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学)
-
中国人的精神三十讲黎红雷 主编“我是中国人”——当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五彩缤纷的人间世界的时候;当我们咿呀学语,描述着我们对世界万千事物的感受的时候;当我们进入学校,吸吮着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琼浆的时候;当我们风尘仆仆,在这小小的“地球村”中穿梭往返、求学创业的时候;当我们引吭高歌,为我们的奥运健儿喝彩加油的时候……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乃至我们自己,总是在不断地提醒和强化着这一意识:“我是中国人!”“中国人”,仅仅是地域的划分、人种的辨别吗;仅仅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人体特征吗;仅仅是用筷子、方块字的行为标志吗?不,它有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更为鲜明的精神标记! 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欧亚大陆东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5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贤就创造出有文字记载的光辉灿烂的文明。从那以后,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中国人不断繁衍延续,中国人的精神也不断丰富发展。19世纪下半叶以后,中华民族落后挨打,中国人遭受凌辱,中国人的精神也一度萎靡不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华民族扬眉吐气,中国人挺起腰板,中国人的精神也焕发青春。21世纪,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经济一体化”的高歌猛进,无碍于“文化多元化”的婀娜多姿。恰恰相反,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自立于当今世界的民族之林! 在当代以西方发达国家为追赶目标的中国现代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人的精神”,使之与时俱进,剔除其糟粕,发扬其精华,从而增强我们的“文化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当代以西方科学教育为标准的中国现代化教育的背景下,弘扬“中国人的精神”,让我们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的同学们,在以现代化知识武装头脑的同时,了解自身的文化基因,满足心灵的精神需求,从而培养我们的“文化传人”,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具有十分的紧迫性。 有感于此,编者决定编写一套面对中小学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读本,并计划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在校大学生中招募“青年志愿者”,到各地中小学校宣讲,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体认自己的文化基因,自觉地继承和传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经过在部分中小学生中的试讲和问卷调查,本书确定了30个专题,分别是:孝、勤、俭、善、勇、志、信、礼、谦;良心、仁爱、智慧、忠诚、义行、实事求是、乐观自信、文质彬彬、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厚德载物、敬业乐群、慎独自省、与时偕行、民胞物与、恕人之道、忧患意识、浩然之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而不同、中庸之道。前面9个专题为小学卷;中间10个专题为初中卷,后面11个专题为高中卷。每个专题均有“原典”、“导读”、“故事”、“格言”四部分,并配有插图。作为中小学生读物,我们希望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让同学们易于阅读、理解和接受。
-
钱广荣伦理学著作集道德建设论钱广荣 著本丛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具体的事实为基础,联系社会实际,针砭时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围绕社会变革中的道德问题,对伦理学理论、伦理学应用、道德国情、道德实践、道德智慧等进行考辨,探究伦理学基本理论。同时,通过列举经典伦理思想,论述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道德状况,对当代道德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探索,强调我国的道德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尊重人民群众在创建道德文明中的主体地位。本丛书十卷本,近400万字,揭示了伦理学研究方法之间的互补性,探究了全面、辩证的伦理学思想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形成的基本路径,有益于传承学术思想,促进我国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本书稿共包含四编内容:编“道德建设的唯物史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强调:中国的道德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尊重人民群众在创建道德文明中的主体地位、以唯物史观的态度承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应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道德问题”。第二编“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路与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了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路与方法。第三编“道德建设与道德治理”,梳理和阐释了道德建设与道德治理的基本理论关系。第四编“中国道德建设通论”,系统分析和阐述了中国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本书稿的出版有益于促进我国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
书屋论政黄宗良 著这里集结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篇论文开始至今的4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中心是政治,文化只是从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观念形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说的,外交也是侧重于“政治”方面。
-
道德教育须情智双彰刘国强 著本文开首指出,作为中国主流教育思想的儒家,是一种成德之教,自孔孟始,便兼重情智,然而经实际历史发展的参杂,使传统儒家道德教育整体而言偏情歉智。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发展,不宜唯美国马首是瞻,正宜了解美国当代道德教育的发展是由尚智主义的模式开始转回重视美德与道德情感的模式,本文扼要说明美国由20世纪60年代以来道德教育的四种主要模式——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怀模式及品性教育,用意在显示这种转变。由此,本文进一步指出中国德育的发展不应忽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这种转向,而放弃传统重真实道德情感与美德的培育,不宜片面学习西方的尚智取向,而应情智兼顾,学习西方之余仍须保存传统,以建构达至仁智双彰,情智兼备的德育模式。 现今的教育工作者都会同意,全人教育应包括情与智的教育。在[德、智、体]或[德、智、体、美]或[德、智、体、群、美]的三育、四育或五育的教育目标中,德育与美育便包括有情的培育。本文所欲申论的就是德育本身,亦即是情智并重的培养,两者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否则德育之车亦难于前进。综观中、西方德育的发展,对情智的培育亦各有偏至,所以今天要在德育上强调情智并重,亦即要融通中西,取长补短,使德育发挥更好效能,能更有助人民与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以龙为象征,龙集各种动物的优点于一身:鹰的爪,鹿的角、蛇的身、鱼的鳞、羊的须等等,故中华民族重要的是除了不要丧失自己的优良传统外,更要实事求是,不论中外,古今,只要是好的,优良的便将之吸收融合,这将更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
-
中国伦理学年鉴2017郭清香主编《中国伦理学年鉴》是由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文献性、资料性学术年刊。《中国伦理学年鉴》2011年在九州出版社创始,共出版了4卷。 自2015年卷始列入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系列,改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伦理学年鉴2017》以2017年伦理学研究成果以及社会道德建设重大事件为基础,设定 “特载”“研究报告”“道德实践”“论文荟萃”“新书选介”“学术动态”“伦理学人”等栏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2017年度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动态和成果。
-
钱广荣伦理学著作集伦理学原理钱广荣 著本书以德育对象道德人格与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终级目标,以道德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为基本追求,以道德教育为主线,逐一研讨了德育范畴、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方法、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德育原理的基本问题。同时,积极回应新问题,探寻新路径,有助于提升道德教育的效果,引导学生树立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
钱广荣伦理学著作集伦理应用论钱广荣 著丛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具体的事实为基础,联系社会实际,针砭时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围绕社会变革中的道德问题,对伦理学理论、伦理学应用、道德国情、道德实践、道德智慧等进行考辨,探究伦理学基本理论。同时,通过列举经典伦理思想,论述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道德状况,对当代道德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探索,强调我国的道德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尊重人民群众在创建道德文明中的主体地位。本丛书十卷本,近400万字,揭示了伦理学研究方法之间的互补性,探究了全面、辩证的伦理学思想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形成的基本路径,有益于传承学术思想,促进我国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本书围绕伦理学应用问题展开,分为三编:编“法伦理研究”,论述中国法治伦理的基本问题,如中国法治需要“德治”作为社会基础、应当重视司法人员道德人格的榜样示范作用等。第二编“教育伦理研究”,涉论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教师的道德品质、德育的目标与内容等,以及师德师风教育与修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三编“伦理应用散论”,广涉应用伦理学的诸多领域,如利益与道德、利益原则与道德原则、“经济人”与“道德人”的伦理逻辑问题等。
-
国民修养二种蔡元培 著本书是蔡元培道德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从表面上看,它只是教科书性质,算不上什么理论著作,实际上却体现了蔡元培对于现代中国人应该具有的道德的一个总体的构想和考虑。它们的确不像西方的伦理学著那样,着眼于提出某种道德理论;而是秉承我国古代修身的传统,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出发点。
-
纵欲与虚无之上钱永祥著暂缺简介...
-
新中国伦理学研究王泽应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