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中国戏曲音韵考[日] 神山志郎,刘育民 著《中国戏曲音韵考》是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得到的学术成果。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原音韵”入声的研究;第二部分是昆曲音韵初探;第三部分是以《京剧音韵探究》为基础,修改整理而成的京剧《中州》韵白考;第四部分为戏曲字韵研究。全书内容具体详实,研究深入细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研究参考价值。
-
王秀玲名剧·名段郭光宇主编王秀玲,1935年出生于湖北汉口,幼年便随父学唱曲剧,7岁已能主演《蓝桥会》、《花庭会》等戏,9岁时以主演《七仙女》一举成名。王秀玲扮相秀丽,音质甜美,她的唱腔清丽柔婉,吐字清晰,声情并茂,表演内蕴饱满,是曲剧闺门旦的优秀代表人物。她从艺60余年来曾主演过100余部传统戏和现代戏,如《风雪配》、《拾玉镯》、《听琴》、《柳毅传书》等,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类型鲜活的少女、少妇形象,真不知有多少观众曾被她的舞台形象所征服。有“活林黛玉”美誉的王秀玲,在人物的塑造及表演和唱腔的把握方面均十分到位:忧伤、哀怜的眼神,细腻、委婉的唱腔,使活脱脱一个林妹妹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一个心地高洁的大家闺秀,却只能寄人篱下;极富反抗精神,但又孤立无援;向往自由的爱情,但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内心善良,但身处压抑的环境,因而异常敏感,只能终日以泪洗面。王秀玲演活了林黛玉,而演林黛玉的同时也让王秀玲对表演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表演不能只求形似,而要让人物活在舞台上。认识的升华使她的表演有了质的飞跃,等到1956年她在文化部戏曲演员讲习班受到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大师的指点后,她的表演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继林黛玉之后,王秀玲没让观众失望,她又拿出了新作《风雪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欢快、喜悦、甜美的高秋芳,完成了自己的又一个代表作。剧中“洞房”的表演和唱段至今仍脍炙人口,广为流传。1981年该剧还被河南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王秀玲的表演是对生活的提炼、美化和升华,她不夸张也不煽情,不装腔作势,她一心一意地追求表演的准确、精到、优美和分寸感,从而形成了清新自然的风格,因此她的表演悦目娱人、真实可信、感人至深却又恰到好处。在2002年的首届黄河戏剧奖评奖活动中,我省有10名老艺术家获得了“特别贡献奖”。这其中就有著名的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玲。今天,年过花甲的王秀玲神采依然:高挑的身材,白净的皮肤,在台上演起少女来仍是那样风姿绰约。生活中的她温婉雅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她演的角色。值得高兴的是,喜爱王秀玲的戏迷们现在仍能看到她在台上的表演。对于舞台上曾拥有的光彩和取得的成绩,王秀玲却看得很淡,似乎那些过去的事都已不用再提。老艺术家的超然让人不禁感叹。退休后的王秀玲参加了“老年乐”艺术团,经常到戏迷活动中心为喜爱她们的观众演出。平日里和老伴宋喜元到公园晨练时,兴之所至也会唱上几段,往往引来戏迷围观。王秀玲说自己从小就学戏,几十年风风雨雨都是为了艺术,对于名和利从没有想过太多。现在退休了,更是别无所求。只是想着如果还能为曲剧发挥点余热,能教出几个有成绩的徒弟也就知足了。
-
中国昆曲李晓著中国昆曲,因其历史之悠久,艺术之精妙,体系之完备,及其对后起剧种之影响,在中国戏剧文化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中国昆曲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杰出代表,其艺术成就与文化价值超越了国界和民族,已成为全人类所认识和选赏。昆曲的历史六百余年,它发轫于元末明初“昆山腔”,为南戏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四大声腔之一。明嘉靖年轻改革以后形成新腔,时称“昆腔”,如明沈宠绥《度曲须知》说“腔曰昆腔”在明万历中期即有以“昆曲”称名,如梁伯龙诗《赠杨生唱昆曲》,又如潘之恒诗《听杨生唱昆曲》,至明末,以“昆曲”称“昆腔”已在大江南北流行,如西周生著小说《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三回有云“不惟惯唱民歌,而且善于昆曲”。请中叶以来有以“昆剧”称昆曲者,如清嘉庆年众香主人《众香国》和留春阁小史《听春新咏》评名伶时即称“精于昆剧”或“工于昆剧”。此后昆腔、昆曲、昆剧有通用者,实际是同中有异而取其同者而已。昆腔指其所唱之声腔,昆曲既指其用昆腔唱南北曲,也包括声腔、剧本与表演,含有剧种之义,昆剧则明确指其为剧种。
-
申凤梅名剧名段郭光宇 主编申凤梅,艺名大梅(1927-1995),女,汉族,河南省临颖县人。她自幼家境贫寒,11岁入本县张藩镇越调科班学戏,14岁登台演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纵队胜利剧团,1949年转为漯河市人民越调剧团。1951年随团到项城改为项城县越调剧团,后调入开封专区、商丘专区、周口地区越调剧团。195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10月当选为河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任剧团团长,197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同年被推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80年被选为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83年改任为河南省越调剧团名誉团长,1984年被为河南省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1987年10月选任为河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11月任剧团党支部书记,同年12月被评聘为国家一级演员;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0年被河南省文化厅树立为焦裕禄式的文艺战士,号召全省文化艺术界向她学习;1992年当选为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同年再次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申凤梅同志是一位成绩卓著的越调表演艺术家,在她五十七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在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及现代戏等近二百个剧目中扮演过生、旦、净、丑等各种行当的角色,塑造了各色类性格迥异的众多的艺术形象。她在传统戏《过街楼》中饰演李天保,在《擂鼓战金山》中饰演过巾帼英雄梁红玉,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饰演花旦阎惜姣,在新编历史剧《明镜记》中饰演过创业皇帝李世民,在现代戏《苦菜花》中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革命老妈妈的形象。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为她题词,称赞她是“越调能手”,演戏“生旦不挡,悲喜咸宣”。尤其是她在《诸葛亮葛亮吊孝》、《收姜维》等剧目中塑造的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深得广大观众好评。在许多观众心目中申凤梅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就是申凤梅。敬爱的周总理看过她演的《收姜维》后,夸赞她是“活诸葛”,还风趣地说;“河南的诸葛亮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申凤梅同志艺术造诣高深,1963年至于1995年她曾带团先后六次晋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文艺界专家及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邓小平、江泽民、杨尚昆、彭真等同志曾多次观看她的演出,并亲切接见合影留念。《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戏剧报》、《中国文化报》、《河南日报》、《文汇报》、《天津晚报》等二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评论她的文章近四百余篇。申凤梅同志愿军1963年带团首次赴京演出,一举轰动京华,内外行争誉成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收她为徒,使她在艺术上受益非浅。她一生为了越调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呕心沥血,执着追求,无私奉献,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6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为她拍摄了纪录片《申凤梅的艺术生涯》。1965年,她主演的现代戏《扒瓜园》,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品片。她的代表作《李天保娶亲》、《诸葛亮吊孝》、《收姜维》,1979年至于981年先后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了彩色艺术品片。1994年,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音像工作室、河南省直越调剧团联合拍摄了她主演的七部十四集越调电视系列艺术片《诸葛亮》,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文化艺术优秀成果”奖。1992年应邀赴上海演出《诸葛亮吊孝》、《吵闹亲家》,申凤梅荣获上海第四届“白玉兰”奖。1995年,新编历史剧《七擒孟获》参加中国戏曲“金三角”第二届交流演出,申凤梅荣获表演“特别奖”,该剧同年还获得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河南省“十大文化艺术优秀民果”奖。申凤梅同志为了党的文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那“宁愿死在舞台上,也不能病倒在病床上”的高贵品格;她那严于律已,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她那关心青年,培育新人,甘当人梯的高尚风格;她那德艺双馨、可贵的艺品和人品;她那精湛的演唱艺术,舞台上树立的光辉形象,将永照后人,与日月同光,与大地同辉。
-
西厢记(元)王实甫著绘图四大古典爱情悲喜剧。
-
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徐高生主编黄梅戏作为中国戏曲五大剧种之一,以其优美动听、易学易唱的流行元素具有广泛的爱好者。本书由黄梅戏权威专家选编,从六十部优秀黄梅戏剧目中精选出100段经典唱段汇辑成册,分为“传统曲目”和“现代曲目”两大版块,既是黄梅戏曲爱好者的大全宝典、戏曲票友的收藏珍版,又是专业人士的必备教材,兼有实用性、欣赏性和保留价值。
-
马金凤名剧·名段郭光宇主编马金凤,豫剧表演艺术家,1922年出生在山东曹县一个贫苦艺人家里。原姓崔,小名金。6岁随父学艺唱河北梆子。因她刻苦好学,聪慧过人,与父同台演出了《三义记》、《刘二姐赶会》、崭露头角,被誉为“七岁红”。14岁正式登台演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老征东》、《罗焕跪楼》、《三娘教子》、《对花枪》等。解放后,马金凤与剧作家宋词合作,对《老征东》进行整理,易名为《穆桂英挂帅》。1953年到上海演出时,曾得到梅兰芳的具体指教。后对剧本和演出进行了多次认真地锤炼和加工。1956年进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轰动了首都剧坛,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她的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点刚健豪爽,深入浅出,蕴藉醇化。她演的穆桂英溶融青衣、武旦、刀马旦等表演程式为一炉,独具匠心地创造了适合剧情人物需要的“帅旦”这个新的艺术行当,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1958年中央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穆桂英挂帅》。该剧影响全国;至今盛演不衰。尤其那“五十三岁又出征”的成套唱腔,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60余载的艺术实践中,马金凤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形成了“马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都已拍成戏曲艺术片。
-
阎立品名剧·名段郭光宇 主编阎立品(1922—1996年)原名阎桂荣,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封丘县人。阎立品自幼家贫,母亲将她送到开封永安舞台义成班学戏,拜著名豫剧艺人杨金玉、马双枝为师。因其天资甚好,学戏认真刻苦,故而深受老师喜爱。一年后登台演出了《打金枝》(饰开平公主),因其做戏十分认真,虽唱腔还嫌稚嫩,但仍受到观众欢迎,3年后便在开封有了一定影响。因其人小但技艺颇为精巧,故而观众们便称其为“小闺女”。但是,初有成就的阎立品深知艺途之艰难,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为了练出更精的功夫,她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敢有半点松懈,从30年代到40年代初,她从一个“小闺女”逐渐成长为一个戏路宽、会戏多、影响大,而且扮相俊美,嗓音明亮圆润的优秀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阎立品同其他艺人们一样,备受日本鬼子和汉奸的欺凌,为了抵制鬼子汉奸们和那些土豪劣绅视艺人为玩物的行径,她将满头青丝一挥而去,住到偏远的农村,宁愿吃糠咽莱,宁愿饿死也不在城里给鬼子汉奸们演戏。抗战胜利后,虽然阎立品恢复了演出,而且依然在河南各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但她对在社会上盛行的“捧角”之风越来越厌恶,她说:“我宁为贞洁贫,不为污浊名。千两金,万两银,我也不能出卖人格。”为了回绝各种频繁的堂会、“宴请”,她毅然戒了荤腥,从此吃素。阎立品不仅不畏权势,不向邪恶势力低头,表现了一个正直艺人的骨气,同时在艺术上也是严于律己,不随波逐流,不为一时的“红火”而牺牲自己的气节。从40年代开始,她就有意识地“净化”自己所演的一些剧目。她给自己约法三章:“粉戏”不演,脏词不唱,伤风败俗的动作不做。凡是她要演出的剧目她都要尽可能地(有时也请一些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进行修改整理后再上台演出。为此,她在各地演出时结识了一些当地的名人雅士,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但使得她自己的文学修养日渐丰厚,而且这些人们也对她演出的剧目提出不少诚恳的看法,使阎立品在修改剧本时受益颇多。她不仅演技高超,而且艺德高尚,故而在观众中有着很高的声望。观众赠送她的各种诗词、旗、匾多不胜数,但最让她珍视的是当年在扶沟演出时观众送给她的一幅题字“品洁艺精”。阎立品认为这是现众对她最真切的希望,她将自己的名字“桂荣”改为“立品”,以勉励自己:立业需先立身,立身必先立品。此后她便以阎立品之名遍行河南各地。《西厢记》中饰崔莺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阎立品加入了商丘人民豫剧团,曾赶南京、上海等地演出。她在豫剧演员中独具的艺术特点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1954年初,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收阎立品和评剧名演员新凤霞为弟子,这是梅先生第一次收地方戏演员为徒。梅先生在多次看了阎立品的演出后说,她脸上的戏变得很快,表演很细,是地方戏中少有的闺门旦。此后,在梅先生的指点下,阎立品开始主工闺门旦,同时对豫剧闺门旦的剧目进行研究整理。在梅先生的指点下,阎立品在表演、化装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同时唱腔也有了新的变化。为了拓展豫剧闺门旦行当的演出剧目,她还先后移植演出了《碧玉簪》、《盘夫索夫》等。1955年,阎立品由商丘调往洛阳市豫剧二团。1957年生性耿直的她被错划为右派,直到1958年调往信阳地区豫剧团后方恢复演出。在信阳的几年中,她对《秦雪梅》一剧进行了改革,从剧本到表演,从演唱方法到唱腔设计都有了新的探索。可以说在此时她开始形成了自己有别于他人的艺术风格。“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阎立品被视为“黑线人物”而备受折磨,被剥夺演出权利达10年之久,直至粉碎“四人帮”后才得以恢复演出的权利。重新登上舞台的阎立品凭借着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在身处逆境时都一刻未曾停止的艺术追求,一登台便引起巨大轰动,她的代表剧目《秦雪梅》、《藏舟》、《西厢记》等上演后不仅好评如潮,而且许多老观众再睹其芳华之后激动不已,有人称她是“白发少女,青春不衰;荷花出水,梅花重开”。阎立品的艺术特点在豫剧旦行诸流派中独树一帜,清雅之风怡人心神,从她在其代表剧目《游龟山》、《秦雪梅》、《碧玉簪》等剧的精彩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阎立品的艺术特点中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豫剧及地方戏中都甚为少见的“精细”。而这个“精细”可以说是阎立品得益于梅兰芳先生亲传的结果。在向梅先生学习时,阎立品没有单纯学习梅先生外部的表演技巧,而是着重学习梅先生的表演神韵。所以在阎立品这几部作品中无不充满了京剧梅派艺术的意蕴。在声腔、表演、情感变化等方面,阎立品都很注重把梅派艺术的神韵同豫剧艺术巧妙地融合起来,使得她的表演艺术不仅具有豫剧艺术本身的特点.而且使豫剧闺门旦行当的表演具有了以“精细”为基础的新发展。在唱腔上,阎派唱腔依然体现出了“精细”的特征,每一句唱腔,每一个声韵,甚至具体到个别音符她都要经过反复的雕琢。演唱时她注重行腔,注重意思的通达,不仅力度变化大,而且在音色变化上也有许多过人之处,可以说是明暗相宜,浓淡尽显。此外,在念白上她也有着极深的功力,《秦雪梅》中那段四十余句的“祭文”,不仅节奏掌握得恰到好处,而且声随情生,把这段“祭文”念的是哽咽有声,涕泣有节,令在场者无不撼到摧肝裂肺之痛。在表演上,阎立品尤重从人物出发,精心研究人物后再进行细致的设计表演程式。其在《藏舟》中所饰胡凤莲的表演就堪称是阎派艺术的典范之作。尤其是“接杯”一段的表演,更是令人叹服。在这段戏中,阎立品通过不同的形体动作、不同的眼神和富于变化的指法,多层次地表现出了少女胡凤莲的羞涩心理和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心态。而最后胡凤莲转过身子将手从背后伸出让田玉川将蝴蝶杯放在手上这一身段设计之巧妙、之合理,更显出阎立品对艺术追求之精细。从60年代开始,阎立品就热心培养后辈。“文革”后更是将很大精力放在了收徒传艺之上,其弟子遍布全国许多省区。
-
张新芳名剧·名段郭光宇 主编张新芳,女,邓州市人,1927年生。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曾先后担任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河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曲剧专业研究委员会会长,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艺术团顾问,河南省曲剧团名誉团长。7岁学艺,8岁登台,九岁唱红,人称“九岁红”。是河南曲剧第一位女演员,为曲剧的形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唱腔高亢嘹亮、豪放有力、韵味浓郁,表演准确细腻,生动传神,艺术风格自成一家,曾轰动整个南阳地区、河南大部及湖北老河口、沙市、武汉等地,被誉为“曲剧皇后”。演出剧目100多出,代表剧目有《陈三两》、《荆钗记》、《秦香莲》、《祥林嫂》、《钱塘县》等。1959年,《陈三两》一剧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为电影戏曲艺术片。
-
唐喜成名剧·名段郭光宇唐喜成(1924—1993年)小名发伸。河南省尉氏县人。生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省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他10岁入长葛县“万乐班”学戏,先后在许昌“二油梆”、新郑“四街班”从艺。1949年入郑州市人民剧团,后调许昌人民剧团、河南省军区剧团;1956年调河南豫剧院二团为主要演员。曾先后塑造了《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景、《南阳关》中的伍云召、《十五贯》中的况钟、《洛阳令》中的董宣、《血溅乌纱》中的严天民等许多舞台艺术形象。1959年因其出色地扮演了《三哭殿》中的李世民而荣获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员一等奖。他音域宽广,音质纯净,以“二本腔”的特殊唱法,形成了生行“唐派”高亢、甜亮的艺术风格,对丰富豫剧男声唱腔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