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郭嵩焘评传王兴国著本书在介绍郭嵩焘生平事迹时,着力揭示其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并纠正了前人关于其生平事件的某些误记;首次系统考订了其著作、出版和存世流传情况。对学术界过去研究较多的郭氏政治、自强、外交等思想,本书作者有新的开拓;对前人研究较少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如郭氏的军事、经济、哲学、经学、考据、伦理、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则设立专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除了分析其独到的思想学说和文化学术贡献外,还特别注意探讨传主在这些领域,如何首开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之风气。 本书初版荣获第5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中心与边缘张国清著本书有十一章内容,主要包括了序言当代西方社会的一场精神性大萧条、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世纪性转折: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世界的秩序:实在、表象与真理、信息与权力:后现代社会的知识状况、理性的黄昏:理性、主体与个体、话语的力量:语言、命题与游戏、文本的愉悦:后现代创作与阐释的循环、文明的背后:无意识、性、犯罪与监禁、对话与交融:根基坍塌后的文化重建、自由与反讽:后现代的哲学与诗学之争、德性的放逐:后现代社会的道德状况、结束语没有出路的后现代主义、后记、参考书目。
-
文本的世界杨大春著本书主要从文体分析的角度来论述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重点则是后结构主义。人们完全可以采取其他的论述和分析角度。事实上,由于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复杂关系,由于各自内部的分歧,我们很难明确区分两者并对它们进行系统的清理。我们采取整合与分化相结合的方式,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概述。根据各章各节涉及的问题的性质,我们将分别以某一个或某几个人为主要开论述,其间的不平衡是显然的。
-
宇宙的重构王红旗著本书阐述思维在宇宙发展和归宿中的功效.
-
一个或所有问题赵汀阳著《一个或所有问题》的一个基本主张是“智慧的复兴”。因为现在很缺乏智慧,缺乏智慧就创造不出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哲学错误地以为能够“知道”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因此以为哲学必须去“描述”或“解释”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可是又描述不出来,解释不妥当。维特根斯坦曾经开玩笑说,哲学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就像找不到真正的止痒药方,我们就只好一直胡乱挠下去。可是我担心的是,我们后来其实已经不痒了,问题已经变成了打嗝,可是还在盲目地挠下去。哲学的困难不在于我们缺乏知识能力,而在于生活和思想的意义是活的,它的问题不断变化,它不是认识对象,而是创作对象。智慧与创作并行,而知识落后一步。
-
哲学境界陆杰荣著暂缺简介...
-
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王岳川著纯粹的文艺理论家退隐和大哲学家关注诗学,是二十世纪西方学术界的一大特点。本书以独到的眼光、翔实的资料,对本世纪西方哲性诗学作了较为准确的总体把握,深刻地揭示了以下各流派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生命哲学与哲性诗学、现象学还原与本体论美学、分析心理学及其诗学模式、虚无境遇与存在诗学、解释学哲学与文本透视、接受理论与多元意义召唤、权力话语与解构策略、后现代危机中的哲性诗学、新历史视域中的文化诗学、后殖民话语与文化政治诗学、文化研究与边缘诗学精神。适用于广大美学、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
-
理性与价值杨国荣著在面向存在的沉思中,理性与价值始终是哲学关注的重心之一。从内涵上看,理性与价值是两个多义而复杂的范畴。以理性而言,当理性与感性相对时,它既可以指认识的能力与形态,也可以表征区别于个体存在的普遍本质(相对于感性存在,理性更多地体现了类的普遍本质);在康德的感性、知性、理性三维结构中,理性所指向的便是形而上的对象;在广义的认识过程中,理性又展现出认知与评价的不同维度;与之相联系的尚有所谓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分。同样,与人的存在的多重向度相应,价值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狭义的功利形态,到广义的真善美,价值体现于不同的存在领域,并蕴涵了多方面的意义。作为人的存在与文化创造的相关维度,理性与价值有其交错、互融的一面。理性的沉思往往关联着价值的关怀,认识过程中认知与评价的互动、价值理性中理性与价值的交融,等等,都表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价值的眷注也常常内含着理性之维,这不仅在于理性本身亦具有价值的意义,而且表现在以价值为内容的评价过程,总是处处渗入了理性的关照。从终极的层面看,价值总是与需要相联系。中国古代哲学曾对善作了如下界说:“可欲之谓善”(《孟子·尽心下》)。善是一种肯定的价值,欲则涉及人的需要,它既可引申为感性的欲望,又在广义上包括理性的追求;从后一意义上看,理性的向度便构成了价值关怀的本然内容。当然,在相对的意义上,理性与价值亦有各自侧重的一面。如果说,理性的探索更直接地指向求真的过程,那么,价值的关怀则较多地关联着向善的过程。就求真过程而言,问题总是涉及心与物、能知与所知、知与行、客体与主体间,以及思维方式、认知环节、逻辑推论等等;这一意义上的理性,往往以纯粹理性或理论理性的形态出现。事实上,从康德开始,理性的批判便与认识过程的考察联系在一起。作为指向事实领域的过程,认识主要以得其真为内容。相形之下,以善的寻求为对象的价值关怀,往往难以回避行为规范、评价准则、人生理想、人格境界等问题,后者首先涉及广义的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从理论上看,规范系统的建构总是以价值的确认为前提:人们首先是根据价值来规定评价的准则。在广义上,价值可以区分为内在与外在两种形态。形式的伦理学或义务论强调一定的规范本身就具有内在价值(本身就是善),因而只要行为合乎一定的规范,则它就具有善的性质;实质的伦理学有不同的形式,其中的目的论较多地突出了外在价值,强调由行为的外在结果来判定行为的意义。合理的思路在于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就价值对伦理学的本源意义而言,价值论似乎构成了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元理论(Meta-theory)。自哲学思维萌发之日起,理性与价值及其所内含的真与善之维便与智慧的探索结下了不解之缘。哲学史上,哲学家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从各自的特定视域,对真与善、理性与价值作了不同的考察和定位。一些哲学家较多地强调了理性的认知之维,并将认知理性引入事实领域,从而使求其真成为哲学关注的中心;另一些哲学家则更注重善的追求及价值层面的终极关切,而所谓善,又有外在效用价值与内在的美德之分。对理性与价值的不同理解和侧重及真与善的分野,在近代逐渐引发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紧张与对峙。科学主义较多地注目于事实界,但同时往往以事实的认知拒斥了价值的关怀;人本主义以价值界为主要的关注之点,但亦常常由此而导向以善消解真。如何合理地定位真与善、理性与价值,构成了哲学史中的恒久难题。哲学的问题往往是古老而常新的。尽管提问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理路可以因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各自的特点,但面对的问题或问题的内涵却常常又有相近之处。在近代以来的思想演进中,我们可以一再注意到对理性的种种反叛。从哲学到广义的文化领域,在反本质主义、解构逻各斯中心、告别现代性等旗帜下,非理性之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理性的贬抑和批判似乎已浸浸然成为一种时代思潮。另一方面,随着工具理性的膨胀和技术社会的逐渐形成,人自身的存在价值也开始受到了挑战:在技术理性的凯歌行进中,人似乎渐渐失去了其主体性而趋于对象化乃至工具化,与之相联系的则往往是存在意义的失落和价值的危机。这种具有悖论意味的历史现象表明,历史中的问题并没有成为过去。哲学不能归结为狭义的知识论或认识论,狭义的知识论或认识论可以将如何在事实界求其真作为其主要的考察对象,但哲学作为智慧的学说,却以终极存在(being)与人自身之“在”(existence)的双重追问为题中之义,因而难以超越价值的关切。同样,哲学也不能被仅仅理解为与知识悬绝的超验玄思或非理性的神秘体悟。如前所述,就其本来形态而言,知识与智慧、理性与价值、真与善并非彼此分离,历史过程中出现的紧张与对峙,不应当被永恒化。从哲学史上看,在真与善、理性与价值相分的历史现象之外,始终存在着融合二者的思维趋向,后者同时亦为今天重建理性与价值、知识与智慧、真与善的统一,提供了历史的先导。
-
重建理性主义信念韩震著暂缺简介...
-
后现代主义之后王宁著本书是追踪研究当代西方最新文化理论思潮的开拓之作,共分四编:第一编对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关于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讨论做总结性的评论,并对后现代主义争鸣衰落之后西方文化学术界出现的新的格局进行概括;第二编详细评述赛义德、斯皮瓦克和巴巴等人的后殖民主义与第三世界批评理论;第三编分别论述西方和中国的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理论;第四编则论述目前正风行于西方的文化研究。本书反映了作者一贯的著述风格:超越学科界限,跨东西与文化;将西方的理论改造后运用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研究,最后达到与西方学术界进行对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