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知识归属的语境敏感性李麒麟 著该部专著主要研究的是当代英美分析哲学传统下知识归属语句的语境敏感性现象,集中考察了刻画知识归属语句语境敏感性现象的语言哲学模型,在当前新兴的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下,澄清了心理学、实践代价或者成本、知识归属的直觉判定等因素对于认知场景的刻画以及相关知识归属判定的影响机制,揭示出知识归属的语境敏感性相关现象的哲学层面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澄清了针对知识归属现象的种种理论误解,进而有效地展示了影响知识归属语句判定的诸多要素与语境敏感性现象之间复杂而微妙的理论关联与概念差异。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评估了关于知识归属的语境敏感性主张及其相关语言哲学理论在当代知识论传统问题研究上的效用,结合知识的怀疑论、知识的实用价值等问题,评估知识归属的语境敏感性理论所带来的理论后承。最后,借助对于知识归属的语境敏感性判定的直觉及其相关心理现象的研究,本书进一步深化了相关问题在当代哲学研究当中的意义。
-
大众的反叛[西] 何塞·奥尔特加·伊·加塞特 著,张伟劼 译何塞·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被视为l7世纪以来西班牙*重要的哲学家,《大众的反叛》是奥尔特加*负盛名的著作,出版后一时好评如潮,《大西洋月刊》甚至载文评论说此书之于20世纪,一如《社会契约论》之于18世纪,《资本论》之于19世纪。奥尔特加认为大众反叛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欧洲的衰败与没落,但他对一战以后喧嚣一时的“西方的没落”这一悲观论调颇不以为然。对此,他展开了详尽的分析。《大众的反叛》全书分为两大部分,这两个部分之间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在*部分中,奥尔特加对“大众的反叛”这一时代特征做出了诊断与剖析;在第二部分中,他将“大众的反叛”由欧洲国家内部推延至整个国际领域,由“大众人”转而分析“大众民族”。本书的翻译底本采用西班牙TAURUS出版社*权威的《奥尔特加作品全集》中收录的《大众的反叛》,包括法文版前言和英文版后记以及作者的一篇《关于和平主义》的文章。
-
肮脏哲学[芬] 奥利·拉格斯佩兹 著什么是肮脏(物)?“是肮脏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干净的”又是什么意思?肮脏和干净常常与负罪、他者、社会控制的观念相联系,也与过负责任的生活、与环境和谐相联系。在这项博学的、妙趣横生的、开拓性的研究中,奥利 拉格斯佩兹作出了极富说服力的探讨,来阐明肮脏及其在哲学和文化上的影响。他认为,肮脏和弄脏的问题既不能被化约为卫生问题,也不能被化约为仪式性污染的问题。相反,它们是每一项人类活动的一部分。作为物质文化的参与者,我们生产物品、丢弃物品,但我们也在实践、美学和道德上与它们有着密切关系。 本书囊括的主题和时代,涵盖了从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经由文艺复兴、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马丁 海德格尔和玛丽 道格拉斯,直到现代的卫生制品,并结束于卑贱物的当代艺术。拉格斯佩兹对肮脏这一主题的当代思想有所质疑,他根据我们与世界的物理关系,提出了一种关于肮脏的新观点。《肮脏哲学》是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和学生的必备读物,当然也适合一般想了解肮脏问题的读者。
-
良好生活操作指南[英] 伊迪丝·霍尔(Edith Hall) 著本书借助亚里士多德实践伦理学中围绕“幸福”展开的哲思为现代伦理生活提供建议和启示 。“幸福”和“快乐”这两个词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伦理学中,幸福不是客观的福祉,而是持续一生的主观状态;不是生活的享乐,而是实践的智慧。不管每个人所处环境如何,选择变得更幸福是大多数人力所能及的重大责任。通过实现潜能、正确做出选择、产生有效沟通、获得自我知识等实践建议,你能感受到古代智慧为现代生活带来的慰藉。作为仍在延续的人类共同体的一份子,你能感到一种超越了人类死亡和时间的支持和帮助。
-
观念的力量 知识社会的瑜伽教育[印] 斯瓦米·巴伽南达 著本书从瑜伽哲学和吠檀多哲学的角度,针对当前知识社会青年的观念教育问题,阐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生活观念,即强调知识、观念的作用,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生活和工作中涉及的健康、道德、价值观、快乐、成功、行动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应向花园安放灵魂[澳] 达蒙·扬 著,王巧俐 译在文学史上,花园与写作者之间的关系从来都密不可分。对一些人来说,花园是个工作之余躲清闲的地方;对另一些人来说,是独处的安静顾问。但对他们所有人而言,花园都扮演了某种哲学角色:为他们的思想赋予新的生机。 在本书中,澳大利亚哲学家、作家达蒙·扬,带领我们走近普鲁斯特、卢梭、奥威尔、狄金森、萨特等十三位作家、哲学家,看他们如何在花园、公园甚至是盆栽的滋养中,成为思想的巨擘。
-
实践智慧的探寻邵华 著本书选取西方哲学史上的几位重要人物,以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阿伦特等作为代表,考察和梳理他们对实践智慧和实践合理性的理解,澄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实践智慧的观念分析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该研究表明,实践智慧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实践哲学对实践智慧的反思有助于我们认识实践智慧、培养实践智慧。
-
存在主义理查德·阿皮尼亚内西 著理查德·阿皮尼亚内西以一个个体的典型存在主义式追问作为开端,这就是加缪关于自杀的那个问题:“生命一定值得经历吗?”荒谬是存在主义的核心吗?抑或萨特是对的,存在主义是所有学说中少惊骇、非常严谨的学说?《三联书店·图画通识丛书:存在主义》将深入探索“生存”“存在”这样的大问题,它们只会出现在你生命中非常真诚的那些时刻。
-
来自德国的大师[德]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著,靳希平 译本书是一部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精髓的深入浅出的好书。这本书以平实的语言,一边说故事一边讲道理,介绍了海德格尔的家庭背景、童年和青年时的生活,他故乡的政治文化及宗教传统,他大学时期的思想转变,如何成为地下哲学王及与犹太姑娘,后来的著名的政治哲学家——阿伦特的恋情,纳粹时期的拙劣表演,光复以后政治上的顽冥与哲学上的深邃,并且按照海德格尔著作写作的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地讲述评论了海德格尔整个思想的发展过程。 该书不仅仅是一本海德格尔的思想传记,而且是一本20世纪的哲学政治思想史。
-
根据亚里士多德论是者的多重含义[德] 弗朗茨·布伦塔诺 著,溥林 译《根据亚里士多德论“是者”的多重含义》是布伦塔诺的博士论文,在该书的封面上,布伦塔诺引用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七卷第1章中的一句话:“是者被以多重方式加以言说”,这部论文可以视为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论述的。对“是者”的多重含义的讨论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门槛。通过该论文,布伦塔诺澄清了在亚里士多德那儿“是者”(das Seiende)所具有的各种含义,以及在诸含义中最重要的含义是什么。 该书乃同时代亚里士多德哲学研究作品中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