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西方美学通识课凌继尧 著本书根据西方美学历史发展脉络,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影响深远的各美学流派及其代表性人物和观点,系统论述了早期希腊美学、罗马早期的哲学美学、罗马文艺美学、中世纪美学、文艺复兴美学、法国新古典主义、英国经验主义、法国启蒙运动、德国启蒙运动、意大利美学等内容,介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洛丁、康德、歌德、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先哲的美学思想,旨在讲清楚西方美学史的主要内容,是一部非常实用的全面了解西方美学的通识读物,有助于人们提升美学素养,增强审美能力。
-
西方绘画色彩研究郭健濂 著本书对西方绘画色彩的研究由两部分构成。从视觉经验和科学的色彩观切入西方经典色彩理论的研究和梳理。旨在以一个绘画实践者的姿态,运用绘画阅读的研究方法与现象学式的哲思作为问题意识,在理论与实践相叠合的读图、读文中去还原艺术家真正关切的绘画色彩问题,以绘画色彩的变革直接洞见西方艺术史中的诸种现象和思想。这不是单纯停留在知识论意义上的色彩理论解析,而是以画家的实际经验来验证绘画语言的生成,同时揭示不同时代绘画的使命。
-
哈贝马斯的交往共同体思想研究王益珑 著哈贝马斯的交往共同体思想主要包括交往共同体的分化、交往共同体的理性重建、交往共同体的优化、交往共同体的维护和网络共同体等内容。哈贝马斯的交往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继承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交往共同体思想是立足于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理论,是哈贝马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困境的严肃思考与洞察的产物,是对当代社会交往异化进行“病理学”诊析后所开出的一剂良方。
-
普列汉诺夫文集[俄罗斯] 普列汉诺夫 著,孙静工 译俄国著名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活动家、卓越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普列汉诺夫的这部三卷本作品是他晚年所写的未完成专著,也是他一生经营最久、部头最响的传世名作。在这部书中,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详细论述了俄国的社会思想是如何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如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原计划六个部分,普列汉诺夫只完成了三个部分。在第一卷中,包括有“绪论”和“彼得前的罗斯社会思想运动”两个部分。第二、第三卷为其第三部分“彼得改革后的俄国社会思想运动”。
-
普列汉诺夫文集[俄罗斯] 普列汉诺夫 著,汝信 译本书是普列汉诺夫的名著之一。由于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正好代表着俄国革命思想史上的两个不同的时代,所以这部著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书出版于1909年,普列汉诺夫发表这部专著是为了纪念车尔尼雪夫斯基逝世20周年。但实际上,这本书并不是他在一个时期内写的,二十近20年的研究工作的结晶,其中某些篇章是早已发表过的。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提供了一个正确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历史遗产的成功例子。普列汉诺夫论证了俄国马克思主义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学说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这就清楚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脱离世界优秀文化传统的异端邪说,也不是单纯从外国移植进来的结不了果实的花朵,而是包括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在内的人类所创造的全部思想成果的合乎规律的必然发展。
-
普列汉诺夫文集[俄罗斯] 普列汉诺夫 著,王荫庭 译本书主要是讨论策略问题的政论集,收录了普列汉诺夫在旧《火星报》上发表的文章26篇,以及1903年7—8月他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普列汉诺夫认为,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党来说,一切正确的、好的策略必须遵循以下两条原则:第一,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无产阶级实现社会革命这一伟大事业的胜利,而在当时俄国尚不具备直接进行这种革命的条件下,则是促进而不是妨碍无产阶级政治觉悟和组织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做好准备:第二,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学说的指导下,辩证地全面考察特定国家现实的社会关系,分析阶级力量对比,力图预见社会客观过程的方向,并据以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然后坚定不移地实行。作者根据上述原则,针对当时俄国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发表了自己的评论。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对列宁早期的政治观点和以后的政治活动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本书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
外国哲学韩水法《外国哲学》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负责组稿,刊登外国哲学专业研究者的学术文章。《外国哲学(第四十一辑)》共有5个栏目,分别为大师百年、希腊哲学研究、中世纪哲学研究、近代哲学研究和现代哲学研究。“大师百年”栏目是为纪念汪子嵩、张世英、陈修斋百年诞辰而设。本栏目收录了三位哲学大师的文章以及后学的纪念文章。“希腊哲学”研究收录两篇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论文;“中世纪哲学研究”收录一篇《基督宗教首席权概念生成史研究(下)》,是对基督宗教首席权的研究;“近代哲学研究”收录三篇论文,内容分别涉及笛卡尔的“思”、尊严与身体、康德的至善;“现代哲学研究”收录一篇维特根斯坦研究论文。
-
中西哲学比较的身体现象学维度研究张兵 著本书在从事中西哲学比较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身体现象学这一视角出发,力图充分领会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挤压与淬炼、中国哲学对西方哲学的可能回应等问题,充分挖掘由比较所撑开的中西哲学间关联域的丰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推进中西哲学比较所指向的自我文化建构这一任务。本书以“身体何以成为中西哲学比较的关键词”为中心问题搭建起综合理解的要求,继而通过对西方哲学中身体思想演进的翔实解析,透视出西方哲学在当代发展中“回到始源中去”的吁求,这一回返吁求为中国哲学的“大有作为”提供了现实可能。身体现象学的运动性分析揭示了身体这一关键词双重性特征,尤其是其传统与现代理论特质兼具、先验与经验打并为一的“混全性”特征,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撑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概念性与非概念性的交织特征使身体成为汇通中西哲学、贯穿前现代与现代的桥梁,在有机综合的基础上推进当代中国哲学文化事业的建设。从身体现象学视角所做的这一回环阐释,就中国哲学而言,消解了西方传统存在论、认识论、伦理观等话语指标对中国哲学的强迫性意指,对于西方哲学而言,则根本性地改变了上述基本范畴的内涵。
-
黑格尔与现代西方本体论曾劭恺 著黑格尔思想的形而上学维度,在国内学界长期遭到忽略,近期英语黑格尔研究亦侧重于黑格尔思想的社会向度,甚至出现了“反形而上学”诠释。然而,黑格尔的思想在欧陆处境当中,始终被主流学界视为现代形而上学的代表。黑格尔的学生、诗人海涅提出,黑格尔乃是延续了奥古斯丁、安瑟尔谟、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传统,并将其思辨哲学所隐含的泛神论因子发扬光大。这种“传统形而上学”诠释,一直是西方黑格尔研究的中流砥柱。后康德学派对此传统诠释提出了挑战,使得英语学界的“修正形而上学派”开始重视黑格尔思想的后康德维度,同时仍正视黑格尔文本当中鲜明的形而上学意向。本书采取“修正形而上学派”的进路,将黑格尔的形而上学解读为“万有在神论”,并在拉丁基督教本体论的思想史脉络中寻找黑格尔的定位,以巴文克(Herman Bavinck)、巴特(Karl Barth)、范泰尔(Cornelius Van Til)三位二十世纪思想家为范例,厘清黑格尔哲学体系在该思想史脉络中的前因与后果。
-
普列汉诺夫哲学新论王荫庭 著《普列汉诺夫哲学新论/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研究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的论战性的学术著作。《普列汉诺夫哲学新论/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作者根据普列汉诺夫全集和遗著,在吸收和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晰地阐述了普列汉诺夫的哲学思想,着重说明了这位优秀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学说所做的至今仍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性贡献,批判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广泛流传的、对他的哲学思想的许多误解和指责,提出了普列汉诺夫是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等观点。《普列汉诺夫哲学新论/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说理清楚,文笔流畅,有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