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哲学如何塑造了我布莱恩·麦基 著,郝苑 译在这部极具感染力而又令人振奋的论著中,布莱恩??麦基讲述了他自己发现哲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哲学栩栩如生,而且让哲学与人生紧密相关。他将哲学的基础描述为一些与人们在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实在本质有关的问题,而不是一些在哲学家的作品中呈现的问题。日常生活的经验激发了如下讨论,即为什么经过数个世纪,某些特定的哲学问题仍然持续地令我们的心智感到困扰。 麦基的回忆录追随的是他人生的历程,因此,哲学问题与哲学家是按照他与之相遇的次序,而不是按照哲学史的年代次序来讨论的。作者把从前苏格拉底时期到20世纪的所有伟大哲学家都介绍给我们,其中还包括本书作者熟识的两位最伟大的当代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与卡尔??波普尔。《哲学如何塑造了我》以极富个性的方式、严谨的逻辑与酣畅的文笔,澄清了某些有时显得晦涩的哲学主题,麦基向那些认为哲学或许难以接近的读者揭示了哲学的丰富内涵。
-
中国哲学通史·少数民族哲学卷萧洪恩本卷以“民族哲学研究与中国哲学的未来之路”为基本出发点,谋求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开拓中国哲学史的未来之路,以形成涵盖各民族哲学的中华民族哲学史新传统。为此,本卷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研究方法”,并强调了“全球性现代化视域的少数民族哲学自觉”,从而全面审视了“中国各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从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起源的类型、起源的历史文化基础、起源期的主要成果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起源的相关问题;从宇宙与人类起源的本体探索、个体与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的终极选择等方面阐明了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起源的思维内容;从哲学起源的漫长历史过程、哲学与原始文化的接榫点、文化精神与哲学特质、历史跳跃与哲学转型方面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起源的民族特色。以此为基础,具体阐明了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形成期的主要特征、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思想渊源等。鉴于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特殊性,本卷特别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哲学,其中包括原始宗教及其哲学观念、中国化的伊斯兰教哲学、中国藏传佛教哲学与因明哲学等。并在此基础上,特别阐明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哲学文化选择,并对壮族、土家族、傣族、彝族、苗族等民族哲学进行了具体探讨。本卷还根据全球性现代化理论的哲学史方法论意义,阐明了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近现代转型,基本精神是探讨全球变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的历史进程,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思潮,并对中国少数民族近现代哲学转型进行了个案分析,解剖了壮族、回族、满族、白族等民族的近现代哲学转型。
-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李毅著在“心”的议题上,朱子的论说广大而精微,值得不断研究。本文在学界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朱子心论诸议题总结为五个原始要终的部分,并对其中十多个子论题进行了精益求精的哲学探讨和现代诠释,得出了“心等于知觉之能,而心在与他者接触的过程中会依次运用为思、情、意三种能力”“心具众理的义涵在于揭示心是造化生生道理的充分具体化”“圣心即理”“朱子最终是以‘正思未萌’和‘正思萌焉’分判未发已发,而未发已发都有健康态和病态”“人类心灵就其存在而言都是善的,但只有上智心灵才能保证在与一切他者的接触中无不行善”“敬是指心灵自具的一种自我稳定的力量,致知格物主要是心灵向上智自我提升的方法,‘知’的核心意义在于心灵通过致知格物自我提升到某一高度,‘行’的核心意义则在于心灵发挥敬力反复训练而习惯于这一高度”等新颖而关键的结论。总体来看,朱子对于人类心灵的探究相当全面、细致、深入、成熟,体现出极高的理论水平,能够向世界心灵哲学贡献巨大的中国力量。
-
哲学的惊奇[瑞士] 让娜·海尔施 著,刘心舟 译书稿是一部写给普通读者的哲学史入门读物。惊奇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它对看似平常的事物提出疑问和质疑。而第一个显而易见的是问题是:为什么有物存在、为什么世界存在?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中,在几千年前希腊诞生了一种西方哲学反思,这就是哲学。 作者以几位西方哲学家为起点,讲述了这种总是被反复提起、不断被重新表述的惊奇的故事。前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康德、黑格尔、孔德、马克思、弗洛伊德、柏格森、克尔凯郭尔、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这部哲学史也告诉我们,在现实中,哲学是如何一直存在的。
-
道家忘我的心理机制及健康促进研究毛华配著本书采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道家“忘我”命题,以探索道家心性修炼对人们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全书厘清了“忘我”的含义、特征、修习方式,并对忘我体道与身心疗愈的逻辑关系、忘我的结构及其测量、忘我状态的生理特征、忘我修习对自我意识的影响、忘我修习对认知的影响、忘我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书除了使用传统的方法与工具之外,还引入了实验法、内省法、脑电技术等,积极推进了道家心理学的发展、道家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以及心理学的本土化。
-
伦理体系[德] 黑格尔 著,翁少龙 译本书是黑格尔在耶拿大学作为编外讲师时撰写的手稿,是黑格尔力图摆脱谢林哲学影响,进行独立的哲学体系建构的最早尝试,对其后的三大《耶拿体系纲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它包含了《精神现象学》思想的重要萌芽,并对《法哲学原理》中的“伦理性”概念的体系化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从历史发生学视角考察黑格尔法哲学的基本文献,是理解早期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必读文本。本书被西方学界高度关注,卢卡奇、马尔库塞、狄尔泰、哈贝马斯、霍耐特等西方著名学者对其均有深入的研究,并将它作为建构自己哲学体系的重要文献依据。本书分为三部分,按照“自然伦理”“否定伦理”“绝对伦理”形成严密的逻辑论证框架,与《法哲学原理》的“抽象法”“道德”“伦理”的三分法有很强的思想关联性,其“否定伦理”被学界视为是**创造性和革命性的,它很好地实现了从“自然伦理”向“绝对伦理”的过渡。
-
莱布尼茨文集莱布尼茨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早期研究(1686-1697)与后期研究(1702-1716)是莱布尼茨形而上学思想统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要阶段,如果说早期是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形成和逐步充实和系统化的阶段的话,后期便是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广泛应用并进一步充实和系统化的阶段。本论文集收入莱布尼茨短篇论文11篇,旨在展现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初步形成和逐步充实和系统化这一早期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演进过程。这11篇论文又被细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前面7篇论文,从《形而上学谈》到《形而上学纲要》着重阐述的是莱布尼茨的个体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其中高成果为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系统以及充足理由原则的提出和阐释。如果说这7篇论文处理的是有关个哲学迷宫的问题,即实体学说或思辨哲学问题的话,那么,后面4篇论文处理的便是有关第二个哲学迷宫的问题,即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或有关实践哲学的问题,后者广泛涉及可能性与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理性与意志、必然性与自由的辩证关系,其*高成果是提出了“自由=自发性 理性”这一自由公式。
-
社会发展动力结构转型研究焦石文 著社会发展动力结构转型,既是一个宏大的理论命题,也是一个具有鲜明实践性的现实课题。本书对多元共治、动力与动力结构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动力结构的变迁,揭示了其历史演变背后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坚持问题导向,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维度,对我国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以结构分析法为方法论,提出要以多元共治理念为遵循,建立党政主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社会支持力量协同联动的新型社会动力结构。本书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是用学术讲政治的积极尝试,希翼为学界开展社会动力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
莱布尼茨文集莱布尼茨莱布尼茨不仅是西方近代大陆理性派认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而且还是西方近代经验论和大陆理性论的集大成者。其认识论思想在西方认识论史上享有重要历史地位。莱布尼茨的认识论思想在其《人类理智新论》中得到了全面阐述,但在《人类理智新论》写作之前或之后,莱布尼茨还写有一系列重要论著。本文集收录了莱布尼茨1670—1715年间的19篇短著和书信。其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学说。(2)莱布尼茨的大知觉理论。(3)莱布尼茨的真理学说。
-
春秋本例(宋)崔子方 著《春秋本例》二十卷,全名《西畴居士春秋本例》,北宋崔子方撰。本书大旨认为《春秋》编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著日月以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本,故曰《本例》。全书凡一十六门,皆以日月时推之,而分著例、变例二则。义例之学秉承《公羊》《谷梁》传统,是《春秋》研究史的一大特色。研《春秋》而讲求义例者四十馀家,崔子方的《春秋本例》便是北宋“春秋学”的一部重要言例之作。《四库全书总目》评曰:“说《春秋》者,古来有此一家,今亦未能遽废焉。”纳兰性德《涪陵崔氏春秋本例序》评曰:“其义约而该,其辞简而要,可谓善学《春秋》者也。”本书有《中华再造善本》影宋刻本、《通志堂经解》本、《四库全书》本等,颇有校勘整理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