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刘宝瑞表演相声精品集王文章主编相声是产生于北京一带的“平民艺术”,至今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它的艺术元素可以追溯到周秦时代的俳优,但形成“说、学、逗、唱”兼备的艺术形式,则是近代艺人的创造。它的以“说”为主要表现功能,以“抖包袱儿”为主要艺术手段的表演,是直接抓住观众的法宝。其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根本原因是深深地植根于广大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表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理想愿望,这就为表演抓住观众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我们读名家的表演精品,会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也正是因为相声艺术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相声演员在观众的直接反应中,不断加工锤炼观众喜爱的作品,才使之成为百听不厌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是支撑相声艺术延续发展和保持其审美特性的基础。今天,这些作品不仅仍然可以为观众带来愉悦,它也滋养着相声艺术不断延续的长河。只有重视优秀传统,才能使创新更醇厚、更鲜活。 我认为,相声艺术要有新的发展和它在发展中仍然得到观众的喜爱,从创作方面而言,坚持以下三个方面是重要的。一是重视继承借鉴相声艺术的宝贵遗产,坚持演出优秀的传统保留节目。一个优秀的演员,能够演出一百个传统的保留段子,应该是不算太高的要求;二是继续发掘、整理和改编菁芜并存的传统段子,正所谓“一遍拆选一遍新”,保留其表演的精萃,赋予其积极的思想意义;三是鼓励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相声作品,要扩展题材,走宽路子,切忌贫嘴和油滑。马季、姜昆、杨振华的有一些作品是成功的例证。今天社会发展的波澜壮阔,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为相声艺术充分展示其诙谐和讽刺的本质特征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生动素材。
-
猫蹄花布赵屹著《中国民艺采风录》是在采风调研的基础上对民间艺术的新成果,包括《福本子》、《猫蹄花布》、《蝈蝈葫芦》、《花格子布》、《锅碗瓢盆》、《纸人纸马》、《泥咕咕》、《剪窗花》、《面花花》和《家把什》10本个案专题,是在“民间手工文化生态保护”的理论命题范围内,对中国一些别具特色艺术个案和专题进行采风调研的结果。无论从研究方法上,还是对民艺学理论研究上,该研究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方法上,该书以采风调研为基础,一改以往民间艺术研究单纯从审美的层面进行探讨的做法,把民间艺术与其生存和成长的自然、人文环境,与之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俗环境等紧密结合起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去关注、保护和动态记录民间艺术。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民间艺术个案和专题研究的“文化生态”模型。“文化生态”包涵有形和无形文化资源,涵盖文化与现代人群关系,文化与民众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等文化存在。用“文化生态”的思想对民间艺术进行个案研究,是将民间艺术归于其自身固有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进行的,也就充分尊重了民间艺术的“本元文化”属性。《福本子》是从艺术、民俗的角度对中国民间“鞋样本子”的全面考察,是“女红”文化的缩影;《猫蹄花布》则从工艺流程、艺术风格的角度对“蓝印花布”进行了系统的、动态的调研;《蝈蝈葫芦》则系统记述了聊城蝈蝈葫芦的发展演变、艺术风格,以及其当地民俗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锅碗瓢盆》则生动刻化了饮食器具和生活习俗之间的关系;《纸人纸马》则是对与丧葬习俗密切相关的“短命艺术”的调研;《泥咕咕》涉及泥玩具工艺、类型,以及体现的特有民间娱乐文化;《花格子布》是对一种山东民间土布的工艺及艺术特色的系统考察;《剪窗花》是对剪纸艺术的专题调研;《家把什》是对民间生产工具的动态考察。也就是说,每一个专题或个案都是对民间艺术进行动态的、立体的考察和研究,这与“田野考察”对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
福本子潘鲁生,潘鲁建著这套丛书分10本,分别是《剪窗花》《泥咕咕》《蝈蝈葫芦》《锅碗瓢盆》《面花花》《家把什》《猫蹄花布》《花格子布》《福本子》《纸人纸马》。书中所展示的民艺品是作者近20年征集的心血,也包含着课题组成员近几年的汗水,每一件物件都能讲出一段故事,说出一番感慨,留下一些思考。我们力图把采集到的每一个民艺个案的第一手素材,带着采风时的泥土,带着艺人制作的温度,呈现到读者的面前。
-
家把什孙磊著中国民艺采风录。书中所展示的民艺品是作者近20年征集的心血,也包含着课题组成员近几年的汗水,每一件物件都能讲出一段故事,说出一番感慨,留下一些思考。力图把采集到的每一个民艺个案的第一手素材,带着采风时的泥土,带着艺人制作的温度,呈现到读者的面前。
-
泥咕咕黄永健著中国民艺采风录。书中所展示的民艺品是作者近20年征集的心血,也包含着课题组成员近几年的汗水,每一件物件都能讲出一段故事,说出一番感慨,留下一些思考。我们力图把采集到的每一个民艺个案的第一手素材,带着采风时的泥土,带着艺人制作的温度,呈现到读者的面前。
-
剪窗花李命成著中国民艺采风录。书中所展示的民艺品是作者近20年征集的心血,也包含着课题组成员近几年的汗水,每一件物件都能讲出一段故事,说出一番感慨,留下一些思考。我们力图把采集到的每一个民艺个案的第一手素材,带着采风时的泥土,带着艺人制作的温度,呈现到读者的面前。
-
广州民间艺术大扫描曾应枫,龚伯洪主编本书对广州民间艺术包括民间说唱艺术、民间音乐艺术、民间舞蹈艺术、“出色”艺术、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文字艺术等进行了描述和探讨。
-
马三立表演相声精品集王文章主编马三立,被人们称为幽默大师、相声泰斗和笑的精灵,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用智慧、才气和想象力创造出了中国相声舞台上最令人着迷的艺术形象,他那与众不同但魅力无穷的表演曾经为许多观众带来了笑声。人们热爱马三立的相声艺术,也对这样一位一生都贡献给了相声的老艺术家由衷地怀念。全书共计37万字,收录了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改编、创作和表演的相声作品77段:黄鹤楼、开粥厂、吃元宵、天王庙、白事会、夸住宅、拉洋片、卖挂票、三字经、八大吉祥、八大改行、文章会(门外主考)、文章会(超等顾问)、戏迷药方、大保镖、暗八扇、相面、绕口令、青石山、对对子、打灯谜、扒马褂、总统招婿、追、找糖块儿、查卫生、不同的学生、老热写信、送人上火车、偏方儿、问路、请客得罪人、练气功、砸钉子、拔牙、“就是灵”、文明礼貌、迎春曲、十年少、燕语莺声、吸毒者的下场、画扇面、规矩套子、贴膏药、所答非所问、真牛上台、猜字、学外语、重音字、情绪与健康、起名字的艺术、买猴、让座、讲卫生、八十一层楼、秘方、老头醉酒、吃饺子、拴娃娃、大上寿、相声的魅力、美容医院、钓鱼、西江月、写对子、学瞎话、卖黄土、大会见闻、马虎人、错中错、似曾相识的人、精打细算、十点钟开始、开会迷、苏三不要哭、谁的心灵美、逗你玩。
-
民间风筝刘慧,古易前编著风筝起源于中国。最初用于军事。后来,风筝传到了西方,形成各有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可以想像,人类在开始发明风筝的时候,一定是在追求一种神奇。放风筝是一项极好的户外运动。当你走到郊外,到河滩上,到田野上,走进大自然,伴着阵阵清风,放起一只只可爱的风筝,风筝高高地飞向天空,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天空中的风筝上,它定能给你带来许多的遐想,使你忘却烦恼,心情舒畅,一切都被送到九霄云外去了。蓝天、白云、纸鸢,制作风筝,放风筝,赏风筝。当手中的长线细丝牵引风筝飞向蓝天时,便悠然自得,引项翘首,极目远眺,心系广宇,安神畅气,回归自然。 本书介绍民间风筝的著名传承人为线索,补以名家风筝,并以传人作品带出地域风格。实际上地域风格的形成,正是有了一批世代传承的风筝大师,才使之成为一地方文化的代表和品牌。
-
民间木雕与图案夏风著本书力求给读者以“四美”:①原物的真美,不是赝品,标明年代。②拍摄的艺美,能再现原物的形象,并且高度概括艺术的风格特征。③印刷的图美,采用高级的纸料,呈彩色和高科技。④解说的精美,准确把握典故、寓意、谐音和诗词,力求短而精。 同样本书将面对三种读者:①朦胧的读者,指刚入行者,本书对他们将是路标、导向,而不使其迷路。②入行的读者,本书对他们是朋友,共同探讨,取长补短。③面对枪手的读者,本书蒋写其对拆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