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思想研究侯晓丽著本书阐述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思想如何捍卫和接续马克思对资本与现代形而上学共谋的深刻历史洞察,以清醒的理性自觉切中社会现实,追踪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以更为综合的视角直面现代文明在资本维度展开注定无法逃离的“悖论性贫困”,探索现代文明通往希望和未来的另一条道路。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思想始终坚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批判的、非教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原则高度的批判与席勒的政治美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哲学思潮有效整合起来,补充、拓展、更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和作为“武器的批判”的双重使命。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思想为探索一条通过控制和驾驭资本,将财富的积累与自由的发展相关联,让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幸福服务的现代文明新道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借鉴。
-
知觉的认知渗透性白洁知觉的认知渗透性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所讨论的核心在于——在视觉中是否存在一个概念上不可中介或认知上不可渗透的部分,使得存有不同信念的人可以进行沟通本书就是从认知渗透性的历史与发展入手,逐渐深入到视觉、注意、认知渗透性、知觉内容、物体识别、错觉、感知和现实主义等几个部分,进行全面的论述和研究,探讨了“人们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这一问题。
-
德国哲学 2022年卷 总第41期邓晓芒,舒红跃《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为国内外热爱德国哲学、热衷于外国哲学研究的学界同人提供一个深入研究德国哲学和外国哲学的理论平台,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的前沿阵地,在业内具有极好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本书为总第41辑。
-
家庭美德[美]柯爱莲(Erin M. Cline)本书系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之一。全书通过对西方哲学与早期儒家的比较,来论述儒家的家庭观念和德性教育观念对于当代的启示。早期儒家的哲人认为对在襁褓中的婴儿和尚年幼的儿童所培养的德性的敏感是其成长过程中发展出的每一种德性的基础,同时亦是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基础。本书引入了儒家哲学中的家庭德性教化的资源,认为西方德性心理学应该据此更新自己的固有观念,并且认识到儒家哲人的思想是如何对当下的时代产生了积极的贡献。
-
理解、尊重与包容张虎 著近几十年,西方哲学界掀起“残疾研究热”。相关学者从社会建构论、后结构主义、现象学、新唯物主义和后人本主义等立场对残疾问题作了多维度解读,反思和批判了关于它的旧有观念,修正了一些习以为常的理论预设。其中的主要观点是,残疾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个人的医学或生物学问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某种异常、偏差和缺陷,它实际上具有社会构成性,也是文化意义体系的基本元素;如何对待残疾人,也绝不只是怜悯和慈善的问题,而与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义理念有关,与社会是否给予他们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平等尊重有关。本书强调了残疾的社会历史性,突出了关于残疾的具身经验的理论价值,并批判性地反思了主流哲学理论的某些一般假定。
-
哲学的理论范式与实践观照刘慧玲本书精选《广东社会科学》创刊35年来“哲学”栏目的优秀论文26篇,突出原创性、时代性、现实性,内容包括哲学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逻辑建构、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等。全书分析发展中的社会与社会发展哲学,探讨西方现代文化的普遍性表述与哲学反思,有助于读者了解国内学界哲学领域研究情况,并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性体与心灵孙利 著朱熹研究者、传统文化爱好者
-
吉登斯社会哲学的当代境遇莫小丽 著安东尼·吉登斯(1938年1月18日一 ),当代英国社会学家。他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与借鉴西方哲学、地理学等学派思想内核的基础上,构建结构化理论体系,成为当代社会哲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本书以吉登斯的著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分析历史唯物主义与结构化理论各层次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吉登斯社会哲学在当代的境遇,并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高度给予批判性回应。
-
现实+大卫·查默斯当你沉浸王者峡谷,拿着手机寻找精灵宝可梦,当你用视频软件组织工作会议,或用约会软件模拟与恋人的未来时,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对真实生活产生实质性影响。随着技术提升,虚拟现实头盔可能过渡为隐形眼镜,最终变为视网膜或大脑植入物,像《黑客帝国》一样,虚拟世界将与真实世界别无二致,你将在虚拟社会中度过大量时光,开展工作,进行社交和娱乐。“移居”到虚拟社会的好处和坏处都是什么?它究竟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才能在虚拟世界过上更好的生活?所有虚拟社会可能存在的问题都被作者思考了个遍,读者将在书中邂逅过去千百年来的历史伟人,还会了解到近几十年来的当代人物和观点。作者将涉足大量核心哲学话题,包括:知识、现实、心智、语言、价值、道德伦理、科学、宗教,等等。他将运用数百年来哲学家们设计的强大工具,来思考关于虚拟社会的话题。这本关于人类命运的未来之书,将带你领悟虚拟世界在生活中的作用,更好地理解现实本身。
-
丘镇英先生哲学史讲稿丘镇英 丘成桐这是一本通俗的哲学入门读物,作者系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丘成桐教授之父——丘镇英教授。丘镇英教授193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经济学系,翌年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专攻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史。执教于香江书院、崇基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和聯合書院,任香江書院文史哲系主任。讲授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中国上古史、中国近代史、中国诸事研究、中国经济史、经济地理等课程。本书由丘镇英教授存世哲学课程讲稿结集而成,全书综述了各种哲学思想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产生了何种价值,进行了客观的评论;系统性地介绍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将东西方哲学的起源和沿革条分缕析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清晰展现了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轨迹。丘镇英的文学、哲学素养深刻影响着丘成桐,对哲学思想修养的修炼,也培养了他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及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