生在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杰出作品,主要收录了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建设代表作:《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理念,通过细微事件,具体、详尽地阐述了建设道德社会的方法,是一部值得所有国人阅读的道德范本。中国人或许是最保守、最固执,亦最利己的族群,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善良,却从未试图将这种真诚和善良,变成社会的公共精神。但蔡元培先生显然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的眼中,中国人是“可改造的”,如果能摒弃过去的束缚,并注入崭新的思想,中国人就一定能从“独善其身”,转而“兼济天下”。这部几近百年前的教科书,如今的国人也许刚刚翻开第一页。但翻开便好,便是试图革新,便是大勇气。《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先生在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杰出作品,主要收录了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建设代表作:《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理念,通过细微事件,具体、详尽地阐述了建设道德社会的方法,是一部值得所有国人阅读的道德范本。中国人或许是最保守、最固执,亦最利己的族群,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善良,却从未试图将这种真诚和善良,变成社会的公共精神。但蔡元培先生显然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的眼中,中国人是“可改造的”,如果能摒弃过去的束缚,并注入崭新的思想,中国人就一定能从“独善其身”,转而“兼济天下”。这部几近百年前的教科书,如今的国人也许刚刚翻开第一页。但翻开便好,便是试图革新,便是大勇气。知己文库 (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中国人的本色》,《中国人的信仰》,《中国人的德行》,《中国人的精神》
-
齐家治国女德为要陈静瑜 著古人云:“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又云:“治天下,首正人伦;正人伦,首正夫妇;正夫妇,首重女德。”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社会的和谐,女德至关重要。《女诫》一书,为东汉班昭所著,原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科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一直是历代女子德行教育的良箴,后被列入“女四书”之首。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贤淑女性,其父班彪、兄长班固都是大史学家。班昭继承父兄之志,续写并完成了《汉书》这一比肩《史记》的史书。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她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本书是陈静瑜老师对《女诫》的学习心得。陈静瑜老师,开风气之先,在中华大地上,把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的女德教育,切实落实在生活上,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宣演东汉班昭的《女诫》,使女德教育蔚然成风,影响至为深远。其敬慎卑弱、温婉贤淑的风范与行持,诚为广大女子学习效法之典范。于此世衰道微的当今之世,此乃扶挽狂澜的至善之举。女德教育,在中国历史的漫漫岁月里影响深远,其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幸福、子孙的贤良,也影响着国运的昌隆与社会的和平。深愿此书的出版能唤醒人们对女德教育的认知,从而得以昌明世道,共创太平。
-
道德本体论司马云杰 著中国文化所说的“道德”,并不是指强制性的外在规范,而是指对形而上学之“道”的体验与领悟,得之谓德,宜之谓义。仅仅把道德看成是强制性的外在规范,不仅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也忽略了道德精神修养大用。司马云杰所著的《大道哲学通书(第5卷道德本体论道德形而上学与精神世界的研究)》以中国文化的大道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国家民族道德精神重建为使命,紧紧围绕道德本体与精神世界的关系,研究探讨了中国文化几千年道德精神发展。全书共10章,前5章讲道德形而上学性质、发展历史略、道德获得、良知之致与精神发展;后5章讲道德本体与精神大用。《大道哲学通书(第5卷道德本体论道德形而上学与精神世界的研究)》体不离用,用不离体。
-
幸福之路(英)罗素 著,刘勃 译“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本书又一次告诉我们,有关幸福的事的确很相似,甚至完全相同。如果不知道本书是英国的大哲学家写于1930年的,你会觉得这分明是一本针对眼下你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写的书。它先是从与你有关的方方面面分析了让你不快乐的原因,再针对这些原因告诉你快乐的方法,最后从一个很高的高度总结了如何才能成为幸福的人。正像作者在序言里所说的那样,该书既没有高深的哲理,也没有艰涩的学问,只是作者的一些人生感悟。但重要的是,这些感悟都是作者本人的亲身体验,而非个人的揣测和想象,而且写作的目的,就是让不快乐的普通人快乐起来并得到幸福。所以说这本书的确很实用。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意味着同一事物在每个人的眼中都是不同的,就像盲人摸象。但不管怎样,完整、真实的大象是存在的,它独立于每个盲人的想象。真正的幸福也是一样,不管你怎么想,她都会在那儿。只要方法得当,你就能得到她。这是我的另一个感受。还需要说明的是有关快乐和幸福的译法问题。英文happy 和happiness 既可以被译成快乐,又可以被译成幸福。个人认为,幸福是所有快乐的总和,是最高层次/境界的快乐,也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快乐感;快乐则是一种具体的、说得清的满足感。基于这种认识,又考虑到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行文要求,所以尽管书名是《幸福之路》,我却并没有通篇使用“幸福”这个词,而是根据上下文来决定该译为“快乐”还是“幸福”。
-
理性与洞识(美)提摩太·夏纳罕 等编著,王新生 等译,黄颂杰 审校提摩太·夏纳罕、罗宾·王编写的《理性与洞识——东方与西方求索道德智慧的视角(上下)》以全球化的视野汇集了东、西方伦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理论,展现了东、西方伦理学在当代世界八大伦理问题上的各种不同观点。用“理性与洞识”概括西方和东方求索道德智慧的不同视角、进路;但又强调要将两者结合,将伦理学的两个源头运用到伦理反思的语境之中。《理性与洞识——东方与西方求索道德智慧的视角(上下)》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元伦理学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第三部分关乎规范伦理学,选取了东、西方伦理传统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文本的部分章节,包括最有影响的四种西方伦理学视角,即古希腊德性伦理学、中世纪基督教自然法伦理学、启蒙时期伦理学、19世纪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及最有影响的四大东方伦理传统,即儒家、道家、印度教和佛教。第四部分容纳了各种当代伦理学文章,把东、西方不同的伦理视角应用于八个在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论题:性、堕胎、自杀和安乐死、家庭、技术、媒体、商务以及环境。强烈的问题意识、将经典与现实问题结合、从东西方伦理视角考察当代道德问题构成本书的显著特点。
-
道德与幸福唐永进,等 编“道德与幸福”不仅为伦理学关注,而且为全体人们关注。“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而“幸福”则是一个人主客观有机统一的满足状态(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因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人们孜孜以求的是幸福,所以道德就是为了维护大家的幸福而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