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辽南歌韵李娜暂缺简介...
-
东莞老手艺谢莲秀,郑子龙,祝成明 著,王少文 编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总有那么一些特殊的记忆,始终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任时光冲刷淘洗,却总是历久弥新。每一个地方,每一座城市,在它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都会留下许许多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殊记忆。在这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特殊记忆中,有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有劳动生产的发展和传承,也有生活风俗中的记忆和味道。这些特殊的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承载着人们对故乡的深情和热爱,逐渐成为一种刻骨铭心的乡愁,甚至成为一个地方或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深藏在历史时光里的老手艺,就是平常、普通、大众化的特殊记忆中的一种。这些老手艺流传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里,存在于寻常的横街窄巷之间,接地气,为普通大众所熟悉。一件充满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或是一碗有着家乡风味的地方小食,往往能勾起人们对故乡无穷无尽的思念和回忆。对于长期生活在海外的游子来说,中国的陶瓷、丝绸和茶叶,就是他们对祖国的印象和记忆。而在国内,人们只要说起陶瓷,就会想到陶都江西景德镇;说到有紫玉金砂之称的紫砂壶,就会想到紫砂之乡江苏宜兴;说到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就会想到砚都广东肇庆;说到工艺富丽繁复的琉璃和景泰蓝,就会想到老北京琉璃厂;说到精美绝伦的苏绣和丝绸,就会想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和杭州。而对于家乡的味道,无论是酸甜还是苦辣咸,人们更是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一串简单的糖葫芦,就是人们对老北京街头的记忆;一个狗不理包子,就是人们对天津的印象;一席特色的水席,人们就会想到古都洛阳;一碗风味独特的拉面,人们就会想起兰州;一个香味扑鼻的肉夹馍,人们就会想起古都西安。在粤鲁湘川等各式的菜系中,人们总会循味识故乡,无论身在天涯海角,却始终忘不了故乡的味道。在我们东莞,让人印象深刻的老手艺比比皆是。如莞城的干角灯、中堂的龙舟、清溪和樟木头的客家麒麟、道滘和望牛墩的七夕贡案、大岭山的莞香等,这些老手艺在东莞可谓流传久远,东莞老一辈人所熟悉;而东坑的糖不甩、石龙的麦芽糖、虎门的油鸭、厚街的濑粉和萨其马,这些东莞家乡的味道也早已深人人心,耳熟能详。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些老手艺在时光的流逝中也渐渐为今天的人们所淡忘,有些已经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甚至到了濒临失传和消亡的境地。今天东莞的年青一代,许多人对这些老手艺已经知之甚少,对家乡独特的味道也已经逐渐淡化甚至遗忘。这是一个让我们痛心疾首和极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留住这些故乡的记忆和味道,留住乡愁。
-
陶埏意匠暂缺作者石湾陶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收藏大项,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作品达一千八百多件套,以陈设赏玩的器皿、陶塑人物、陶塑动物等艺术陶为主,造型多样,题材丰富,当中有不少精良佳品及巧匠良工之作,反映了明清至民国石湾艺术陶器制作技艺水平和发展盛况,是研究明清至民国石湾艺术陶发展史的实物资料。本选题在整理、研究馆藏石湾陶的基础上,精选其中的艺术陶130件(套)出版。期望以管窥豹,透过这些传世的器皿、陶塑人物、陶塑动物的解读,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发掘石湾艺术陶深厚的人文意义和艺术传承,感受其艺可通神的独特艺术魅力。本选题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精品研究系列图集》系列丛书的第二册。
-
懒人印刷术卡斯帕·威廉姆森《懒人印刷术:当代手工印刷》呈现了全球100件创意十足和影响力巨大的作品,探索了丝网印刷、活版印刷、凸版印刷和其他印刷方法,同时也探求了这些印刷方式如何在当代设计与插画中一展身手。从本书中你能感受到这些从业者对手工技艺的热爱,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艺创作出精彩的当代设计,每种技艺的过程及其历史背景在书中都有介绍。“聚焦”版块介绍了圣保罗的格拉菲卡·菲达尔加工作室,以及Gocco(日本)和 Chicha(秘鲁)等热门印刷技艺。 《懒人印刷术:当代手工印刷》是所有热爱设计、插画、手工和版画的读者的必备书籍。
-
年轻手艺人怀念 著《年轻手艺人》作者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三十年,对苏州传统手工艺历史与现状有深入的研究及独到的见解。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实践中,尤其从2005年参与策划举办“中国(苏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周——民间工艺荟萃展览展示”(文化部主办)开始,通过每年策划参与全市性大型民间工艺展览,长期接触和了解民间艺人,近年来,作者担任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更进一步深入基层。《年轻手艺人》视角新颖,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八〇后、九〇后、〇〇后一代新生代民间艺人的成长态势,涉及苏州传统手工艺行业众多门类,选取了典型类别的经典个案,连续几年记录分析他们成长脉络,尤其是他们在创客空间、网络平台建设方面的先行先试,早已超父辈的创作经营理念,在文化传承、艺术创作、胸襟视角等各方面都已形成了质的飞越。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吸引了很多年轻的手艺人进入传统工艺这个行当。他们是怎样进入的,受到了怎样的影响,他们的所思所想、知识背景、生活状况、创作情况又如何……
-
小靳匏器範制技艺杨金凤 著《小靳匏器範制技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中的一本。“葫芦范制技艺”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匏器范制是我国历史悠久、特色独具的传统技艺,其形、色、质别具一格。《小靳匏器範制技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介绍了匏器范制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技艺传承等,此外还有精美匏作赏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
说书[丹] 易德波 著扬州古城与扬州评话,悠久的历史与相对悠久的民间艺术形式互相滋养。本书首先介绍城市长久的内在生命力,其后重点介绍关于扬州评话的艺术特质、重要的几种评话形式及当代表演者的生存状况。田野调查、鲜活的评话艺术选段、作者简明睿智的论述,既是近现代以来扬州评话研究的重要作品,也有足够新见和吸引力。翻译者精妙的文学功底,将原著味道传递得恰到好处。
-
纸上戏鲍家虎作者从1950年至今收集的上千幅剪纸藏品中,经过选择、拍照、打印、扫描等工作,挑选、整理出*剪纸艺术特色的400多件典型作品出版《山东民间剪纸集萃》一书,又从该书中选取30幅作品,单挑出戏曲人物、民间故事题材的作品,汇集成小册,在民间美术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
-
清代瑶族神像画陈杉,平一斯瑶族是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因此图像文本资料对于研究瑶族的信仰、历史、习俗、服饰等文化显得就尤为重要。《清代瑶族神像画》搜集了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江华瑶族地区的神像画,均是第1次向世人展示。而且这批神像画保存完好,画质精美,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审美和研究价值。希望能藉由《清代瑶族神像画》出版引得更多的人来喜欢并关注瑶族文化。
-
指尖生花宗华阳本书收录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宗华阳近3年创作的剪纸作品150余幅(规格均在50公分以上)。作品取材广泛,构图别具匠心,布局张驰有度,有对比、有节奏、极富动感和美感。作者运用移位、添加、夸张、变形等创作手法,使每一幅作品大气而不乏精致细腻。内容涵盖花鸟虫鱼、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现实农家生活、生产劳动等。作品风格既有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又具南方剪纸的细腻活泼,两者相融,惟妙惟肖,让人在情趣盎然、忍俊不禁的视觉审美中体会民间剪纸艺术鉴赏的乐、趣、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