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丝路物语》书系 第三辑 秦岭山麓的一脉乡愁王长启 著,李炳武 编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坐落在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心地带和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脚下,东接翠华山,南拥五台山,西邻草堂寺,北瞰长安城。本书精选几十件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珍贵藏品,从不同层面介绍关中地区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民俗历史风貌。“丝路物语”书系,聚焦古丝绸之路的博物馆,力求立体全面地展示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遗存、人文故事和风土人情。这是一本丝绸之路旅游观光的文化指南,从中可观赏到古代关中一带的宝贵遗产,记录着社会的沧桑巨变,这也是一部启封丝路文明的记忆之书。 本书由著名文史专家李炳武主编,他是“长安学派”创始人、“长安雅集”和“当代雁塔题名”等现代著名文化盛事倡议人。曾任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
-
燕赵濒危剧种手抄本传统剧目整理丛书 哈哈腔卷刘金柱 主编,陈静 编著.
-
中国梆子 音乐卷高彩荣中国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梆子戏又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梆子腔音乐以其高亢、激越、悲壮、粗犷的风格而著称,其音乐的乡土性语言构成了梆子腔系统各剧种的典型特性音调。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南北梆子腔也呈现出很大的不同。《中国梆子·音乐卷》从调式、板式、唱词、伴奏等方面介绍了梆子腔音乐的特点,分析了地方语言与梆子腔音乐的特性音调关系,比较了南北梆子的唱腔和伴奏,并阐述了梆子腔音乐在发展过程中融入的现代性。该书致力于雅俗共赏,以深厚的理论为支撑,以较强的可读性为传播手段,配以精彩的图片和现代化的多媒体介质,带给读者图文及声色的美好体验。
-
顾绣研究朱恒夫 编顾绣这一刺绣艺术源起于明代上海的松江,因将传统的针法与国画笔法相结合,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绣画一体,物象生动,形成了有别于苏、粤、湘、蜀等地绣艺的风格,而盛行于明清两代,甚至外国人也以得到顾绣的绣品为幸。这本《顾绣研究》的论文集是“学术顾绣”工作阶段性的成果之一。本论文集除汇编了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举办的“2020顾绣学术研讨会”宣读的论文外,还收集了公开发表的对顾绣研究深入、材料稀见、观点具有启发性的优秀论文。
-
翰墨青史王幅明 著《翰墨青史——中原书家传》分“江山留胜迹”(古代)和“我辈复登临”(近现代)上下两卷,以时间为经,为一百余位河南籍及久居河南留下书迹的书家立传。透过书家的艺术人生,展示东方艺术高审美形式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书家何以传世的文化道德底蕴,书家为传承、发展和复兴中华文化作出的不朽贡献。
-
桂北红喜谣辞研究莫山昀 著桂北红喜歌谣是桂北农村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传承载体,有着自身特殊的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体现了当地农民对婚姻、对生活、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是当地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结晶和可贵的精神财富,对规范农村社会秩序和稳定农村社会心理,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和当代乡村社会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习惯的改变,红喜歌谣生存的社会土壤正慢慢消失,优秀的文化因子正逐渐蜕变或消失。通过《桂北红喜谣辞研究》的阐述,或可引起学界和民众对桂北红喜歌谣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视,也期望对族际文化认同和民间移风易俗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通过对传统红喜歌谣的辩证对待,去其糟粕,扬其精华,为建设和谐社会,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
成长的艺术·艺术的成长方李莉,朱阳 著本书是著名人类学者方李莉教授和当代青年艺术家朱阳(方李莉之子)关于当代艺术、文化、人类学等思想性问题的哲思谈话录,既有学术的深度、知识的广度,也充满故事的趣味。全书围绕朱阳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从母亲、学者、朋友的视角发掘了一位年轻人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书中还贯穿了人类学对个体生命历程的探讨。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罗春秋 朱云生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编写组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编写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辅助教材,以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在实践教学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
我在成都做手艺蓉漂 著《我在成都做手艺》,天府之国成都,深藏有不尽的古老手艺。本书数位作者深探蓉城上百种手艺,精选20种地道成都好物。无论是千年银花丝,针针蜀绣艺,还是气质漆器,成都的历史韵味都在一门门手艺里传承流淌。本书集20个手艺人的故事,在历史文化和生活美学里,邂逅工艺之美。这本书不仅是成都濒临失传手艺的珍贵记录,更是对匠人一生专一事精神的传承,带领读者领略成都手艺人的匠人心,发现成都的传统文化与美学记忆。
-
城市感性家具褚军刚,许月兰,赵晓路 著本书针对城市感性家具的研究是个全新的命题。 力国围绕城市感性家具的面流,发展脉络、设计方法、技术与材料等展开表述,形成一个设计研究的理论框架。书中较多笔墨落在对整个体系的思考上,没有放在很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营法技法的研究上.这部分的内容将随着对城市感性家具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未来不断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