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吉祥剪纸 百牛纳福袁升科 著该书为2021年农历牛年量身定做,以教授读者学剪十二生肖中的“牛”类剪纸作品为主。十二生肖与中华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书的出版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同时,该书也是“吉祥剪纸”系列图书的补充,其受众群以青年为主,是一套入门教程类剪纸书籍。书中的内容分为教程和作品赏析,这些剪纸作品多用寓意、谐音和象征的手法来进行创作,形象生动逼真、推陈出新,将民俗吉祥语句和现代美学意识相融合。寄语人们吉祥寓意,美化人们的生活。
-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活态传承机制研究吴南 著本书通过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活态传承现状的分析,明确了目前活态传承机制存在的问题,廓清了从“非遗”保护视角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及其活态传承的认识。通过辨析各 组成要素对传承系统运行的影响,明晰了系统良性运行的关键,阐明从业者素质和产品质量作为一个作用系整体是各要素产生作用的焦点,据此提出构建有效活态传承机制的策略。 本书适合艺术类院校师生及相关研究者使用。
-
符号学视域下的合阳面花王进华 著作为民间艺术中一颗璀璨光艳的明珠,合阳面花贯穿于当地婚嫁、满月、庆寿、丧葬等人生礼仪之中。本书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合阳面花蕴含的民俗文化、诗性智慧、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对其中的“再设计”价值进行提炼,思考现代设计如何更好地与面花符号相结合,并阐明“民间艺术是现代设计之源”的观点。
-
中国彩塑艺术胥建国 著本书从历史角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彩塑艺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结合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全方位阐述了不同朝代彩塑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总结了传统彩塑在千百年间形成的造型观念、表现方法,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诸多问题做出了客观精辟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当代彩塑教学、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对弘扬民族艺术、促进当代雕塑艺术多元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长远影响。
-
我的杂技生涯柴亦文 著“老艺术家口述历史”丛书,就是以该团队十余年来从事口述历史采访工作所形成的大量口述素材为基础整理而成,很大可能地保留了老艺术家们口述过程中的原汁原味,力争通过文字的形式生动再现老艺术家们的成长、成才以及从艺经历,与读者分享老艺术家们数十年舞台积累背后的体会及感悟。 本书中收入20位上海杂技界老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史料,包括蒋正平、张训导、徐志远、姚振才等,全面反映前辈艺术家成长和成才的心路历程。
-
城市感性家具褚军刚,许月兰,赵晓路 著本书针对城市感性家具的研究是个全新的命题。 力国围绕城市感性家具的面流,发展脉络、设计方法、技术与材料等展开表述,形成一个设计研究的理论框架。书中较多笔墨落在对整个体系的思考上,没有放在很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营法技法的研究上.这部分的内容将随着对城市感性家具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未来不断加以完善。
-
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马希刚 著西北少数民族经过漫长的社会历史与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它们的民族文化和民间音乐都有着各自独有的风格和特色。《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综合运用史学、民俗学、人类学以及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分析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各民族文化、音乐体系、音乐类型、艺术特征、代表性传统音乐作品的音乐形态,以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发展、传播、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解析论述。突出学术性、包容性与科学性,意在促进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普及与发展,推动国内地域音乐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迈向纵深。
-
博物馆里的中国宋新潮 潘守永 卢婷婷 杨莉玲 汪诗琪 崔佳 编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族文化绚丽多彩,而博物馆是我们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去处。这里的文物会“说话”,每一道纹饰、每一种工艺,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的象征。通过文物,我们不仅能读出当时当地,人们有着怎样的习俗,对美有着怎样的看法,还能体会到创作艺术品的人是用一种怎样的心态,怀着怎样的好奇去探索发现。让我们走进博物馆去看一看吧,通过认识一件件国宝来了解历史,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真正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1.打开博物馆,让国宝带你看懂中国。2.近千件文物的传奇身世,历史、自然、人文、科技……精彩故事全收录。
-
贡嘎向西贡嘎向西编委会2020年是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关键年份,而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正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之一。在四川省康定市贡嘎山附近,生活着一群被称为“木雅”的藏族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本书从地理自然和人文遗产中归纳总结,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生活在贡嘎山下的木雅人。全书分为自然地理、文化遗产、民俗信仰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木雅的历史、与西夏的关系,木雅高雕、木雅地区明代经堂壁画、木雅民居建筑及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内容,对继承和发展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传统色郭浩,李健明 著24节气·72物候·96件手绘故宫文物·384种中国传统色 打捞华夏失落的色彩文化 从大量传统典籍中寻觅、考据颜色由来,再以故宫文物的色彩逐一对应,这是一部凝聚了古人智慧与审美的传统色图书。节气与物候具象为文物,物候轮替,色彩转换,在器物与文明的不灭记忆中,重寻祖先对色彩的精微感受。 玉色有“明月珰”“鸣珂”“佩玖”,酒色有“酂白”“春碧”“翠涛”,色白色青,莹润风雅;服饰色有“海天霞”“天水碧”裁作宫人衣装,有“藕丝秋半”染于唐人裙衫……384种中国传统色,探寻古典中国的文化深蕴与审美意趣。 书内附中国传统色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