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戏剧与时代董健著我们的《鸡鸣丛书》当然面临着当代世界的言说之难。单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领域,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就在“说什么?怎么说?向谁说?听谁说?”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概念和规矩。这些概念和规矩,一直都在牢牢地统治着我们的头脑。如今,必须对它们一一加以梳理和甄别,有些应该被质疑、被替代、被颠覆。否则,我们的研究就不可能取得进展。这当然是困难的,但我们会在困难之中言说出新的水平来,这样,也就会逐渐建起学术的高地。
-
歌舞伎入门(日)郡司正胜著;李墨译注郡司正胜,日本戏剧学家、导演家。1913年生于北海道札幌市,23岁考入早稻田大学,毕业后留任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任教。1944年校订《手前味噌》并作注解。以后开始发表各种学术著作,并导演歌舞伎、舞蹈剧等。1998年病故,法号“一心院权戏日正居士”。代表著作有《手前味噌》《歌舞伎入门》《歌舞伎——样式与传承》《歌舞伎的发想》《歌舞伎的美学》《歌舞伎十八番集》《歌舞伎论丛》《东海道四谷怪谈》《歌舞伎梦幻》《童子考》《郡司正胜删定集》等。从内容来讲本书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歌舞伎的生存方式。第二章歌舞伎的本质。第三章歌舞伎的历史。第四章歌舞伎剧场。第五章歌舞伎的观众。第六章歌舞伎演员。第七章歌舞伎的剧作法。第八章俳优术与导演。第九章歌舞伎与其社会性。
-
你不能不知道的100部歌剧高谈文化编辑部编抛开艰涩的曲调,从文学的观点玩味浩瀚的歌剧作品,体会经典歌剧的爽朗热情与悠扬施律!带你走进音乐大师们的歌剧世界,给你一场淋漓酣畅的音乐盛宴!歌剧并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艰涩难懂。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读者认识并欣赏自歌剧诞生以来最受欢迎的100部作品。这些经典故事内容包罗万象,凝聚了西方的生活文化和历史精华,人性中最高贵和最卑贱的感情都同时在这些故事中被体现。几百年来,人产在这些讨论爱情、命运、奋斗和挣扎的故事中徜徉,时而沉痛悲伤,时而振奋欢笔,从中获得了生活的力量。
-
经典京剧名段曹宝荣制琴谱;何敏娟讲唱法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戏曲共有三百多个现存剧种,在这三百多个剧种之中,京剧被公认为是中国戏曲的代表。这是因为,京剧在其形成过程中,广集博采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在剧本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导演诸方面都独树一帜,积累了很多财富,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明珠,在世界艺术的大宝库中也发散出别样的光彩。自从京剧问世以来,产生的剧目难以计数。有一些剧目,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千锤百炼,成为足以流传后世的佳作;这些佳作中的核心唱段,便成了京剧爱好者最为喜爱的“经典唱段”。对普通京剧爱好者——无论是演唱的人还是拉琴的人——来说,学习京剧,主要就是对这些经典唱段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经典京剧唱段的普及,是京剧普及的主要标志。作者在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已有40余年,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材。但是,这些教材一般读者是没有机会看到的。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我从我们积累的教材中选出几十段最有代表性的唱段,编成这本《经典京剧名段》。<
-
廖奔戏剧时评廖奔著丛书由时下有代表性的艺术评论家郎绍君、尹鸿、廖奔、陈晓明、程光炜等所著,它立足当代,从雄厚的历史感出发,放眼东西方文化交流,纵观一门艺术的整体趋势,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责任感,把握、审视、评价其特点、走向和价值。该书文风鲜活、生动,文笔犀利,言之有物,摒弃浮躁,逻辑严谨缜密,有独到审美发现和思想发现。
-
兴安松皮东屏著暂缺简介...
-
中国京剧二十讲骆正著这本书的信息量很大,使读者对于京剧流派以及京剧剧目等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京剧内容的阐述,虽然作者主观色彩很浓,但是言之有趣。骆正,1935年生于山东烟台,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现为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主讲生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情绪控制学、文艺心理学,兼讲“戏曲欣赏”。本书中,作者除了对京剧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外,还充分调动自己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京剧界的名家名剧进行了深入、系统、独到的分析和探讨。特别是对于传统名剧的赏析,作者观点鲜明,语言通俗风趣,读之畅快淋漓,如饮醇酒。
-
剧作法(英)威廉·阿契尔著;吴钧燮,聂文杞译《剧作法》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本新问世之作。其中没有哪一个比较大的片断曾经发表过,尽管书中偶然在这儿或那儿曾经插进了——但愿插得还不算生硬:某些我往年发表过的文章中的零星段落和辞句。在举例时,我力求尽可能选用已出版的剧本,以便学者可以自行查阅和对照我提出的论点。我所以在那么许多例子中都引用莎士比亚和易卜生,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是一般人最容易接触到的剧作家。如果读者觉得我有点过分滥用了注解,我有两点理由作为辩解:第一点是由于本书有一半以上的章节都写成于船上或者其他手头几乎完全无书可查的地方,因此有许多问题都有待于事后查考和订正;第二点是由于有几位友人:包括剧作家等等,曾经非常好意地校读了我的原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的缘故。
-
戏剧性戏剧与抒情性戏剧何辉斌著在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这个领域已经出版了不少的专著和论文,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但比较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如果将西方戏剧理论作为准绳,就会自然地得出他强我弱的结论,抹杀了中国戏剧的艺术价值,难免有点削足适履;如果把研究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曲学的基础上,对挖掘中国戏剧的魅力的确很有利,可又难以应用到西方戏剧上面。本书对中西戏剧的两种不同类型作了区分,中国戏剧为抒情性戏剧,西方戏剧为戏剧性戏剧。本书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中西两种戏剧类型的各自特点。作者称西方戏剧为戏剧性戏剧;中国戏剧为抒情性戏剧。并就两种戏剧的话语模式、结构、情境、戏剧人物的意志与情感、戏剧的行动、结尾方式、视野、悬念等戏剧特征作了比较分析。并将这些特征在一个总体性的框架内来统合,挖掘它的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全书逻辑严密、视角独特,是一部戏剧研究的上乘之作。
-
解放军戏剧史郑邦玉主编《解放军戏剧史》展现的是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部队转战途中所演出的第一个戏,至1999年10月全军第七届文艺会演止,七十余年军队戏剧的发展历程。 《解放军戏剧史》分四编八章,对我军这段时间戏剧发展的基本线索、主要戏剧团体的历史沿革、重要作品、主要戏剧家、戏剧教育及戏剧现象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有关专家称《解放军戏剧史》“是-部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的史著”。 为了使读者对军队戏剧创作有更全面的了解,《解放军戏剧史》专门做了一个“主要剧目表”附后,供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