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
-
魏晋玄学史康中乾 著本书初版名为《魏晋玄学》,于200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23年崇文书局再版,改书名为《魏晋玄学史》。本书对魏晋玄学的内涵、产生和分期、历史评价等方面做了概要的论述,并着重从史的角度,对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中朝)玄学、东晋玄学的思想做了系统考论和诠释,详细介绍了何晏、王弼、郭象等代表人物的思想。
-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经权观研究赵清文著“经”和“权”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对重要范畴。经权观研究,不仅可以直接揭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处理道德准则的普遍性与道德生活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的思路和方式,而且对理解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质与属性、不同学派或思想家之间伦理思想的差异、不同时代伦理思想的损益,都是重要的切入点和理论依据。本书通过对中国传统经权观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历史演变、伦理意蕴、现代启示等问题的研究,系统探析其发展逻辑、核心理念、理论特色和现代价值,有助于拓宽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的视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价值,以及立足本土文化基因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学体系。
-
荀学源流马积高 著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2023年崇文书局再版。本书分为上下两篇,本书上篇从荀子本人的学术思想出发,详细介绍其天人观、人性论、王霸论、文学思想等,重点在揭示荀学与孟学的差异,即在主张“天人合一”的孟学一派之外,还有开创“天人相分”的荀学一派。下篇从荀学史的角度,对不同朝代的荀学研究做出系统梳理,其间颇涉反荀的论争,但作者重点在于论述荀学如何在曲折的历史潮流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
超越内在的迷思冯耀明 著2003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2023年崇文书局首次于大陆出版简体中字版。本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从“哲学”“主体”等概念出发,检讨了当代新儒学的理论结构;第二部分,检讨了当代新儒学中“超越分析”“直觉”等方法论的问题;第三部分,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超越内在”和“天人合一”说进行解构。本书的结论是,“超越内在”的主张不但不足以标示中国文化以及哲学之特质,更且是一种自我否定的说法,足使儒学走上不归的异路;只有放弃这种强调既超越又内在的天人合一的本体宇宙论的论述,儒学的才会重归正轨。
-
熊十力文化随笔郭齐勇析其体系,摭其英华,分神游玄圃、衡论人文、独立学思、学以成人四编,立体呈现千载真儒学之集大成者、现代新儒家之开山宗师熊十力先生体大思精之哲思、真诚恻怛之情怀、针石珠玉之文辞、独立天壤之人格。
-
东方哲学与文化.第八辑徐小跃主编《东方哲学与文化》是由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南京大学道学与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出版两辑,向国内外发行。本刊旨在繁荣和推进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东方学研究,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东方哲学与文化平台,发掘东方文明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本刊常设栏目包括:理论前沿、专题研究(道学、佛学、儒学、印度哲学、犹太学日本哲学等)、比较研究、文化专栏、书评讯息等。本辑为《东方哲学与文化(第8辑)》包括七部明清丹经小考、北属时期越南金石铭文中的道教信仰、律宗在关中地区的发展与演变等论文。
-
中国古代朴素哲学思想解析及其生态文明启示钟茂初中国古代朴素哲学思想通过观察社会生活而阐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关键因素,并产生了众多文本和哲理。本书以读懂和理解古代朴素哲学思想为原则,阐释其哲学意涵,并对其哲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进行论述。本书基于“逻辑合理”的原则,得出了若干新的认识,而不拘泥于传统的解读。如,对“谦谦君子,用涉大川”的解读,本书作者认为,合理断句应为“谦谦, 君子用涉大川”,其含义是: 事物发展过程中,相关行为者为了公共利益,应各自约束自身行为,这样才有利于实施公共大事。本书以古代朴素哲理论述了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如,“泰, 小往大来,吉,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是:经济活动,就是要尽可能减少成本,而增加收益。尤其是要尽可能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损耗,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如果以大投入、大消耗来获取大利益,那么,这样的经济活动,既缺乏效率合理性,也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合理性。
-
儒学与古典学研究陈畅 主编本书为一本反映儒学研究和古典学研究(包括中西古典学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集,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思想文化研究院陈畅教授主编,共收论文16篇。本书论文作者为国内高校中青年哲学研究者,包括知名教授与研究生。本书共分三大专题:“物论与中国古典形上学”,7篇论文着重探讨自上古至明清时期,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物”的观念;“古典思想研究”共6篇,从古今中外不同视角讨论某一哲学命题;“青年儒学论坛”收3篇研究生论文,展现当代儒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本书既有关于儒学在当代发展的探讨,也有扎实的经学考证研究,既有对西方古典文教之名家解读的翻译介绍,也有对珍贵古籍资料的收集整理。
-
《太平记》中的儒家思想研究张静宇本书是日本历史著作《太平记》的研究专著。全书分六部分。绪论介绍了《太平记》的内容、版本和其中的儒家思想以及研究的方法、意义等。第一章在梳理日本对尤物观接受的基础之上,以《太平记》中的"尤物”叙述为中心,考察了作品中尤物观的作用和特点。第二章在梳理日本对忠臣观接受的基础之上,以楠木正成和万里小路藤房的忠臣形象为叙述为中心,考察了作品中忠臣观的作用和特点。第三章在梳理日本对革命观接受的基础之上,以“革命”的矛盾性叙述为中心,考察了作品中革命观的作用和特点。第四章以终结部分对“太平”的叙述为中心,考察了作品“太平” 的含义以及对华夷观接受的特点。结语指出《太平记》的历史叙述和儒家思想的关系,以及作品对儒家思想接受的特点。
-
论语本原黄瑞云《论语本原》《孟子本原》《老子本原》《庄子本原》是黄瑞云先生数十年来结合古典文学教学经验的成果,作者在书中一改古人重视文学训诂、忽视系统论述的习惯,力求做到对古代经典整体把握,融会贯通。四本《本原》可以成为学生和一般读者了解孔孟老庄的有用参考。《论语本原》在前人的基础上,充分发掘《论语》,辨正历代注疏中的各种误解,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和新发现;将孔子的所有言论综合地加以分析,根据义理对各章次重新进行了编排和联系,这些新的组合内容连贯,语言流畅,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