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颜岩 著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学术专著,主要从日常生活批判、激进需要批判、历史哲学批判、政治哲学批判、伦理学批判、文化哲学批判等角度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进行阐释和评析。一方面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辨明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有助于反思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元性和本土性,推动中国现代性的构建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本书的主要创新有五个方面:一是试图跳出传统流派(人物)研究模式的框架,依照总体性的原则围绕核心论题展开研究;二是充分运用文本学研究法,所有分析都建立在对一手文献的细致解读之上;三是注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展开比较研究;四是紧密结合东欧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进行研究,强调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五是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揭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特质和发展逻辑,另一方面阐明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
-
大变局之道彭召昌 著本书以明确的问题意识为导向,紧密结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课题,从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的宏大格局入手,对马克思主义人类文明理论的当代价值进行深度阐发。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大变局的时代产儿。大约两百年前,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期结束,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激化,西方国家有了更强的驱动力向外征服东方文明的最后堡垒中国。在批判性借鉴西欧英、法、德三国资产阶级古典学术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彻底超越资本主义的人类文明新思想体系。这一体系既是国际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也是东方文明摆脱西方资本主义奴役控制的至上法宝。作者认为,破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在于自觉构建21世纪人类新文明。而后者的关键,又在于把握好人类文明大三角(即马克思主义、中华古典亚细亚文明、西方资本主义)的战略关系。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航向,一面弘扬中华古典文明国家治理的宝贵制度遗产,一面吸收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力成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的全球振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研究胡延风 著本书在总结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是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般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的方法论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架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形态,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的路径主要有:一是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造性应用;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作为指导研究当前所面临问题的新视角、新范式,进而确立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新路径、新手段。
-
现代化视阈下新中国农村分配制度研究尤国珍 著收入分配是关乎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性分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本书稿立足于现代化视角,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经济分配理论和新中国分配政策确立背景出发,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现代化战略模式的转变和农村分配制度的多次变动为主线,通过查阅华北区、华东区和中南区几个省市典型地方的档案资料并作比较统计分析,充分展现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央农村分配政策制定、各地政策执行过程和效果情况,分析其中理论逻辑和实践结果的错位,揭示当时历史条件下按劳分配制度趋向平均主义的实际情况,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分配制度变动的特点、原因、基本经验。最后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制度面临的挑战,探寻实现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公正的路径选择,揭示蕴含的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规律。
-
《资本论》中的认识论问题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吴猛《中的认识论问题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是吴猛近年来在来在《资本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领域所做工作的一个汇集,包括发表在不同刊物上的16篇文章。在本书中,这些文章在同一个逻辑线索下被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线索就是:在《资本论》认识论研究中关注其意义论维度,并在对这一维度的深层内涵的探问中追溯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问题。作者试图以此方式将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个在当代语境中彰显其独特思想意蕴和理论价值的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本书所收入的文章有多篇在国内学界产生过较大影响,围绕这些文章所提出的主要观点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学术讨论(比如关于“价值形式”和“形式分析”问题的讨论,以及关于《资本论》中的认识论问题的讨论,等等),将这些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术界,将有助于相关讨论的进一步展开和走向深入。本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探讨的主题是“《资本论》中的认识论问题”,主要从“对《资本论》意义论维度的初步探索”、“从意义认识论角度重新理解《资本论》”、“《资本论》意义认识论视野下的形式分析方法及其运用”等方面呈现对于《资本论》的意义论解读的基本理论成果。下编讨论的主题是“在意义认识论视野下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包括“重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前史’”、“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转向与认识论问题”、“在意义论视野下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诸理论支点”等内容,试图在意义论视野下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
发展的权利肖巍 著所谓“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不断扩大的社会进程,也是人类活动的一项基本权利。我们讲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或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就包括了能够落实到每个人的权利诉求。在当代中国“语境”中,重视发展的权利(发展权)就是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权益(权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所有这些内容就体现了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人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目的,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我们理解、阐释和把握当今时代发展与权利关系最重要的方法论。
-
穿越时空的力量罗骞,滕藤,李秋月 著本书以批判性为基本视角,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历史发展和构成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历史的巨大影响。本选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如下: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启蒙精神和启蒙思想之间的关系;2.如何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式正确揭示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发展环节和理论构成;3.如何从20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揭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总体影响和巨大意义;4.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思想逻辑和历史影响中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世界意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1.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启蒙批判精神的真正继承人,但批判的重心不再像启蒙主义那样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政治制度等等,而是社会历史存在本身,因此是一种存在论批判,而不是观念论批判;2.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中,批判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事实性和规范性是内在统一的,而不是像当代思想界不少人主张的那样将科学性、事实性与批判性和规范性割裂开来;3.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影响了社会主义的革命实践,而且影响了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改良,因此要从一种宏观的、总体性的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历史意义。
-
伦理学批判李志 著本书的任务在于,通过一种恰切而有说服力的论证,肯定马克思有自己的伦理学理论,从而呈现马克思理论当中“是”与“应当”之间的张力,呈现马克思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科学的并且批判的理论。根据这一任务,本书试图回答一系列关切到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问题:马克思激烈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根据是什么?马克思为什么认定资本主义是一个非善的社会?马克思自身持有什么样的善的标准和看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通过呈现马克思关于“善”的生活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弥补现有的马克思规范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瓦解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经济决定论的误解,引导民众去追求真正的至善生活,塑造民众对未来生活的伦理信念。在章节结构设置上,首先,本书通过实践领域的重新划界,打破了传统关于实践哲学及其伦理学的理解。其次,本书重点阐述马克思关于伦理领域的界定,这其中既包含黑格尔法哲学的影响,也包含马克思从不同角度来理解的伦理生活。再次,本书重点从资本主义批判的角度,展现了马克思眼中的非善的生活,从而为理解“善”本身提供最为重要的文本根据。最后,本书反驳了国外几种关于马克思伦理理论的典型解释。
-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研究黄辉 等 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有利于从历史和现实双重的角度理解中央将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根本制度的意义与价值。本书是系统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学术著作,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意识形态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何以成为根本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与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究与考察,涵盖理论与实施、本体与方法、实然与价值等不同层次,突出了研究重点和现实价值,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央关于意识形态的政策,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学设计刘托托,杨关玲子,李淑梅,方凤玲 编《专题教学设计》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具体教学运用编写的教案。在满足国家方略和学生需求的前提下,本教案具有下述三个特点:一是用学理讲政治,在经典著作及党的创新理论中梳理逻辑框架和政治脉络,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能力;二是优化课程结构,提炼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揭开物质世界之谜、破解人类认识之谜、解答社会历史之谜、剖析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趋势、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七个专题,力图将教材体系转为教学体系;三是形成学习链,以“案例导入-凝练问题-理论阐释-拓展阅读-练习反馈”各环节细化价值观塑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