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中国话剧舞台艺术论集马俊山 著本书稿是南京大学新文学中心马俊山教授的学术论文自选集。书稿中共收录了马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撰写的23篇学术文章,主要涉及中国早期话剧研究、著名话剧作家作品研究、中国当代话剧研究、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等,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话剧历史与传统、现状与问题的深入思考。
-
清代外销画中的戏曲史料研究陈雅新粤剧同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我国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类别:传统戏剧;序号180;编号Ⅳ—36)的双重身份。本书通过梳理评述清戏画和外销画的已有研究成果,展望其研究前景,并理出相应的研究内容。尝试性地对外销戏画的先驱——西方画家所绘戏曲题材画进行了研究;以外销画等史料为依据,首次对十三行与戏曲的关系做出揭示;研究了广府戏船相关问题;探讨了外销画中的戏曲演出场景及外销画与西方画中的剧场等。清代外销画中的戏曲史料研究,无论对于戏曲史研究领域,还是外销画研究领域,都是一未经开垦的新课题。
-
中华戏曲中华戏曲编辑部编.本书为是中国戏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同人刊物。刊物以戏曲文物研究为特色,以戏曲史、戏曲理论研究为核心内容。本期共收录戏曲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包括戏曲文物、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戏曲与民俗、宗教等关系及仪式剧研究;高层次的戏曲理论、戏曲美学研究;少数民族戏剧研究;戏曲作家、作品研究;当代戏曲现状与走向研究等。
-
戏曲研究与创作实践谭志湘 著《戏曲研究与创作实践——谭志湘作品选》,谭志湘著,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12种)之一种,主编韩子勇。本书为著名剧作家谭志湘的个人作品精选集,作者从事戏曲创作与戏曲研究工作50年,创作了大量理论著作与戏剧作品,本书所收作品时间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到2020年8月,内容包括戏曲剧本(全本、折子戏)以及戏曲研究文章等,部分剧本和文章为首次公开发表。 本书收录的全本剧本有昆曲《春江琴魂》、越剧《琵琶记》、滇剧《赵五娘》、婺剧《白兔记》、京剧《塞上行》等,折子戏剧本有昆曲《西厢记??猜寄》《长生殿??埋玉》以及京剧《血洒经堂》等。戏曲研究部分收录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戏曲研究文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散文部分所收文章记述了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剧作家等,以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抒发着真情实感。附录部分收录了著名戏剧理论家张庚、郭汉城二位先生早年为作者撰写的评论文章。
-
笑之大学[日] 三谷幸喜,[日] 松野大介 著本书是日本国民喜剧大师三谷幸喜关于舞台剧和影视作品的创作访谈录,由日本知名搞笑艺人、作家松野大介采编而成。 “不爱回顾过去”的三谷,首度完整畅谈自入行以来共20余部作品的编剧、导演心得和创作故事,谈及自己写作的灵感来源、坚持何种编剧法则和风格偏好、作品从构思到完成有哪些苦与乐、对合作者和演艺界有怎样的看法、多年来如何保持旺盛创作力……本书揭开了三谷喜剧的帷幕,把目光投向幕后,对于所有从事创意工作、身处娱乐行业的人,这本制造欢笑与感动的秘籍都值得一读。
-
中国青阳腔王长安本书详细阐述了青阳腔的源流、产生及发展的历史状况,从戏曲声腔的本体出发,系统介绍了青阳腔的唱腔特点、舞台表演、代表艺术家及重要剧目,历史性和文献性相结合,是关于青阳腔剧种的一部史、志、论相结合的总结性著作。
-
龚和德戏剧文录龚和德 著本书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系列之一种,为著名戏剧评论家龚和德先生的多年学术成果精选汇编,书稿分戏剧理论探要、剧种研究、名家名剧评论、舞台美术研究四大部分,涉及戏曲美学、戏曲批评、舞台美术、表导演、剧目创作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作者在戏剧领域的思考与研究成果,展现前海学派的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
高甲戏王州 著,陈梅生 编《高甲戏/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所述,为清末明初诞生于福建泉州,流行于闽南一带的地方传统剧种高甲戏。书中分别介绍了唱腔部分(包括早期传统唱腔、常见传统唱腔、新创唱腔),器乐部分(包含大吹乐、小吹乐),以及隶属于器乐部分但单独陈述的打击乐“锣鼓介”部分。《高甲戏/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末尾还有较为完整的历代传承人介绍及部分高甲戏研究文章。
-
相声艺术教程 高级李伟建 著“相声艺术教程丛书”是由知名相声演员李伟建主编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相声教学工具书,分为《相声艺术教程(入门级)》《相声艺术教程(中级)》和《相声艺术教程(高级)》。《相声艺术教程(高级)》通过课程教学的形式将相声的基 础知识生动形象、重点突出的讲述出来,难度较《相声艺术教程(中级)》稍有提升,将相声的基本学习理论、方法和实践融会贯通,目的是填补相声界多年来只有口传心授、没有教学指导的工具类书籍的空白。
-
邕城戏韵许燕滨 著本书系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近年来的优秀论文结集,内容分四个部分:粤剧、邕剧的传承与保护、戏剧艺术评论、“中国—东盟戏剧周”品牌研究、戏曲艺术家访谈,基本涵盖了从2012年开始至今南宁市民族艺术研究院所做的主要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地方传统戏曲艺术在当下、在现代生活中如何保护、传承、发展的邕城(南宁)个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其主体是南宁市粤(邕)剧团,后又整合了南宁市艺术创作研究所,与南宁市戏剧院、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管理机制,形成了戏曲创作、艺术研究和非遗保护“三位一体”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