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西方的智慧[英]伯特兰-罗素 著,瞿铁鹏、殷晓蓉、王鉴平、俞吾金 译 瞿铁鹏 殷晓蓉 修订罗素一生著作等身,有许多名著流传,《西方的智慧》是罗素名著中的名著。罗素写完著名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意犹未尽,认为有必要写一本以哲学思想发展为主线的概观的西方文明史。《西方的智慧》是继《西方哲学史》后研究、探讨西方哲学史的又一部力作,不能将前者视作《西方哲学史》的简本。在这里,罗素极尽提要钩玄之能事,以大家之手笔,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西方哲学史之流变。而且,罗素始终将哲学史放在社会、政治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故其叙述具有凝重的历史感。正如这本书稿的副标题所示,在自希腊城邦政体以来,迄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政治等大背景下,探讨整个西方文明演进的脉络,旁及科学、宗教、经济、文学乃至社会习俗。此书完成后,罗素在助手的帮助下,在文中插入394幅图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大量的表明哲学思想的图片,使读者对深刻的哲学思想的理解更加直观,令人叫绝。
-
西方哲学史[英]罗素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讲述了从公元前6世纪到20世纪的重要历史事件,记录了横跨2500余年的思想演变,盘点了上百位名留青史的伟大思想家。其所涉及的历史之漫长、人物之繁多、学科之广阔,让这本书绝不只是一本局限在哲学本身的书籍。正因如此,自1945年第一次出版起,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迅速风靡西方文化界。后久经考验,成为无可争议的大众入门之作、无数读者的第一本哲学书。1950年,这本气势恢宏的哲学巨作成功将罗素送入诺贝尔文学奖的殿堂。而本书最初的写作目的,借用罗素自己的话,是他作为个体面对“宇宙级孤独”所给出的答案。
-
出土文献与早期政治哲学欧阳祯人暂缺简介...
-
现象学的始基倪梁康 著2004年广东人民出版社版,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23年崇文书局推出第三版。前两版,文中《逻辑研究》的引文,都是依据作者翻译的上海译文版;本次文中《逻辑研究》的引文,都依商务印书馆2015(“现象学文库”简装版)/2017(“胡塞尔文集”精装版)年出版的修订第三版做了修
-
望川集何俊本书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何俊记录向师长问学求教以及自己学习研究心得的文集。全书共分为四编:进学编、问学记、积学集、积学集二编,记录了徐规、余英时、沈善洪、陈村富、陈植锷、陈来、杨国荣等学问名家的研究方法和做学问的思路。尤其详细剖析了近世思想史、历史以及哲学方面的研究方法。
-
斯焦宾文化哲学思想研究冯梅本书是一部对俄罗斯当代大师斯焦宾院士文化哲学思想进行全面总结的学术著作。В·С·斯焦宾(1934-2018)是俄罗斯认识论、科学方法论、文化哲学、科学史等领域著名专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学院院士,2004年获俄罗斯联邦科技领域的国家奖。斯焦宾院士文化哲学思想融合了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域,其以技术文明论为核心的文明类型理论,是俄罗斯哲学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理论成果。本书梳理了斯焦宾文化哲学思想形成的实践背景和理论渊源,通过分析文化共相、科学世界图景、哲学与科学等核心范畴,全面解读技术文明论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诉求,以及以非暴力伦理观为基础的21世纪人类新文明类型的合理性展望。
-
历史与信仰马松红 著基督教总是宣称自己是历史的宗教,并意图在真实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神学和教义体系。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基督教与纯粹神话故事相区别,但另一方面却又让它不得不承担证实自身历史基础的责任。本书从启蒙运动之后基督教信仰与历史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出发,聚焦于德国现代著名神哲学思想家沃尔夫哈特·潘能伯格(Wolthart Pannenberg, 1928-2014),着重阐述了其思想中上帝的启示与历史、耶稣基督的救赎与历史、人的本性与历史以及终末复和与历史等几方面的关键问题。遵照美国著名新约学者詹姆斯·罗宾逊和过程神学家约翰·科布的论断,本书认为,潘能伯格提出了一种既不同于卡尔·巴特上帝之道神学,又有别于鲁道夫·布尔特曼存在主义神学的“第三种神学方案”。这种方案不仅很好地回应了近代历史思维和方法对基督教信仰的挑战,更促进了基督教理解的现代转型。
-
梅洛-庞蒂文集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性及其哲学结论》由法国 现象学家梅洛-庞蒂于1946年11月23日向法国哲学学会所作的学术报告以及随后的讨论构成。梅洛-庞蒂在报告中深入浅出地陈述了身体现象学的核心论题,主要围绕知觉概念展开。在随后的讨论中,通过与哲学史家布雷耶、海德格尔专家波弗雷、黑格尔专家伊波利特等人的对话,梅洛-庞蒂 完善地表达了自己的基本哲学思想。在这篇报告之前的两篇文稿“关于知觉的本性的研究计划”(1933年4月8日的)和“知觉的本性”(1934年4月21日)则简明地勾勒出了梅洛-庞蒂与格式塔心理学以及胡塞尔现象学的 初相遇。
-
静墨流声[美]张敬珏(King-Kok Cheung)本书通过深入分析山本久枝(Hisaye Yamamoto)、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和小川乐(Joy Kogawa)三位第二代北美亚裔女作家的作品,就女性的静默诗学问题,尤其是小说中的叙述空白及叙述缺省等诗学特征,与当前的女性主义理论各流派和族裔问题研究学界展开对话,意图修正北美学界的“欧洲中心论”观点,并推进女性主义及亚裔美国批评研究。本书作者指出:作为沟通静默与言说的桥梁,三位第二代北美亚裔女作家的小说作品表达了静默与言说二者在艺术与生活中从来就缺一不可,二者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弱势族群在“静默无声”的情境中亦能发声表达自我;若要在“民主环境”中听见种族或性别他者的声音,就必须有人站出来了解和学习其沉默的言说特征和话语方式,使其心声被众人听见。
-
梅洛-庞蒂文集梅洛-庞蒂《课程摘要》是由梅洛-庞蒂本人撰写,在法兰西学院年鉴上发表的文章的合集。梅洛-庞蒂自1951年在法兰西学院就职之后,一直执教于法兰西学院。本书内容为梅洛-庞蒂为1952至1960年讲授课程所撰写的课程摘要,相关手稿存放在法国 图书馆手稿室梅洛–庞蒂中心,本书关联内容为手稿第X-XVII卷。众所周知,法兰西学院阶段是梅洛-庞蒂晚期思想的形成阶段,是他在《知觉现象学》等早期文本之后,推进现象学的方法、拓展哲学的研究主题的阶段,对理解他晚期思想的运思与形成过程至关重要。这本著作按年编排,八年共计十三篇摘要,内容涵盖了很多主题,诸如“感性世界”、“表达研究”、“言语问题”、“历史理论”、“被动性问题”、“辩证哲学”、“现象学的界限”、“自然”和“逻各斯”、哲学的可能性等问题。几乎每个主题都单独成篇,部分主题如“自然”问题因连续开课所以多次出现,部分篇章也曾被收录于相关主题的其他作品中。这一文本与同一时期其他文本,诸如《世界的散文》、《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自然》等相互呼应,以极其凝练的语言钩沉梅洛-庞蒂晚期思想的丰富内容与运思线索。对于无法查阅手稿而又想要了解他这一阶段运思过程的学者而言,这本小册子曾为研究者提供了索引和便利,因而在专业领域被广泛阅读、研究和引用。即便是在梅洛-庞蒂手稿不断出版的 ,面对他晚期研究问题的多样性、严格性与深刻性,这一文本在浓缩的语言中为教学划定的言说范围与路径,仍然对人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