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刃上人生[日] 盐野米松 著,刘睿琳 译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盐野米松继《树之生命木之心》后的又一新作,这次他采写的主角是日本刀匠——宫入小左卫门行平。 “没有哪个日本人不认识日本刀。”作为日本代表性文化符号,《菊与刀》《杀死比尔》《银魂》……从浮世绘到古神话,从学术著作到经典影视动漫,日本刀在日本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都非同寻常。 为什么电影里的武士们无论怎样翻腾,刀都不会从佩绳上掉下?从这个小小的疑惑出发,盐野米松历经数年,一路采写:日本刀究竟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刀匠们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每天过着怎样的生活?他还采写了围绕日本刀制造的其他匠人:研磨师,鞘师,漆匠,银匠,柄卷师…… 一把日本刀,凝聚着各式各样工匠的传统技艺。而他们的故事,鲜有人知。在本书中,盐野米松采用口述纪实的方式,用手艺人自己的语言,记录6位日本匠人的造刀生涯,展现刀匠们极具魅力的个性与经历,呈现传统匠人工作风貌与日本时代变迁之景。 除此之外,本书还配有百余幅插图,详尽记录了日本刀锻造技艺,展现日本刀制造的“美”“哲理”与“技术”,全方位揭开日本刀的神秘面纱,为读者构建出完整的日本刀知识结构,帮助读者走进日本刀的艺术世界。 再一次致敬在“顺流而下的时代里逆流而上”的勇气与专注、缓慢与智慧。
-
唐耿良说演本唐力行 著唐耿良为苏州评话《三国》的主要传人,早在20世纪40年代已成为蜚声书坛的“七煞档”“四响档”之一,在江浙沪被誉为“唐三国”。他的苏州评话《三国》一百回极大地发展了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内容,既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又多有个人数十年积累的创新之处,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其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广受听众欢迎。本书遵循越是地方的越具有国际性的原则,忠实于评话的苏州话表达,即用原汁原味的苏州话,对唐耿良先生的《三国》一百回评话录音加以整理,并附有张进先生对每一回书目的点评,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书情与人物以及艺术家的表现手法。
-
云端说鸢骆钢 编本书从风筝非遗的角度专业的讲解风筝历史、飞行理论、制作要点、放飞工具、传统风筝文化、现代风筝文化、各种风筝流派、放飞方法、游戏规则、比赛规则等。本书为国内风筝类图书第一次系统性、技术性、专业性讲解。书中为读者展示了一个风筝世界宽广的平面,给大家讲述了风筝家族的方方面面,并用各种丰富的比赛现场图片和文字详实的呈现出一个个风筝放飞的精彩片段,对于风筝爱好者阅读受益良多,本书特别适合在学校,少年宫,组织风筝比赛和裁判员培训作为工具书。
-
洪合围裙腰带绣仲美文楼台会、凤仪亭、樊江关、长坂坡……有丝竹琴瑟的缱绻离歌,有钟鼎鼓乐的山河雄霸。四郎探母、宝蝉送酒、昭君和番、黛玉葬花……记不得舞台上生、旦、净、丑的髯口与花翎,模糊了越、昆、京、豫各个剧种唱念做打的界限,童年戏台的影像,只是热热闹闹上、熙熙攘攘下的一个彩色梦幻,它混沌了一个五岁小儿戏里戏外的真实。被一条条一尺见长的裙带,一个个古典戏剧人物牵绊住了目光,向“舞台”上一个个故事里寻找绣娘们看戏的经历。
-
新品时样徐铮 著本书是“国丝研究丛书”之一。本书选取最能代表二十世纪上半叶丝绸生产发展特点的一个特殊片段——机器梭织丝织物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丝织物实物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个时期机器丝织物由品种结构类型、定名体系、图案分类等各个角度全面进行梳理和研究,特别是将图案研究与织物结构设计相结合,深入丝织技术层面探讨丝织技术和组织结构设计对于图案题材和表现手法发展和创新的影响,从艺术史和技术史两个角度对当时中国,特别是环太湖流域机器丝织物品种和图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综合性研究。
-
中国传统色郭浩 著每种中国传统色,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中国传统色,是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记录下的风雅,也是融于生活的诗意。本书以散文小讲的形式,将中国历史上100种色彩的源流典故娓娓道来,重现古人的心灵意象。“瓷秘”“霁红”“胭脂水”是晚唐、明、清所烧瓷器色,这是从器物传承中窥见的色彩;染蓝的蓝靛由菘蓝叶发酵而来,菘蓝既是色名,也蕴藏了古代染色工艺的巧思;“花是深红叶麴尘”“揉蓝衫子杏黄裙”,色彩是诗人眼中的风物……由中国传统色,见文化广博、人文风流。
-
童年笔记刘现辉 著童年笔记属于文创图书产品的一大尝试,河北民俗画家刘现辉将其民俗画作品中涉及童年、乡土的画作进行了分类整理,以笔记的形式进行全新的设计和包装,展示一代人的童年、乡愁记忆,作者用生动传神的插画作品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农民的生活、风土人情、社会风貌及儿童游戏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引发经历过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理共鸣。以笔记、插图的形式展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会有很好的社会价值相信通过推广、宣传能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
中国梆子 舞美卷兰宇《中国梆子》积极响应国家“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号召,旨在通过介绍各地梆子艺术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艺术特色及创新、传播与传承现状等方面的内容,向社会介绍中国梆子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心。该书以较为生动的笔调追述梆子腔剧种的历史渊源,厘清发展脉络,展示艺术特色,宣传代表人物,全面展示梆子剧种的魅力和发展创新,使读者能够对梆子剧种有个透彻的理解和全面的了解。该书致力于雅俗共赏,以深厚的理论为支撑,以较强的可读性为传播手段,配以精彩的图片和现代化的多媒体介质,带给读者图文及声色的美好体验。 舞美卷介绍了梆子戏舞台美术的起源及不同梆子剧种舞台美术的发展情况,结合舞台美术人物造型的化妆、服饰,景物造型的置景、道具、灯光等内容,从文化学、美学、历史学、艺术学等角度对于这些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艺术本质特征,探索其舞台呈现规律。
-
剪纸张志春 著陕西这一方热土对中国剪纸来说是很好重要的。中国剪纸发展史的不同节点都与陕西息息相关。周成王剪桐封弟,是剪纸诞生期绕不开的标志性事件;当代陕西剪纸开拓了中国剪纸的新思维与新境界;新世纪伊始,陕西剪纸界同仁代表中国剪纸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说明了陕西这方文化高地,支持着中国剪纸走向世界。本书从非物质遗产的角度出发,对陕西剪纸进行巡礼。《剪纸/原创文明中的陕西民间世界》文字兼具生动优美与思想深刻,全书穿插百余幅陕西剪纸的代表性作品,令本书兼具可读性与观赏性,为陕西剪纸人文叙述撑起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
燕赵濒危剧中手抄本传统剧目整理丛书 晋剧卷刘金柱 主编,陈静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