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西方经典英汉提要雷立柏 著自严复翻译西方政法诸书至今,汉语学界数代学人为窥西学堂奥,凭借个人禀赋和志趣选译西方经典,锱铢相累,可谓夥矣。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和能力直接阅读经典,另外,如果缺乏看待西方经典的整全视野和正确心态,启迪心智的经典读物也可能成为“毒物”。因此,一套优秀的辅助性读物就是必需的,这套《西方经典英汉提要》就是为此目的而写。 本书为五卷本《西方经典英汉提要》第五卷。作者精选1750至1950年间的经典著作100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浪漫主义、存在主义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思想潮流,以流畅的英、汉双语介绍了相关著作的主要内容。书中附有与该时期相关的关键词汇索引和大事年表,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一时期的细节。
-
自由之思陈赟 著本书是关于庄子自由思想的学术专著。自由是人类文明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对自由的哲学诠释由《庄子》奠定基础,其《逍遥游》篇集中对人类自由本性展开了探索。作者通过对文本做出的整体性解读,通过解析隐喻、辨析逻辑,清楚地说明了《庄子·逍遥游》中存在着的深层次的思想结构,透过它的表层语义达到对其内在意义的理解。
-
涉越大川肯尼斯·华培 著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多年的瑜伽及瑜伽哲学研究成果。书中作者将传统瑜伽细分为十八种类型,并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要点及其所蕴含的意义进项了阐述,以期瑜伽修习者能够在这种认知层面上行事,达到瑜伽的完美境界。在此基础上,作者在瑜伽哲学与其他思想传统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目的是让瑜伽哲学与其他思想传统建立有意义的连接,以更易为读者接受和理解,为读者提供解读文本的崭新视角,而且就如何理解瑜伽传统,呈现新的思路。
-
正义的主体性建构舒年春 著本书以规范问题研究必须涉及的主体性问题为框架,对当代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做出了较为深入的解读。全书不仅梳理了正义概念的基本含义,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分析方法在规范问题研究中的运用问题;而且从整体上界说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分析了罗尔斯毕生思考正义问题的原因,细致考察了罗氏正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即两个正义原则与变化,包括万民法及其原则;并从规范的价值主体和立法者、规范的价值客体、执法者和行为主体等角度看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的建构,研究了正义感、他人、重叠共识和公共理性等跟规范的落实紧密相关的问题,以及正义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上的推广运用问题;最后借鉴道德心理学的相关成果,重新考察出现正义问题的条件,试图推进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主张在罗尔斯的基础上从相互性的正义走向一种个体中心的正义。
-
莱布尼茨逻辑学与语言哲学文集[德] 莱布尼茨 著,段德智 译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莱布尼茨有关逻辑学思想的文集。如所周知,逻辑学的对象是人类的思维,而语言则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我国的名辩学和印度的因明学,还是西方的逻辑学,都无不以语言的研究为基础。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将逻辑学译作“名学”,并强调说:“逻各斯一名兼二义,在心之意、出口之词皆以此名”,即是谓此。我国著名逻辑学家江天骥之所以将逻辑学界定为“以语法和语义学的研究为基础的关于推论关系的一般理论”,也是谓此。而这就意味着,语言研究不仅是逻辑学的应有之义,而且还是其基础内容。既然如此,我们在命名这部文集时,在“逻辑学”之后为何还要另加上“语言哲学”呢?这是因为在编译者看来,莱布尼茨试图构建的逻辑学不仅蕴涵普通逻辑学的内容,而且还蕴含有高出或超出普通逻辑学的内容,一方面,它提出了“普遍字符”和“大衍术”的构想,另一方面它又提出了“数学科学”、“普遍科学”或“奥秘的百科全书”的设想。因此,莱布尼茨要构建的逻辑学本质上是或者说它本质上应是一个具有本体论意蕴的统摄一切科学的“人工语言系统”,一种语言哲学。
-
婚姻的审美效力[丹麦] 索伦·克尔凯郭尔 著,阎嘉 译“宣称爱情是天堂而婚姻是地狱的人,可不仅仅是拜伦。” 无数人惧怕婚姻,认为它将腐蚀爱情的新鲜,在婚姻中人们会逐渐丧失初始的浪漫之爱。而克尔凯郭尔一反这种悲观论调,列出有关婚姻的困惑,并深入探讨婚姻与爱、初恋、宗教的关系,将婚姻提到一个超越世俗意义的价值高度,试图拯救婚姻的美学声望。 “爱情不得不经历众多苦难,而人们这才能看出婚姻蕴含的深度、美和真理。”这不失为一本为“恐婚者”而备的解惑之书。
-
重复[丹麦] 索伦·克尔凯郭尔 著,王柏华 译《重复》出版于1843 年,这本小册子是克尔凯郭尔的一部假名作品,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却占有突出地位,因为它与其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他要借这部作品彻底解决与蕾琪娜·奥尔森(两人曾订婚,后克氏解除婚约)的痛苦关系,并为自己的生活树立起明确的奋斗目标——“重复”。克尔凯郭尔以康斯坦丁·康斯坦提乌斯为假名,借由实验者的角度反观自身,虚构出一个年轻人为爱情所困的故事,并以书信体的形式,论证了哲学意义上 “重复”这一概念,从而回答了“重复是否可能,它有何价值,有什么东西在重复之时获得或失去”。
-
诱惑者日记[丹麦] 索伦·克尔凯郭尔 著,陈岳辰 译本子摊开着,纸张上文字亲昵,我难抑内心悸动,翻开了他的日记…… 他是高明的诱惑者,诱惑手段异于常人。他绝顶聪明、不落俗套,在实施过程中十分克制。他知道如何引诱,却又不沦为狭隘地占有;达到关系的顶点,却在那一刻毫无预兆地抽身离去。他从未说过爱,也不对两人关系做出任何宣示,这关系始终徒有象征,欠缺实质。他追求理想、纯粹、高尚的爱,美的永恒。他说:“我追求的,是两人真正为对方存在的永恒瞬间。” 这是克尔凯郭尔颇具实验意味的虚构小说,采用日记及书信体,基于其自身经历创作而成。近两个世纪之后,它仍是针对“爱”的剖析之作,一部对“爱”这一母题探讨得极为深刻的经典。
-
审美治理与当代社会向丽 编本书是在当代多重文化叠合的语境中,研究审美和艺术如何作为一种微妙的治理术介入当代社会生活的有益尝试。该论文集汇聚了当代国内外关于审美治理的蕞新研究成果,运用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性视角对审美治理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审美治理的“物质基础”与实践机制及其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阐释,同时对于审美自律与他律的辩证法、审美共同体、审美习性、审美制度、审美资本、感觉结构、审美现代性等当代美学的核心问题作出了富于前瞻性的系列性探讨,是美学“当代转向”的重要集结。
-
怀特海谈话录(美)卢西恩·普赖斯(Lucien Price)著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是20世纪*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怀特海家的晚间聚会是个传奇。来的人中不仅有年轻的哈佛大学学生,还有一系列文化名人。卢西恩·普赖斯从1932年起,开始几乎一字不差地把聚会的谈话记录下来,一直持续到1947年。经怀特海阅读并授权,普赖斯将各次谈话结集成书,即为《怀特海谈话录》。谈话涉及哲学、宗教、科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道德等议题,时空往返于怀特海的故土和异国,如肯特郡、伦敦、剑桥、哈佛等。这些对话录,由浅入深,引人入胜,仿佛一位世纪哲人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三千年来激发人类智慧的*伟大的思想。本书不仅生动呈现了怀特海在四十三次谈话的现场画面,还融合了《柏拉图对话集》、包斯威尔《约翰逊传》,甚至霍姆斯的名作《早餐桌上的独裁者》的风味,被誉为“可与《歌德谈话录》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