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昆曲的传播流布宋波《昆曲的传播流布》尝试运用传播学的观点解读昆曲的文化传播意义和影响。通过梳理,把剧本学创作中的具体情况纳入到三种文字传播模式中,并分别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昆曲的传播流布》探讨了昆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字传播和口语传播的对立统一,并进行了扼要的分析。书中还涉及了口语传播和地方宫廷行为模式的关系,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的巨变与昆曲兴衰的关系,大众传播媒介兴起后对昆曲文化传播的影响以及昆曲的流布等方面的问题。
-
昆曲与明清社会周育德中国的昆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源自元末明初的昆山腔,它是明清社会文化思湖推动下的艺术产物,是明清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心理特征的体现。昆曲在明清两代曾经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曾经紧紧地扣动时代的脉搏,传达着社会各阶层的心声。昆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在明朝初年崭露头角,经过不断地改革而风行天下。从清朝中叶开始,昆曲走向颓败,至清末已衰落不堪,但至今不绝如缕。本书试图从明清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性文化思潮、社会心理、社会风尚以及文化市场状况等方面,阐释昆曲兴盛、繁荣和衰败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原因。
-
中国的昆曲艺术顾聆森在“昆曲与传统文化丛书”(10册)中 《中国的昆曲艺术》是一本带有知识性、普及性的书籍 其余九种则是研究专著 可以说在《中国的昆曲艺术》一书中 贯彻了普及与提高、知识与学术的思想理念 并试图在昆曲艺术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 进一步保护、研究和推介昆曲艺术。
-
昆曲创作与理论王安葵《昆曲创作与理论》简要描述了昆曲剧本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历史状况,分析论述了各时期昆曲创作的特点和理论研究的轨迹,论述了昆曲创作与理论研究对中国戏曲艺术的贡献。
-
昆曲表演艺术论熊姝《昆曲表演艺术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深入研究昆曲表演艺术的学术著作。书中阐述了昆曲载歌载舞的表演特征形成的历史以及发展规律,探讨了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与昆曲表演的关系,指出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与诗化原则对昆曲表演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并分析了昆曲表演程序、行当的特点,对昆曲演员如何创造角色和昆曲表演程序、行当的历史成就等问题,提出了新见解。
-
昆曲与明清乐伎王宁昆曲曾是“妓曲”,在明清时期的青楼妓馆中流转徜徉,昆曲又曾是“酒曲”,在文人酒客的金樽檀板间缭绕迷离。昆曲曾是“吴声”,与吴越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昆曲又堪称“坤曲”,她优美凄迷正如江南纤美小巧的吴妓。一部昆曲史,倘若假以妓女的视角,也许会平添几分清晰、几分生动……
-
昆曲与人文苏州顾聆森苏州是昆曲的故乡,又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514年,吴王命伍子胥在此建造了设有八座水陆城门的阖闾大城,即苏州古城。 两千五百多年来,这座古城历尽沧桑,有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积淀。本著八章,即开启了昆曲若干与苏州人文相关的窗口,试图通过人文的视角,与读者交流,切磋昆曲历史和昆曲艺术中的一些重要话题。
-
走回梦境宋宝珍,穆欣欣著为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充分展示澳门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及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系统梳理与深入探索澳门独特文化现象的内涵,由澳门基金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驻京办事处倡议,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学术力量,撰写了这套从不同侧面反映澳门文化艺术历史发展的专著。经过丛书编撰者一年多的辛勤努力,这套极具特色的《澳门艺术丛书》,终于可以奉献给广大读者。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五、十六世纪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打着“地理大发现”的旗号,将澳门占为其殖民地。四百多年后的今天,澳门终于继香港回归之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它标志着葡萄牙在澳门殖民统治的结束,标志着中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再没有殖民统治。澳门的历史也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藏戏李云,周泉根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为千秋后代留下了誉满寰宇的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其中,藏民族瑰丽多姿的传统文化遗产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位置,而藏戏则是古老藏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藏民族聚集在西南边陲,世世代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以青藏高原地域命名的青藏文化圈,被国内外学术界认为是一种有独特色彩、内涵丰富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堆躁夺目的宝石。由于交通不便,西藏和内地尽管有一些文化上的相互交往,但西藏总的还是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中,这不能不妨碍藏地经济的发展,也妨碍了藏地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当前这个日渐趋同的世界里,这反而成全了西藏,反而因此更多地保留了自己独有的特色,藏戏得以成为国内少有的完整保持了自己特色的一个剧种。
-
宋金戏剧史稿薛瑞兆著中国的民族戏剧称之为戏曲,从观念到形态,都经历了缓慢而长久的发展过程。自公元十一世纪,北宋及其后两个对峙的封建王朝南宋与金国是中国戏剧的形成时期。宋金戏剧同属于封建社会生成的艺术,具有封建社会浸润的各种痕迹,同时,也包含现代戏曲的基本特征。作者简介:薛瑞兆,1947年生于哈尔滨市,籍贯山东海阳。1968年上山下乡。1979年考入南开大学,从华粹深教授、宁宗一教授、朱一玄教授读硕士研究生;1984年考入中山大学,从王季思教授、黄天骥教授读博士研究生。1987年毕业后回到家乡,先后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及经济管理部门任职,曾获国家及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现为黑龙江大学教授,著有《宋金戏剧史稿》、《全金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