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王宗礼,马俊峰 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8辑)》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功利主义、正义问题、产权制度、非物质劳动、生态文明、全球治理、国家治理等学界热点,结合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入探讨了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时代意识,进一步深入阐释与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海良 著,顾海良 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社会主义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政治工作平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凝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队伍、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推进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任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工程。
-
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路径研究宋吉玲 著《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路径研究》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研究阐释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大意义,深刻分析当前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的复杂形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面总结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阵地建设以及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并在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和发展性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研究马志霞 著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中的特有活动,“生命线”反映出其在中国共产党事业中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具有的效用和意义。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已有研究且成果丰硕,但自2005年将思想政治教育设立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之后,对其价值的追问逐渐减少。思想政治教育有价值,且在实践、专业、学科等不同维度中分别展现。本书试图从学科视角回答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其他学科存在的意义,且将研究视角锁定在历经两次调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中,回答处于末端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他五个二级学科所具有怎样的价值意义。为此,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域,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历史沿革,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定位,在阐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价值,并对其学科价值的实现做出初步思考。
-
批判的历险孙海洋 著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批判的哲学,对时代的迫切问题的彻底性把握、总体性理解和斗争性介入,不仅构成了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精神内核,也为马克思之后的批判理论家们提供了鲜明的标识。《批判的历险——马克思及其后的批判理论》为系统研究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历史语境、逻辑构架、哲学效应及其当代延展的思想史著作,一方面将马克思置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史脉络中,回溯康德、黑格尔对马克思批判哲学的奠基性作用,另一方面将马克思置于现代西方哲学的谱系中,彰显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形而上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对现当代哲学思潮的深远影响。《批判的历险——马克思及其后的批判理论》致力于在解读经典文本、对话国外前沿和分析现实问题的结合中再现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特别是突显其人文主义视界、总体性致思取向、内在批判方法的当代价值,进而为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品格和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参考。
-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探微李晓梅 著现代西方哲学是建立在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的,然而对主体性的批判成为贯穿整个20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主题。马克思对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性原则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批判,他在对德国观念论哲学批判过程中开辟了理解主体性的新的道路。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是关于主体与对象、客观化与主观化、自我与他者、普遍之我与个体之我等关系问题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特有的主体性结构。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以潜在的、内隐的方式存在于他的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探微》试图以文本为依据,对马克思主体性思想进行深入发掘与系统阐释,并且将其放入西方哲学主体性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分析其所实现的历史变革,在此基础上,展开其与批判理论和后现代哲学的对话,揭示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当代意义。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习辅导丁俊萍 编本书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位老师针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广大师生提供课程教学和学习参考编写的辅导读本。全书共分15章,围绕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等,聚焦当前课程教学中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阐释和理论分析。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生态理论批判与建构关雁春 著《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生态理论批判与建构: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认为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反思的基础之上,对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作出的积极回应。他对生态运动中出现的各种思潮的批判包含许多理论上的创新,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生态社会主义者的独特之处。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价值。
-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刘春光,房婕,李萌,田永玲,周萍 编《新时代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结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针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择业、创业问题,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特点编撰而成,以期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强化创业指导和服务,推动创业教育,使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新时代大学生创新与创业》以当代大学生创业为背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创业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注重培养创业所需的技能。《新时代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共七章,分别为什么是创业、创立公司、如何经营公司/项目、如何获得资金、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创业政策解读、大学生创业案例,全书涵盖了主要的创业理论及知识,并通过大量鲜活的、真实的案例,探讨和总结了创业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关键问题。创业课程虽然是高校的一门新课程,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却是职业教育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彰显极其重要的作用。创业是社会就业的扩容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器,更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器。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论文集孙建华本书稿集结了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伦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紧紧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五位一体”培养模式、新时代这三个关键词,充分体现了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学科建设和课程发展以及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