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田毅松马克思认为,教育包括精神教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其中综合技术教育是重点。综合技术教育既继承了启蒙精神,强调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又批判了现代性的弊端,试图实现人的发展。马克思的教育目标是双重的,它既要恢复人的自由个性,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将自由人作为教育目标,是为了解决自由丧失问题;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目标,是为了解决人格分裂及其意义丧失问题。马克思的综合技术教育具有范式转换意义,在理论上,它使教育哲学实现了从思辨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在实践上,它直面了社会理性化和人的异化等问题,强调了科技在社会中的作用,能够为当代教育实践提供指导。本书将题目严格限定在“马克思”的“教育”思想,目的就在于通过“回到马克思”,来梳理和廓清如下问题:即马克思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如果有,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最能够代表他的教育思想的应该是什么?最后,为什么这种教育思想对于马克思而言最具代表性,这样主张的理由是什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与解答,作者力图聚焦于马克思独特的教育思想,并通过哲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方式来呈现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
-
马克思自然范畴的本体论解读郑丽娟 著本书系统阐释了马克思自然范畴的本体论意蕴和内涵,揭示了人与自然及其关系在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中的生成与源初关联,旨在呈现人与自然的本真存在与交融共生关系,反思当下自然异化与生态危机的实质,昭示人们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生态审美地生存,诗意地栖居。本书政治方向正确,学术观点理性,文字流畅优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领域的新颖之作。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刘卓红 著本书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为基础,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实践,以21世纪世界与中国“两个大局”为背景,全面深入探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命题。书中以研究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为线索,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时代之声、关注时代主题、解决时代问题,揭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贡献。通过深入研究,揭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在21世纪的新成果、新理论、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新贡献。
-
两个伟大发现的枢纽张义修 著纵览马克思一生的学术文本,从博士论文到《资本论》,很少有概念像“对象化”这样,内涵几经演变,又贯穿其思想全程。基于作为“对象性活动”的生产实践,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方法论革命;通过把价值理解为“对象化劳动”、把剩余价值理解为“对象化的剩余劳动”,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本书回归德文原初语境,透过“对象化”概念的历史演变,解析其在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探索过程中的支撑作用,为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
-
李嘉图经济学理论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刘钊本书主要以深入解读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以客观的历史语境和思想史的发展为坐标,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视域中展开研究。本书力图通过系统考察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理论从拒斥到接受,再到批判,直至超越和扬弃的理论认知过程,挖掘其认知转变背后的深层理论逻辑运演,以及这一过程对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生成与深化的重要影响,从而帮助我们获得对马克思哲学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本质的更为准确、更为深入的理解。
-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理论研究刘传春 著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更新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一方面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对外合作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理论相结合,围绕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利益交融的合作动力、互联互通的合作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目标,全面系统总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理论的创新内容,凝炼包括立足于中国构建点线面有机统一的合作网络、建设公正国际秩序在内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理论;另一方面,将“合作”与“共赢”紧密结合,构建以“共赢”为总指标的实践效应评价体系,论证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理论创新的实践价值。
-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新时代意蕴朱雪微 著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新时代意蕴不仅体现在马克思对现代人的现实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而且体现在当代中国在理论与实践上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书以“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新时代意蕴”为主题,试图分析“现代性解放逻辑悖论及其后果”,探析“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如何克服现代性解放悖论”,挖掘“人类解放思想的新时代中国意蕴”,阐明“人类解放思想的新时代世界格局”,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新形态视域下剖析“人类解放思想的新时代世界意蕴”,展现中国共产党如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世界人民谋进步。
-
21世纪马克思主义顾海良 著该书对作者近几年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作了贯通式总合,既系统展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多维学理内涵,也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创造,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和思想境界;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崭新形象,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和“中国化”的理论升华。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中,拓深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
马克思主义平等论李纪才 著本书旨在以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来匡正平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确立平等理论研究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坐标和立场、观点、方法。著作首先对平等研究的迷失进行了分析,以此为问题导向,对“平等”概念、“平等”与相关范畴的关系、“平等”的尺度、平等观念的历史等作了学理回答。在对“平等理论一般”分析的基础上,本书重点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理论,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社会主义平等观及其研究平等问题的方法论。作为本书的落脚点,著作以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和方法论对平等命题和各种平等理论进行了审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平等”的理论分析,对各种平等观的批判及各种平等研究方法的辨正。最后,本书基于对思想史的深刻把握,从历史维度上对平等观念、立场和研究方法的倒退现象作了评析,由此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平等理论为指导,才能把平等研究置于科学基础之上。
-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研究王景玉 著《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研究》在研读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著作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逻辑理路,阐释并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该书总结并提炼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治理的一般性概念,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治理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框架,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的建构基础。该书系统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的内容以及相关原理,从其目标指向、组织逻辑、价值取向、政策和策略、推进基础等层面进行了深度挖掘,归纳出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的整体性、人民性、引导性等特征,并为理解和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提出了新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