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宇宙的尽头是哲学[英]迈克尔·摩尔 著,修佳明 译为什么说人是万物的衡量标准?性格即命运,我们如何改变性格?人类的灵魂被切割为哪几部分?宇宙的起源是数学吗?万物皆是必然,人类的行事意义为何?……本书作为《宇宙的尽头是哲学:32节哲学通识课》系列书的“古典哲学篇”,是深入研究古典哲学的入口。从智者学派到斯多葛学派,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本书将横跨百年的繁杂哲学精简为22节课,通过解析20余位哲学大师的思想,阐释了何为灵魂、人究竟为何物、生命的目的等话题。翻开本书,探究伦理学、逻辑学和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本质,了解人类苦思数千年的问题。
-
朝霞[德]尼采《朝霞》初版于1881年,由5卷共500多条格言组成,每条长短不一;1887年再版时增加了一篇“前言”,其段落较长。在著作史上,《朝霞》是尼采中期代表作之一,位于《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卷(1880)与《快乐的科学》(1881)之间,尼采在本书中主要对于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对道德偏见的偏见”。在尼采思想的“三种变形”(骆驼、狮子、孩子)中,《朝霞》扮演了类似狮子的角色,它冒失闯入了被视为安全的道德原则猎苑。为发掘善恶之基础和深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一直都以劝说、鼓动和施魔术有效地加以抵制,为此尼采需要两样东西:一样是鼹鼠式的地下作业方式,它预示了后来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价值考古学;另一样就是“思想的诚实”,尼采完全是在启蒙运动的意义上,将道德努力的实践要求与“敢于去认识”的理论要求结合起来。
-
宇宙的尽头是哲学 32节哲学通识课[英]迈克尔·摩尔 著,修佳明 译从苏格拉底的“灵魂被分成三部分”到塞涅卡的“灵魂与意志 ”;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康德的“因果理论”……如何谈论哲学?如何学习哲学?如何探寻万物的本源,觅求哲学的本质?是哲学爱好者以及初学者不可避免的问题。伦敦哲学学院创始人携手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用32节哲学通识课,阐述了28位哲学大师的关键思想,8大哲学流派的现今意义,以及近40种哲学理念的新奇论点,助你搞清哲学的来龙去脉!本套书分为“古典哲学篇”与“启蒙哲学篇”两部分,其中古典哲学篇以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的哲学大师为主,探讨了西方哲学思想的精华以及创立;启蒙哲学篇以康德、孟德斯鸠、让-雅克·卢梭等哲学思想家为核心,概述分析了一众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这里,你能了解宗教、艺术、学术、文化的起源,提升眼界与品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解决那些长期困扰自己的问题,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步入理想的生活。
-
哲学·科学·常识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的代表作,这本书的主题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两者各自和常识的关系。沿着这条主思路,上篇回顾了哲学方式的整体解释到科学方式的转变。下篇分专题讨论实证科学对经验的关系,科学概念的特征,科学的数学性质,预测、假说和实在问题。最后一章作者集中讨论哲学、科学、常识三者的关系。在这本书中,作者借用了大量的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来展开论述,而其真正关心的是哲学的命运,或者说是思想的命运。
-
溯源与释义梁家荣本书是作者2015年出版的《本源与意义:前期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之续篇。本书继续运用现象学传统所发展出来的溯源与释义方法,以疏理海德格尔、胡塞尔与尼采这三位对当代哲学影响巨大的哲学家思想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包括本质、形而上学、心情、感受、意志、永恒回归、视角以及科学等;透过深入的文献追踪与文本分析,追溯这些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渊源来历,挖掘其所植根的本源经验,彰显其因时代变迁而隐藏的思想脉络与深层意义。本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极富参考价值。
-
让-雅克·卢梭与亚当·斯密查尔斯·格瑞斯沃德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从神人关系转向人本身,“自我”及由之发轫的相关问题域遂成为启蒙哲学的核心关切。本书是一部旨在梳理卢梭与斯密对“自我”及相关问题域的见解之异同的比较研究,作者从二人哲学中的“自我”观念出发,逐一探讨自知与自知的实践、他人与社会性、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体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等近代道德与政治哲学的关键问题;这种从关于人性的基本命题推进到人类社会诸事务的理论框架的分析路径,将二人分别代表的法国启蒙运动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截面及其肌理异同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卢梭与斯密思想的互鉴、思想与现实交叠的两种可能性中,我们可以理解他们各自的民族何以走上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明白二人不同的自我观、人性观及其历史效应何以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世界的面貌。
-
雅克·拉康,过去与现在阿兰·巴迪欧,伊丽莎白·鲁迪内斯科本书为两个部分,部分,“一位大师,两次相遇”将展现一系列个人化的反思,两位作者分别根据彼此对拉康的认识,讨论了拉康生前的政治和哲学立场。第二部分,“对无序的思考”将通过讨论与拉康思想进展为相关的层面,而对当代所有的宗派主义――包括共同体的理想、蒙昧主义、对愚昧的推崇――进行一次批判,因为它们不仅在精神分析领域而且在政治领域导致了对思想的贬低。本书对拉康基本思想所进行的梳理,尤其结合前者对当下社会政治问题所进行的思考,对于反思精神分析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
科学哲学导论亚历克斯.罗森堡科学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阐明科学研究的本质——观测程序、论证方式、表述与计算方法、哲学假设,以及从认识论、形式逻辑、科学方法论和形而上学的角度评价其有效性的依据。本书介绍了科学哲学的所有主题,包括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说明的定义和模型,定律的必然性和说明力,科学理论的建构和运作,科学史的挑战与科学革命的范式转变,后现代主义与“科学大战”,以及女性主义、相对主义等科学哲学面临的困难。作者对该领域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复杂的介绍,试图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性质、方法和限度的读者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这本书)树立了该研究领域的标杆,是任何严肃的科学哲学问题思考者的书。——W. Russ Payne,《教哲学》杂志
-
社会建构主义与科学哲学[加]安德烈·库克拉(André Kukla)社会建构主义者主张我们发明了世界的各种属性而不是发现它们。难道真的是我们自己的活动建构了实在吗?是我们一起发明了这个世界而不是发现它吗?针对源自这一争论的各式哲学话题,安德烈?库克拉呈现了全方位的讨论,他分析了各种建构主义论证的优势与劣势,并主张当前对建构主义提出的哲学异议均难以成立。然而,库克拉没有止步于此,他区分了科学信念的社会成因与那种认为所有可探查事实均为建构的看法,借此对建构主义提出新的反驳。
-
达尔文主义种群与自然选择彼得·戈弗雷-史密斯通过自然选择机制,演化过程塑造了千差万别的事物。如何恰切地刻画这个机制?这从达尔文起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这里的关键是,演化过程本身也是演化的产物,它随物种沿着生命之树的变异而同步变化。在本书中,彼得•戈弗雷-史密斯提出了一个适用范围广泛的“达尔文主义空间”思想工具,真正做到了把达尔文主义达尔文主义化。本书讨论的核心概念是“达尔文主义种群”——事物的一个集合体,它能够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变化。由此概念出发,作者对基因在演化中扮演的角色作出了新的分析,对达尔文思想在文化变化中的运用作出了深入阐述,对造成了复杂有机体以至社会的“演化转变”作出了极为精彩的讨论。本书是生物学哲学研究领域重要的作品之一,获得了科学哲学领域重要的国际奖项之一拉卡托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