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梅兰芳学刊刘祯 著本书为2019年1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及2019年6月12日由梅兰芳纪念馆主办的“第二届梅兰芳研究青年论坛”论文合集,约32万字,图片约50幅。论文作者主要是中国、日本、美国等海内外戏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国内戏曲研究领域的青年才俊,聚焦梅兰芳访日演出的相关史实、各界反应与态度、访日演出过程中中日两国知识分子之间的交流情况、梅兰芳访日演出在中日两国近代史上的定位,以及青年学者在本年度梅兰芳研究中的独特视角与成果,包括原始文献的抉发,史实梳理与考证,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下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水平。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本辑中以梅兰芳访日为议题的一组文章,通过文献和史料的发掘,勾勒出清末及民国年间以辻听花为首的、在中国有工作生活经历的日本京剧迷及京剧研究者群体,拓展了研究的视域,并在研究深度上有新的突破,在整体上将该领域的研究向前扎实地推进了一步。
-
梅耶荷德戏剧创作与思想研究徐琪 著本书从梅耶荷德戏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探究梅耶荷德戏剧思想的产生、戏剧创新探索的进程与俄罗斯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世界艺术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俄国古典文学、西方文学艺术思潮、西方古老的民间戏剧传统、东方美学思想与戏剧传统等四个方面考察梅耶荷德戏剧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挖掘其戏剧革新探索之路的原动力。通过分析贯穿梅耶荷德不同时期的戏剧教育活动,论证梅耶荷德的“实验=排演=教学”这一自足完善的戏剧教育体系,并对其有机造型术演员训练体系进行详尽解读。同时, 本书详细阐述梅耶荷德的舞台空间观,揭示梅耶荷德所主张的导演是“演出的作者”的实质内涵,并总结梅耶荷德戏剧思想的主要贡献及其对当代戏剧的深远影响与世界意义。
-
闽南歌仔戏的文化版图刘丽 著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里,闽南歌仔戏是一门较为年轻的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动态表演艺术,则是闽南地区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闽南歌仔戏的文化版图》采用田野调查法、口述历史法以及多学科交叉法相结合的形式,在爬梳文献、舞台观摩、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的过程中,尝试厘清闽南歌仔戏发展流变的历史进程,分析其戏俗衍变、剧团运营、演出模式、剧目传衍、舞台艺术之特点,探寻受众心理与市场产业化关系,以及新媒体对于整合戏曲资源的积极意义,并佐以翔实的田野调查资料和大量新图片,考察歌仔戏在现代化进程中,受社会外在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及其自身发展(艺术规律)的影响形成的剧种个性,在尊重剧种个性的基础上,充分认识闽南歌仔戏这一剧种的本体价值、社会价值及其戏曲史价值。
-
戏曲表演片段改编教程刘翼,张冰洁 编《戏曲表演片段改编教程》为戏曲表演和戏剧影视表演类专业的教材,我们尝试把经典戏曲片段进行改编,既保留了中国戏曲的特点和神韵,也让舞台剧演员更容易理解传统的艺术叙事手法,并将其在舞台剧表演中呈现。《戏曲表演片段改编教程》选取包含昆剧、京剧、川剧中的多部经典作品,从传奇演义到折子戏,剧种丰富,涵盖面广。协助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排练素材,引导艺术创作者重读经典,树立正确的中国现实主义演剧观。
-
影戏剧目清代钞本辑校赵建新,于爱臣,管弦 注《影戏剧目清代钞本辑校(第1辑)》收录了作者搜集的清朝年间流传在陇东南一带珍贵的影戏手抄本50多种,对这些手抄本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整理,断句、点校、注解,纠正了错误。这些戏本的发现和整理,反映了甘肃早期地方剧的初级形态和舞台演出的剧目原貌,为戏曲学界研究甘肃戏曲的发展,乃至清代戏曲史尤其是地方戏的形成和演变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同时也为中国戏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
传奇汇考[清] 佚名 编,李占鹏 校《传奇汇考(八卷本)》所谓《传奇汇考》是一部明清传奇提要集,比较全面、系统地评介了明清两代涌现出的大部分传奇作品。作为传奇提要集,它着录剧目之广泛,考证史实之精深,迄今寓目的戏曲提要集都鲜能与其媲美,在中国戏曲提要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剧目提要所涉及的剧本现已失传,这些提要更是研究失传明清传奇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传奇汇考(八卷本)》所依据的底本《传奇汇考》,是1993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根据1914年古今书室刊本的影印本。拙着简称“底本”。从影印本看,此《传奇汇考》影印本的底本采用的是石印技术,石印技术是晚清从西方引进我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比雕版和木活字制版印刷先进,但效果赶不上后起的铅字印刷,存在时间短,不久就被铅字印刷代替了。由于是石印本,此《传奇汇考》在中国古代戏曲版本史上也有不能忽视的价值,它保存了石印技术的原貌,使我们可以目睹石印的古色古香以及中国古代印刷术的艰难进程。
-
昆剧《牡丹亭》英译的多模态视角探索朱玲 著中国昆曲于2001年全票通过并首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昆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昆剧英译的多模态视角探索》根据昆剧在语言文学、音乐声腔和舞台表演上的特点,尝试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通过对昆剧代表作《牡丹亭》汉语原作的话语分析及其英译本的比较研究,探索多模态视角下昆剧翻译的规律性认识,以期为昆剧乃至中国其他戏曲剧种的话语分析、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价值。
-
从勾栏瓦舍到现代剧场杨宇全 著《从勾栏瓦舍到现代剧场:南宋到民国时期杭州杂技艺术研究》是对南宋到民国时期杭州地区杂技艺术的研究。全书以时间为序,分别介绍了南宋、元、明清、民国这四个时期杭州杂技艺术的发展概况:南宋杂技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元代杂技饱受统治者摧残与打击;明清宫廷杂技衰落,民间杂技繁荣,表演上众艺杂糅;民国时现代剧场诞生,杂技走向城市舞台,演出面貌为之一新。此外,《从勾栏瓦舍到现代剧场:南宋到民国时期杭州杂技艺术研究》还专门介绍了南宋至民国时期与杂技相关的一些著作、绘画、大事记、春典等。《从勾栏瓦舍到现代剧场:南宋到民国时期杭州杂技艺术研究》学术水平较高,对读者了解南宋至民国时期杭州的杂技艺术、民俗民风等有较大帮助。
-
天韵社曲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编《天韵社曲谱》是清唱昆曲谱集。吴畹卿亲自恭揩手抄校定,杨荫浏于1921年精装为四大册,后赠予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无锡天韵社,原称“曲局”,是目前所知历史悠久的昆曲曲社。创始于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由无锡的文人雅士组成,以清唱昆曲为主。该社组织严密、传习有序,绵延三百余年而不散。民国九年(1920)曲社迁入无锡“公花园”,定名为“天韵社”。抗战时期,活动一度停顿,1948年曲社恢复,但随着老社员逐渐凋零,于20世纪50年代初终止活动。2013年12月,无锡曲友重组天韵社,仍以昆曲清唱为主,致力于继承和挖掘“天韵社清曲”的传统曲目和唱法。天韵社传习的文人唱曲称为“清曲”,又称“清工”“书房派”,不习念白,注意词曲理论,严于四声豁落断连之辨,唱法与“戏工”稍有不同,曲情表现细腻深刻,工有独到;伴奏亦只用曲笛、三弦、鼓板,注重伴奏技巧,与唱丝丝入扣,相得益彰。天韵社唱曲所用曲谱,起先所见的为天韵社社长吴畹卿(1847—1927)亲笔手抄曲谱,谱前附有光绪七年(1881)吴氏所著《读曲例言》,文中将归韵收音方法分成八类,每类各有专门符号,依字音四声标于字之四角。这套注明音韵符号的吴氏手抄曲谱,现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图书室。 中国音乐史专家杨荫浏先生(1899—1984)是吴氏嫡传弟子,他于1916年到1921年间,以吴氏手写谱为据,缮刻油印了昆曲一百二十出,分为六卷,定名为《天韵社曲谱》,刊行一百部,分赠曲友。至今,此谱已存世极少,十分罕见。
-
国剧运动研究徐珺 著“国剧运动”背景复杂,人员错综,历来对其褒贬不一,笼统武断者多,客观公允者寡。本文梳理了该运动的历史评价,并以第一手资料《国剧运动》一书为起点,精心研读原典,重新去审读全书的精髓,还原人物群体所在的语境,体察作者个体的所思所言,跳出政治意识形态评判窠臼,融入对艺术本真与人性纯粹的理解,力图掘取痴迷戏剧的一批学人蕞早的戏剧愿望与戏剧实践。本文体察人物内心而不是俯视个人生命,既放在跨越世纪的历史坐标上,同时也横向比较或综合比较不同人物的精神际遇与人生情状,既把个体放在群体中扫描,又剖析群体中单个生命个体各自不同的性情,还原人物个体的真实存在,真切感悟他们的独特心境,希冀更接近人物的心灵世界,从中描绘不同人物的心路轨迹,梳理出戏剧的某些规律性认识,为戏剧发展未来提供某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