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传统竹刻技艺叶瑜荪 著,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 编《传统竹刻技艺/中国传统技艺丛书》是竹刻艺术的完整展示,包括竹刻艺术的技法,以及历史沿革、人文背景,突出了竹刻艺术的人文特色。《传统竹刻技艺/中国传统技艺丛书》收录著名竹刻艺术家叶瑜荪先生的竹刻作品,竹刻技法论述和总结的竹刻艺术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各界关于竹刻艺术的论文,书中图片也采用了全新的高质量图片。
-
福建柘荣、漳浦民间剪纸艺术研究童友军 著《福建柘荣、漳浦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福建柘荣、漳浦两地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变革过程,并对不同时期两地剪纸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进行了全面分析,试在让读者能够较为详细地了解两地民间剪纸,感知其艺术魅力。当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柘荣、漳浦等地的民间剪纸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尝试对两地传统剪纸的题材、风格等主要特征进行简要对比,并倡导传统民间剪纸要设计创新和尝试应用拓展,意在抛砖引玉。
-
民间美术的创新设计万桂香 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孕育出丰富的具备传统文化内核的民间艺术。这种包罗万象的艺术深深影响着我国的设计创作。这些蕴藏着智慧的结晶,若能善加利用、发掘创新,相信一定会给现代设计者带来无限的灵感和启发。《民间美术的创新设计》从民间美术概述,民间美术的分类、造型与影响因素,民间美术的符号特征,民间美术的色彩,现代艺术设计中民间美术元素的运用与创新以及中国民间美术在动画中的造型设计等方面对民间美术的创新设计进行全面解析。《民间美术的创新设计》可供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阅读,也可供对民间美术与设计感兴趣的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画家事典[日] 田边干之助 著世界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何神秘?《睡莲》为何被奉为西方绘画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亚威农的少女》又为何成为立体派的开端之作?如果你想了解这些世界著名的绘画杰作和它们的历史,那么首先就是要认识是创造了这些艺术作品的伟大艺术家们。这本《世界知名画家图典》是一本入门级的艺术科普读物,汇集了莫奈、梵高、塞尚、克里姆特、毕加索、达利等从14世纪直到20世纪末改变西方绘画史的106位艺术巨匠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用精炼的语言串联整个西方绘画的历史。本书以丰富的漫画插图和作品照片相结合,介绍了每位画家的成长经历、家庭结构和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艺术之路和重要人生转折,为读者打开一扇更有趣的可以了解艺术的大门。身为东京艺术大学教授的作者田辺干之助以其对艺术史多年的研究,为我们带来这本画家速查宝典,趣味性与知识性并存,使这本书也理所当然成为一本老少皆宜的、趣味性与知识性并存的艺术知识科普宝典,也是一本丰富实用的画家、艺术史速查宝典!
-
洮砚传人评传史忠平 著《洮砚传人评传》以洮砚厂为背景,在大量采访、尊重资料真实性、保证研究学术性的基础上,撰写了李茂棣、包述吉、张建才、刘爱军、贾晓东、王玉明、李国琴、马绪珍、汪忠玉、卢锁忠、洪绪龙、马万荣、李海平、李江平、卢宏伟十五位洮砚传人的评传。十五位洮砚传承人评传的完成,不仅为代表性砚工立传,具有个案研究性质,而且能构**中国成立以来洮砚工艺传承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不仅整理了洮砚代表性传人的完整资料,而且挖掘了有关洮砚工具、技法、理论、推广交流等方面的大量信息。若将十五篇评传汇集一处,统观之,则可呈现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洮砚制作工艺的历史、传承与发展概况。
-
审曲面势史忠平 著洮砚,又名洮河砚、洮河绿石砚。作为四大名砚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古往今来深受文人墨客的追捧和喜爱。然而洮砚的理论研究却一直很薄弱,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审曲面势:洮砚的制作、工艺与赏评》在作者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走访基础上,结合理论归纳和现有的资料,形成了结合学术性和资料性的一本难得的著作,弥补了洮砚研究的缺失。《审曲面势:洮砚的制作、工艺与赏评》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对洮砚技法的文本呈现;二是对洮砚古老工具的系统整理;第三是对洮砚新资料的贡献。
-
天水民间音乐及文化产业化研究赵兴元 著《天水民间音乐及文化产业化研究》通过对天水民间音乐的生存现状、发展背景和特征进行深入的探讨,充分挖掘了其深厚的价值意蕴和潜在的经济属性,指出了天水发展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使天水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配置,《天水民间音乐及文化产业化研究》作者建设性地提出了天水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与音像出版、商业演出及音乐文化衍生产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策略。
-
关中大雅侯小春 著《关中大雅:凤翔泥塑艺术研究》以陕西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为研究对象,作者以长达十余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凤翔泥塑的平光造型、色彩搭配、工艺流程及纹饰寓意等进行了论述,通过探讨地域文化影响、记忆功能、传承谱系与艺术传播等一系列问题,对凤翔泥塑的文化生态和功能机制做了全面的梳理。
-
有温度的手艺周卫平,曹诚博 著在这个人心浮躁步履匆匆的社会中,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居微处而安分守己,他们精雕细琢又耐得住寂寞。 他们是一群匠人,终日相伴的只有泥与木,陶与火,石与铁……他们大多数习惯沉默,只用一双手与这个世界交谈。 本书作者深入中国古建和传统手作的第一线,采访了二十几位普通又不平凡的匠人。其中既有父传子承的“掌墨师”,也有学美术出身的新派泥塑师;既有坚守传统笔法的彩画师,又有人技共进的数字木雕师;既有心怀江湖梦想的打铁匠,又有为家人雕琢幸福的银匠;更有心怀大梦、专攻古建筑群落的总设计师,正是他将不同门类的手艺人凝聚在一起,在民族建筑方面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有温度的手艺》根据纪录片《大匠之梦》改编而成。《大匠之梦》先后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北京冬奥纪实(原北京高清纪实)等各大平台热播,并荣获24届“中国十佳纪录片”殊荣。
-
从艺术资源到产业品牌秦璇《从艺术资源到产业品牌:民间艺术的传承创新》分为七个章节,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从跨学科的视角,研究从民间艺术资源到品牌形象塑造的发展路径,探索出构建民间艺术传承创新的商业模式,为民间艺术资源各个领域的发展,开辟一条传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