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年历·凤翔木版年画篇本书编委会 编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的一个独立画种,因主要张贴于新年之际,故称为年画,其历史悠久,题材内容丰富,素有“中国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之称。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书收录凤翔木版年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先生的主要作品,将凤翔年画的五大门类划分为四个主题、十二个主题,结合现代生活美学,设计成为一本精美巧妙的年画日历。
-
日本的布1[日]须藤玲子 著; 金静和 译Array
-
传承 活起来的非遗文化中央电视台 编传承,精神的还乡,文化的寻根。《传承:活起来的非遗文化》从“江湖”“绝技”“德行”“师徒”“心传”“流变”“家园”七大主题出发,生动展现了令人拍案叫绝的中华非遗技艺,全面呈现了非遗传承的价值依循、道德规范和自然人文场域,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及鲜明特色。全书精心撷取的35项传统文化技艺,不仅表现各种传统技艺的高超绝妙,而且围绕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的场所、规则、师徒关系、方式方法、创新发展、物质及精神归宿等诸多方面,讲述传承人的故事,让更多人在聆听跨越古今的传承故事中,感受传统精神文化的价值内涵,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
留住手艺2[日] 盐野米松 著,英珂 编译为着更加富裕、便利的生活,我们每天奔波劳碌。 然而从某天起,街边作坊里敲敲打打的声音止息了,接下来,蜻蜓和萤火虫不见了,山川本来的颜色也失去了…… 我们,是不是太快了?这么快的速度,我们是要到哪里去呢? 我想知道,那些过去的手艺人,他们在思考什么,他们的人生到底是怎样的。 停下,站住,回顾。也许能看到一条指引我们的新道路。 本书是日本采写名手盐野米松,继引起广泛关注的谈话录《留住手艺》之后的同名续作。 1999年,初版《留住手艺》试图呼吁人们关注即将消失于工业化浪潮中的传统手艺。今天,手艺人总体仍在消逝,但也有一批批的年轻人开始接过手艺的传承;醉心于追求高效的人们,对于过去生活的记忆逐渐模糊,但也有人开始跳出现代化的轮盘,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本书采访了十九位默默无名的传统匠人,他们的技艺人生是过去生活的剪影,对于今人来说,仿佛熟悉,又很陌生。他们的语言真挚,朴实,不经雕琢;他们心手合一,所制作出的物品都刻印上自己的人格。愿这些以一技之长走过一生的匠人,为读者带来鲜活的启迪。
-
民间传统艺术元素李玲,戴花,由元春 著《民间传统艺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作者热衷于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学习研究,前期以湘西南为中心,利用寒、暑假前往多个村落、小镇对具有典型性的民间传统艺术类型进行了调查,并搜集了较多相关资料,经过整理分析,最终形成整部书稿。从最初的考察到最终书稿的完成历时一年半,通过对书稿中资料的搜集,也将这些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元素运用到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也希望借此给更多喜爱民间传统艺术的读者以参考。对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具有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分析,并将其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进行创新应用设计探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
艺苑采薇方剑云 著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要不断地改革文化的供给侧结构,让文化产品供给方大限度地生产出量多质优、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艺苑采薇:闽北群众文化工作掠影》从闽北群众文化工作方面进行撰写,主要包括保护、扶持、挖掘民间艺术;艺术扶贫工程填补美育空白;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由“送文化”到“种文化”;全市各类文化活动全面开花。适合当地各种人群的阅读。
-
单应桂年画艺术研究文集秦镜暂缺简介...
-
凤凰蓝印花布艺术韩慧荣 著1. 蓝印花布材质纯朴、色彩对比鲜明、图案精美耐看,具有极强的装饰美感。加工工艺和表现技巧而言,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兼具很高的美学研究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 2. 凤凰蓝印花布在日常生活和现代设计等领域中,至今仍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3. 凤凰蓝印花布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实践成为典型案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本。本书展现凤凰地区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人文背景、文化空间,对印染的工具材料、工艺流程、应用方式、纹样特点、造型语言、民俗内涵以及制作技艺的传承脉络进行系统的记录。通过访谈以及对相关传承人的个案分析,找到蓝印花布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恢复其原有的工艺以达到抢救保护、实践、传承的目的,多角度立体式的呈现凤凰蓝印花布的艺术精髓。同时,将凤凰蓝印花布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状态和转型进行阐述和分析,为中国传统蓝印花布在新时期的多维度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可能。
-
梅与竹[美] 马克·本德尔 著,唐力行 编,李东鹏 译,何其亮 校在长三角地区,观众在书场里一边喝茶,一边听说书人说书和弹唱。故事每周都在书场里上演,主题一般围绕复杂的感情纠葛。这一传统至今仍在上海和有“园林之城”之称的苏州蓬勃发展着,《梅与竹:中国传统苏州评弹》是对这一迷人的口头叙事传统所做的全面介绍。说书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它可以与戏曲和其他表演形式相媲美。在当下,苏州评弹是世界上具有生命力的说书传统之一,在长三角地区仍活跃着数百位说书人。通过广泛的田野调查和对传统说书艺术的鉴赏,马克·本德尔运用民俗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聚焦语境化的叙事表演,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关于传统艺术的概述。除了提供历史和相关的社会背景,《梅与竹:中国传统苏州评弹/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还探讨了如何在表演中打开和探索口述领域,为不了解说书传统的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
-
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哀警卫,褚红斌,陈亚琴 著,褚子育 编桐乡蓝印花布历史悠久,明代至清代在杭嘉湖一带长盛不衰,也在桐乡当地形成了“凡有集镇必有染坊”的景观。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一种靛蓝花布的防染印花方法,采用从蓼蓝草中提取的天然蓝靛染料,以手织布为坯,吸收了民间剪纸、刺绣、木雕等传统艺术图案元素,通过花版套印形成花纹,蓝白相间,图案秀丽,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