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中国潍坊清末年画潍坊十笏园民俗博物馆,中国潍坊杨家埠画院,山东画报出版社编中国是发明造纸和印刷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造出了纸,印刷的历史也在千年以上。它对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影响到全世界。对于木版的印刷来说,现在所能见到的《金刚卷》系唐咸通九(公元868年)的刻本,其扉画为《祗树给孤独园》说法图一幅。这种卷子是当时的一种书籍形式,有文有图,充分发挥了雕版印刷的优越性。本书的出版,不仅对潍坊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国文化事业的一件大事。因为它用历史的事实和具体作品证明了过去的辉煌,不失为一宗巨大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在文化的坐标上,中国的民间艺术无比深厚和丰富,但是它的上层文化也升华得很高。
-
民间木雕与图案夏风著本书没有涵盖所有的佛、道和民间造像,仅限已有的藏品,经考证破解以飨同好。 本书力求给读者以“四美”:①原物的真美,不是赝品,标明年代。②拍摄的艺美,能再现原物的形象,并且高度概括艺术的风格特征。③印刷的图美,采用高级的纸料,呈彩色和高科技。④解说的精美,准确把握典故、寓意、谐音和诗词,力求短而精。 同样本书将面对三种读者:①朦胧的读者,指刚入行者,本书对他们将是路标、导向,而不使其迷路。②入行的读者,本书对他们是朋友,共同探讨,取长补短。③面对枪手的读者,本书蒋写其对拆过招。
-
潮州木雕杨坚平编著民间木雕艺术在广东境内相当普遍。尤以潮安、揭阳、潮阳、饶平、普宁和澄海等县最为发达,艺术水平最高,且有独特的风格,自成体系,人们习惯地统称潮州木雕。潮州木雕的用途,主要走作建筑、家具、礼仪性器物的装饰。用于往房、祠堂、庙宇等建筑物上者,大抵是门窗、封檐板、屐头、屐下和匾额的承托等显眼而不受日晒雨淋的地方。用于家具器物上者,非常厂泛,大则屏风、几桌、床炕、神龛、神轿、神楼,次则茶橱、馔盒、饼架、炉罩,小至灯心橱、纸煤筒,莫不加以雕饰。很少见木加雕镂(或髹漆彩绘)的木制器物。在一些木雕比较集中的地方,令人感到村村都像木雕艺术博物馆,家家都像雕刻陈列室。这些是不知花费了多少无名匠师的精力与智慧而凝结的艺术瑰宝。木雕的用场是建筑、家具、礼仪性器物的装饰,这就要求它具有装饰风味,对器物、对环境起美化作用。建筑、家具、器物是长久供人居住使用的,年年月月每日每时都和人碰面,这就要求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不一、手法多样;能够满足男女老少各种不同对象的不同欣赏要求;既便于远观又适于近赏,既容许略瞥又经得起细审,越看越有味,百遍千回而不厌。木雕的题材,非常广泛,就常见的作品,人致可以分为图案、博古、禽兽花果草虫、山水、仙佛人物五类。人物题材多取自《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为人民所喜爱的人物形象,被雕刻匠师们反复地表现着。此外,赞美韩愈来潮州作刺史的“蓝关雪”,表现明代潮州七贤进京应试的“七贤进京”等,更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题材。无限丰富的题材,促使木雕匠师们去探求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与手法,根据不同的题材,个同的用途,不同的部位,而单独、交错或综合地灵活运用。据所见有:沉雕(即阴刻)、浮雕、通雕和圆雕四种。浮雕有浅、半深浅和深(即高低)之分;又有叠浮(浮雕以通雕几何图案作衬地,系整块木料雕成者)、打浮(外观与叠浮同,然浮雕与衬地系两块木料拼合起来的)和钉浮(浮雕的过于突出凌空部分,则另外雕成用钉钉合)之区别。通雕(也称为镂雕)。一般是指多层次的,纵横交错的镂空木雕而说的,而单层图案之镂空者,也属于通雕,不过因为它结构比较简单,孔洞是用钢丝锯成的,通常称它为钢线通雕,以示区别。
-
中国唐卡艺术刘建平主编对于藏族唐卡(意译为卷轴画)的定义,历来有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把所有的卷轴画通称为唐卡(其中包括布上绘画、缂丝、堆绣、刺等);另一种是狭义上仅将布上绘画称为唐卡。为了比较确切地认识此问题,经请教藏传佛教高僧得知,前一种说法更为普遍,更能说明问题。唐卡是藏语音译,“唐”是平的意思,卡(也有译作“嘎”的),是花花绿绿的意思。最初的唐卡是在画皮革上的,当时佛教在西藏还没有宏传,这种花革上花花绿绿的绘画,仅是为了提高皮革的价值。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唐卡。藏族唐卡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布上绘画。随着历史的沿革,前后出现过不少画派。有的以绚丽浓郁见长,有的以细腻辉煌著称,有的吸收了印度、尼泊尔和中国画(汉族绘画)的特色,乃至加入了西洋油画的表现手法。
-
中国乡土手工艺高星著/摄影本书是中国当下第一部对现实生活中手工艺人个案真实采访的著作。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和朴素的摄影记录了20 多位乡土手工艺人的生存状况,手艺传承等方面的情况。作者的态度既不夸张,也不唯美。作者关注的重点是 和物质生活相关的,如面食、造酒等手工艺和木匠、铁匠、石匠等将要消失的手工艺人。 书中附有相关手工艺 流程及发展格局的背景资讯,而大量丰富的手工艺插图,来自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汇粹。该书由著名收藏家、 民艺家王世襄题写书名,著名诗人、剧作家邹静之以手写稿形式作序。
-
高英培表演相声精品集王文章主编相声是产生于北京一带的“平民艺术”,至今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它的艺术元素可以追溯到周秦时代的俳优,但形成“说、学、逗、唱”兼备的艺术形式,则是近代艺人的创造。它的以“说”为主要表现功能,以“抖包袱儿”为主要艺术手段的表演,是直接抓住观众的法宝。其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根本原因是深深地植根于广大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表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理想愿望,这就为表演抓住观众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我们读名家的表演精品,会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也正是因为相声艺术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相声演员在观众的直接反应中,不断加工锤炼观众喜爱的作品,才使之成为百听不厌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是支撑相声艺术延续发展和保持其审美特性的基础。今天,这些作品不仅仍然可以为观众带来愉悦,它也滋养着相声艺术不断延续的长河。只有重视优秀传统,才能使创新更醇厚、更鲜活。 相声艺术要有新的发展和它在发展中仍然得到观众的喜爱,从创作方面而言,坚持以下三个方面是重要的。一是重视继承借鉴相声艺术的宝贵遗产,坚持演出优秀的传统保留节目。一个优秀的演员,能够演出一百个传统的保留段子,应该是不算太高的要求;二是继续发掘、整理和改编菁芜并存的传统段子,正所谓“一遍拆选一遍新”,保留其表演的精萃,赋予其积极的思想意义;三是鼓励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相声作品,要扩展题材,走宽路子,切忌贫嘴和油滑。马季、姜昆、杨振华的有一些作品是成功的例证。今天社会发展的波澜壮阔,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为相声艺术充分展示其诙谐和讽刺的本质特征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生动素材。 本书前言一分厚道一分福。相声是一门万年青的艺术。人称万能胶难缠坐地炮折腾二他妈和平有一号最乐是钓鱼教训忘不了一见高英培我们就想笑!因为相声艺术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相声演员在观众的直接反应中,不断加工锤炼观众喜爱的作品,才使之成为百听不厌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是支撑相声艺术延续发展和保持其审美特性的基础。今天,这些作品不仅仍然可以为观众带来愉悦,它也滋养着相声艺术不断延续的长河。只有重视优秀传统,才能使创新更醇厚、更鲜活。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
-
甘肃民间民俗美术甘肃省文化馆 编《甘肃民间民俗美术》讲述了甘肃民间民俗美术不仅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浓郁的各民族文化情调和特点,博大精深,异彩纷呈。这里产生过中国最早的绘画——秦安大地湾地画;有彩陶文化成就最高的马家窑文化精美彩陶;有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有举世无双的汉代铜奔马;有意蕴深厚的拉卜楞寺佛教艺术。毫不夸张地说,甘肃民间民俗美术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千佛洞”,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民间民俗美术博物馆。它的信息和容量,它的艺术和美学价值,完全可以同丝路石窟艺术媲美。哲学的思辨,神化的描绘,宗教的理智和科学的抽象,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黄土高原的雄浑,大戈壁的磅礴,草原的恢宏,熔铸了其艺术格调和分量。图案的繁缛,色彩的绚丽,构思的精巧,编织了煌煌烨烨的华彩。
-
土家族民间美术辛艺华,罗彬著民间美术,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似乎总脱不了土气,殊难与雅的美术、洋的美术同登大雅之堂,容易被等闲视之、淡漠待之,因而鲜有问津者。其实,民间美术好就好在土气上,纯朴,清新,芬芳,何陋之有!况且,就承载文化信息的丰富来说,土的决不在雅的和洋的之下。研究民间美术,非有志且有识者断难胜任愉快。大凡民间美术研究,总要达到几个层面:一曰资料积累,二曰横向比较,三曰品鉴议论,四曰保护发展。辛艺华、罗彬伉俪所著《土家族民间美术》,在这几个层面都有所创获,十分可喜。本书之问世将丰富土家族民间美术的研究内容,增加对巴文化乃至整个华夏文化研究的动力,故我乐于推介,是以为序。
-
姜昆表演相声精品集王文章主编相声是语言的艺术,它的表演要求语言精练流畅,活泼犀利而又幽默含蓄。它的语言是艺术化的口语,又是生活化的文学语言。相声是一种让人发笑的艺术,但不是引发人们肤浅无奈的笑。它是一种深沉的幽默,使人听来有捧腹之乐,并且回味无穷。现在相声表演用的是普通话,人人听得懂。所以,还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拥有像相声这样广泛的观众群。相声是语言的艺术,它的表演要求语言精练,活泼犀利而又幽默含蓄。它的语言是艺术化的口语,又是生活化的文学语言。本书集中收录了德高望重的表演艺术家江昆的主要代表作品40余万言,具体地体现了江昆相声艺术的成就和风格。
-
凤凰民间美术图片左汉中 选编“凤凰”是一个寓意了人世间阴阳和合的美好词汇。凤凰的民间美术则把人世间阴柔与阳刚的美丽体现到一个人文境界的极限。远古的图腾,近世的理想,冷峻的人生哲理,热烈的生活怀怀,都在那剪纸、纸扎、雕刻、染组、刺绣、绘画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一对东山圣公、西山圣母偶像人头的永恒微笑,向这方圣土的子民传递着平静、乐观的人生信息;那一对尽显狰狞状貌的傩面具和纸扎狮子头,透显着凤凰人寓虚于实、虚实相生的浪漫性情;那一对在花果丛中打斗的刀马人椅背雕花,表现出勇武和实实在在的气质;那多姿多彩的祭祀“功德画”饱含着神秘、缥缈的古楚风韵;那精细而大方的刺绣高围裙纸样、有大花瓶的印染门帘、有四只凤凰的扎染方巾,有繁花银饰的苗族披肩、有着山的银齿和树形的土家织锦以及那针法多多的五彩绣花,无不浸润着如诗如歌如画的优柔与快活。这是生活态度的启示,是生存境界的升华,是永远的人生意义的点缀。让亲友也来分离这一份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