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处理国际问题王伟光 编马克思主义是“望远镜”,助我们看得更远,使我们从长远、战略、全局的高度看问题;马克思主义又是“显微镜”,助我们看得更深,使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要善于从政治上、从战略上、从本质上观察世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说明世界,认识和处理国际问题。
-
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武晓超 著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历史终结论、共产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甚嚣尘上。法国解构主义者德里达慨然呼吁“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从解构主义的立场出发为马克思主义做了有力的辩护,对当代资本主义及其世界霸权做出尖锐批判。然而,解构主义何以“向马克思致敬”?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学界和国内研究中仍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重要问题。《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着意于从解构主义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和理论逻辑出发,揭示解构主义走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动因、理论路径和现实指向,在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资本主义历史和现实批判三重维度上评价解构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与悖谬。虽然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倡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却也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唯物史观的科学真理和实践效力。当今,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不仅要在思想上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更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唐立军 著本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由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组织筹划编著,自2012年创刊迄今,已出版发行了八辑,每辑都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深厚的理论承载。按照CSSCI收纳指南,2019年《论丛》改版为集刊,每年出版发行两辑,栏目重新进行精心设计,常设栏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建设、党史党建、首都视野、海外观察、探索与争鸣等。本辑的主题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周芳玉 等 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与研究系列丛书》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来编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主要论述了中国道路的目标设计、政策选择、话语权建设以及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在“政党与政治建设”单元,主要选取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政府职能和反腐败问题研究方面的文章;在“经济与社会建设”单元,主要选取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公共财政政策等社会热点方面的文章;在“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单元,主要选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
-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王锁明 等 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与研究系列丛书》包括四个单元。从意识、存在、生产、实践等基本概念入手,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与研究系列丛书》的开篇内容。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介绍德国“新马克思阅读”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热点问题是第二单元探讨的内容。纷繁复杂的生活世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研究的主题,也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回答的问题,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与研究系列丛书》的第三单元。以学术彰显思政课的魅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与研究系列丛书》最后一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课程建设的研究。
-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 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批重点教材的修订版,由中宣部负责组织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力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该书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对写作有如下特点:资料翔实,论述严谨,结构合理,表述规范,说理透彻,叙述风格简洁明快,文字表述精练流畅,举例说明通俗易懂。同时,本次修订,各章添加了二维码,在内容呈现形式上有所更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哲学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思维逻辑研究乔瑞金 著本书基于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流派和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从整体的视角对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和思维范式进行深入挖掘和剖析,形成对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品格的总体理解和认知。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围绕回归经典本源、创新思维范式,批判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倡导新的文化生活方式,构建新的理想社会和开展微观的革命活动等主题相互批判、相互借鉴,推进了自身学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一种极具英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贺翠香 著,吴元梁 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四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西方的演变.下)》主要论述了20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演变发展史,内容涉及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法国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等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四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西方的演变.下)》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这些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原因、理论特点和实质意义,指出西方“68年革命”、新社会运动的兴起、苏联和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冲击是催生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这些流派以不同于正统的方式坚持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理和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王伟光 编《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总第35辑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组稿、编辑。《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20年第2辑 总第35辑)》分“当代境遇与思想发展”“基本理论问题辨析”“经典文本及思想解读”三部分,汇集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包括老、中、青三代学者的论文,特别是青年学者的论文,在文献考证和思想解读等方面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气象,呈现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后继有人、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
列宁十月革命战略思想及进程中的重要发展研究俞敏 著本书以列宁领导俄国革命和苏维埃俄国建设的实践为主线,梳理了从十月革命至列宁逝世前夕其关于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展示出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阶段特征。该成果注重还列宁思想以本来面貌,在许多重要的问题上刷新了列宁思想的内容,有利于纠正国际国内学术界对列宁主义的非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