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学)
-
中原伦理的文化传播与创新发展研究刘东阳 王留番 赵慧彩 著本书以中原伦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基本概念、核心精神、与社会发展关系、传播策略、文化意义及相关研究等内容,为新时代中原伦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本书对中原伦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积极探索,契合了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伦理研究樊浩本书主要选取自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伦理共识与人类道德发展国际会议”以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国际论坛”两场重大学术会议中的优秀论文,同时特邀国内外伦理学界重量级学者供稿,最终汇编成书。本书共收集文章15篇,聚焦“对话文明时代的伦理理念”问题,具体涉及“伦理对话”、“诸文化背景下的‘伦理’笔谈”、“伦理记忆与实证伦理”、“伦理共识的哲学基础”、“伦理前沿问题与道德发展”等专题内容。这些文章反映了对话文明时代国内外伦理学界的学术进展与学术前沿,对于当代伦理学研究的学术发展与学术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依托于东南大学伦理学团队的学科基础与学术资源,一方面立足中国,秉承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中国传统与中国气派,以中国伦理精神的转化创新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为己任,另一方面放眼世界,在人类文明的大视野中推进中国伦理道德的理论建构和现实发展,让中国伦理学走向世界。
-
性差异的伦理学[法] 露西·伊利格瑞 著,张念 译在伊利格瑞看来,性差异是我们时代的重要哲学议题,而发动一场性差异的伦理革命,更是刻不容缓。在本书中,她深入追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梅洛-庞蒂以及列维纳斯六位男性哲学家的经典文本;与此同时,也沉思胎儿与母亲、异性恋爱侣、女人之中、女人与其身体间爱的经验。通过破除内/外、形式/质料、主体/客体、自我/他者等传统二元关系,伊利格瑞直指经典与当代理论在思索此类经验上的性别盲区。她认为,天使们作为中介本应流动起来,不停地穿梭于尘世与神性之间,以此宣告男人女人婚恋的完满。伊利格瑞深信尊重两性间不可化约的本体性差异之重要性,以“二”去爱,经由爱欲活动,方可达到身体与灵魂的丰饶和美。
-
美德伦理学黄勇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特别是英语世界获得了长足的复兴和发展,对自近代以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义务论和后果论伦理学形成了挑战。但它也因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受到了来自义务论与后果论的批评。虽然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家在克服其中一些缺陷和回应其中一些批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还有一些重大的缺陷和批评很难光凭西方哲学的内部资源加以克服和回应。因此本书的目的既不是介绍当代美德伦理学的主要流派、人物和观点,也不是要论证宋明儒学也是一种美德伦理学,而是以二程、朱熹和王阳明的哲学为中心,从宋明儒的角度,对美德伦理学所存在的缺陷和所面临的批评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和回应,并在此过程中扩展美德伦理学的论域,从而促进美德伦理学的发展。
-
它乡何处?黄宗洁文明越是“进步”,动物与自然越可能被当成应该被驱逐的他者,一旦稍有“越界”之虞,便被视作可怖的威胁。又或者被纳入商品化的逻辑,被赋予惹人怜爱的形象,使关怀的面向变得狭隘与失真。那么在妖魔化或可爱化之外,真实的动物于何处容身?我们又如何与之重新建立联结? 本书将各种涉及动物议题的作品皆纳入“动物书写”的范畴,从海明威、J. K.罗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朱天心等作家的文学作品,到涉及动物议题的电影、摄影展和当代艺术,再到以动物为主体的新闻事件,借由文本分析,重新审视动物园、实验室、艺术馆、街头和超市等不同城市空间中,我们与不同类型的动物的真实遭遇,以及其中关涉的伦理议题,探问人与他者的关系,理解爱的局限,也扩大对爱的定义和想象。 我始终试图在课程中融入伦理的思考,希望让更多人愿意开始看见、感受,那么改变的力量就有可能……顺着文字与话语,流动到更远的地方。——黄宗洁
-
职业素质教育读本周骏林 吴颖怡 主编本书主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开展晨读活动而编写,希望学生通过朗读古今中外的名篇名段,增强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审美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全书节选了人物传记、励志短文、爱国短文、科技短文、英文短文等内容,材料丰富、涵盖面广。
-
家正国兴本书编委会本书梳理了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提炼了名臣文士等不同阶层家规家训的内涵和经典条目,系统展现了传统家规家训的核心精神和特点,同时以海商家训及浙东文化世家为例介绍地域特色家规家训,对于传统家风在当代的价值有深入思考。 本书有理论、有例证,是一部关于家风的学术教育读本,适合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优秀的传统家规家训,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家风建设。
-
伦理研究 第五辑樊浩,孙慕义本书主要是在东南大学“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卫生法学会等召开的“南京2015年国际生命伦理学论坛暨中国第二届老年生命伦理与科学会议” 以及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生命伦理研究中心和美国匹慈堡大学共同主办的“中美医学人文高峰论坛及科研伦理素质、医学伦理教学能力培训班”两个国际生命伦理学会议主旨发言和大会交流的论文基础之上编辑整理而荟成,共收集文章77篇。所收集的论文反映了伦理学的学术前尚和学科进展,对于当代生命伦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玛牧特依《彝族传世经典》编委会 编《玛牧特依:彝汉对照》由《彝族传世经典》编委会编
-
自由伦理学甘绍平 著在本著中,我们将从对意志自由与行为自由、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一阶自由与二阶自由、个体自由与集体自决等的区分与辨识出发,对自由之伦理学中的自由概念的内涵进行全面深入的掘发,通过分析自由价值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个体生活等广泛的社会实践领域所占据的主导地位以及所遭遇到的冲突与挑战,通过研究诸如作为自由权利的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以自由为基础的常人道德的基本尺度、个体自由与整体伦理、自由主体的伦理理性与伦理智慧、不容情境权衡的人的自主性尊严、个体自由与社会安全的伦理困境、市场自由的道德限度、知识与自由之间的伦理反思、信息自决的双重表现、数字社会的隐私诉求、人工智能与人的自由、人类增强与开放的未来、代际义务与后代人的权利以及对逃避自由现象的伦理审视,来阐释自由作为伦理规范价值依归以及支撑文明社会道德架构的核心作用,并揭示自由与伦理的复杂关系。从而得出下列研究结论:所谓自由伦理学,既意味着基于自由的伦理学和为了自由的伦理学这双重涵义,同时也意味着从自由到道德的理论自信与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