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学)
-
秦国责任伦理研究王兴尚 著作者认为,一切有伦理取向的行为,都受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准则支配,一是信念伦理,二是责任伦理。周文化主要是信念伦理,它的基本内容是天命信仰、德性精神、礼乐象征体系。秦文化主要是责任伦理,其信仰前提是五帝信仰与泛神禁忌,其哲学基础是以法家为主的诸子哲学。秦国责任伦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其一、秦国责任伦理主体本质:生存意志、计算理性、组织理性;其二、秦国责任伦理责任目的:“霸”、“王”、“帝”的国家公利主义;其三、秦国责任伦理的手段:法、术、势管理体系;其四、秦国责任伦理原则:“壹”、“忠”“廉”等伦理规范。新文化运动以来,随马克思主义引进的共产主义伦理实质是一种信念伦理;随理性、科学、民主精神引进的西方伦理实质上是一种规范伦理。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建设中如何借鉴秦人的责任伦理,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研究课题。秦国的责任伦理体系研究,对于现代工商企业组织的法人治理责任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于现代政府科层制管理的问责制等责任体系建设也具有重要价值。
-
道德的力量红旗东方编辑部 编《道德的力量》以汇编的形式,将古今中外关于道德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所起的推动作用的有关论述收集在一册,在主体内容编排上,以各种小故事为主体,体现阅读的启发性和可读性,所选的少量经典论著也短小精悍,跟诸多小故事在版面和叙述风格上保持一致,给人以清新、活泼的阅读体验。
-
蔡元培讲伦理学蔡元培 著《蔡元培讲伦理学》将蔡元培的《中国伦理学史》和《中学修身教科书》两部专著合订出版。前者是我国第一部伦理学史专著,作者从厘定伦理学、伦理学史等概念入手,对中国从上古到宋明时期的伦理学作了系统的探讨,不仅叙述了各个时代总的特点,而且就各时期的重要流派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后者虽名为《中学修身教科书》,实际上是给全体国民所写,是他的培养健全人格以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
仁学与符号学李幼蒸 著《仁学与符号学:通向人文科学之路》是国际著名符号学家、旅美独立学人李幼蒸先生的一部散论兼随笔性质的文集,主要论述作者所提出的奠基于符号学方法论之上的“新仁学”理论创想。作者认为,为了厘清国学的知识架构并萃取其中可资积存和传承的菁华,非常有必要对“儒学”和“仁学”作一个学理性的区分,这一区分旨在将后者植根于未受王权政治浸染或自绝于王权政治的纯净的民族血脉之中,这样才使之保有原发性的民主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正是基于“仁学”的这种精神特质,以之作为思维运行的场域,便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适性,能够直达于现代科学话语之内。故此,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仁学”才可以与西方现代符号学融通互摄,建构出一种适用于当前语境的“新仁学”。《仁学与符号学:通向人文科学之路》还散论到符号学与电影、历史学、西方哲学等的关系,内容繁复,蕴藉宏深。
-
黑暗法则与黄金法则(日)舛田光洋 著,杨媛 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幸福、幸运,但是不知不觉中你是否在按照“黑暗法则”生活呢?在本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为大家揭示了支配人生幸福与不幸的“黄金法则”与“黑暗法则”,并告诉读者如何检验自己遵循的是黄金法则还是黑暗法则,如何摆脱黑暗法则,应用黄金法则实现人生的价值。扫除力概念相关理论:环境有“磁场”的作用,人的内心以及众人聚集的场所都会不断散发着正面或负面的能量因素。这种能量遵循与电磁波以及电波同样的法则,即吸引与其频率相同的物质。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内心充实而富有,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你的周围就会产生良性磁场,这种磁场又会进一步吸引来好的事物。然后,你的内心就会更加充实。创造这样的磁场,只需要轻松的做一做由内而外的扫除,即可获得。某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长期生活在凌乱的房间或是打扫得不细致的办公室里,人的生理方面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悸、颈肩疼痛等症状,会莫名其妙地烦躁不安,容易发怒等。扫除力可以帮你整理头绪,排除障碍帮助你实现梦想,获得幸福的人生。
-
中华诵·经典义理陈杰思,毛勇 编著“义”是一切道德之根基,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正义精神。在现代社会,想要达到正义的目的,就必须具有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人权意识、公民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专制作风、官僚特权思想,假“正义”之名以行其私,在小集体圈子里讲“义气”,以抽象的“义”去压制人们对合法利益的追求等等,都严重损害了“义”的精神。《中华诵·经典义理教程:义》从义的定义、仁显为义、义为行则、义的价值、无义之害、义利相依、爱护生命、以义制欲、由义取利、舍利取义、以义制利、见利思义、谋取公利十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全面解析“义”的义理。倡导“义”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见义勇为、重视整体利益的民族品格。
-
中华诵·经典义理陈杰思,毛勇 编著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精神。中华孝道的内涵是:赡养父母长辈;敬爱父母长辈;继承父母之志;祭祀祖先,承袭祖先之德;事亲以礼;不自取其辱,不轻生,不伤害自己,以免危及父母;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亲。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晚辈对长辈的无条件服从,长辈对晚辈权利与人格的不尊重,男尊女卑观念严重,重男轻女现象突出,必须根据仁、义、智、毅的原则进行纠正。《中华诵·经典义理教程:孝》从赡养父母、孝敬父母、上孝养志、自尊自爱、遵循正道、祭祀祖先、事亲以礼、真诚孝亲、为亲解忧、忠孝一体十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全面解析“孝”的义理。倡导“孝”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践行孝道的民族品格。
-
理解功利主义(英)蒂姆·莫尔根 著,谭志福 译《理解功利主义》主要内容包括:古典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的论证、安康、非正义与苛求、行为、规则与制度、结果论、实践性、功利主义的未来等。
-
雷锋解读邢华琪 主编《雷锋解读》讲说雷锋有许多未解之谜,是因为雷锋事迹、雷锋现象、雷锋精神值得探寻、值得回味、值得憧惊、值得播扬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历史的启示总是超越时空的。半个世纪前,当毛泽东欣然命笔,把雷锋那颗赤子之心,奉献给了那个难忘的年代,奉献给了中国人民时,谁也没有料到,这位平凡的战士从此与共和国的咋天、今天和明天紧紧交织在了一起,成为一种民族的图景,一种历史现象。
-
齐家治国女德为要陈静瑜 著古人云:“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又云:“治天下,首正人伦;正人伦,首正夫妇;正夫妇,首重女德。”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社会的和谐,女德至关重要。《女诫》一书,为东汉班昭所著,原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科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一直是历代女子德行教育的良箴,后被列入“女四书”之首。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贤淑女性,其父班彪、兄长班固都是大史学家。班昭继承父兄之志,续写并完成了《汉书》这一比肩《史记》的史书。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她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本书是陈静瑜老师对《女诫》的学习心得。陈静瑜老师,开风气之先,在中华大地上,把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的女德教育,切实落实在生活上,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宣演东汉班昭的《女诫》,使女德教育蔚然成风,影响至为深远。其敬慎卑弱、温婉贤淑的风范与行持,诚为广大女子学习效法之典范。于此世衰道微的当今之世,此乃扶挽狂澜的至善之举。女德教育,在中国历史的漫漫岁月里影响深远,其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幸福、子孙的贤良,也影响着国运的昌隆与社会的和平。深愿此书的出版能唤醒人们对女德教育的认知,从而得以昌明世道,共创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