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导演进行时赵伟明,吴烨华《导演进行时》共分为《导演进行时》《教学进行时》《评论进行时》《研究进行时》四章。首章主要包含作者近年来创作剧目的导演全程记录、导演阐述等创作实践方面的经验总结与分享;第二章则以历届学生的实践作业为例,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指导点评和在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展现了凝结于课堂之上的戏曲导演学科的教育模式;第三章收集了作者对当代文艺作品的研讨和品评,囊括作者在众多剧评会、研讨会上对于新创剧目的解读与评论,强调读解戏曲剧目应该坚持从欣赏入手、与创作结合、与批评统一;第四章是作者对现有理论基础学习理解后的再深化、再拓展,以及对于当今艺术现象的讨论和探究。四个章节从“导”到“教”,再由“评”到“研”,将目光聚焦于实践与理论之中,实践之中可见思想,思想之外着手实践。
-
长三角与越剧学术论坛文集安怡本书收集整理了两次长三角与越剧学术论坛中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几十位相关领域专家最新的越剧相关的科研成果,对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聚焦浙江地域文化,追溯越剧在江南文化,尤其是长三角流布区域中的影响力,研究越剧审美与长三角文化的渊源,梳理长三角越剧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成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玻璃屋里的纷争包磊 著电视真人秀作为娱乐消费文化和大众媒介“联姻”的一种典型样本,是电视综艺节日发展到工业化生产阶段的新形式,是人类追求自由生活与自我表达的影像化尝试,也是“真实戏剧”在大众传媒载体上的一种“变身”。本书以我国电视业的发展背景为脉络以窥私、拟态、戏仿、场域等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戏剧学等人文科学理论为依托,用文献研究、参与式观察以及文本案例研究等方法,结合作者自身多年来于戏剧影视行业一线创作的实践经验,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广阔视野,对电视真人秀的发生、发展、泛滥以及对人类有意识文化活动的深入发掘来进行重新梳理和再研究,探究这些节目中的“共同魅力”——戏剧性。
-
走近昆曲《牡丹亭》祝政宏本书是关于昆曲第一代表作《牡丹亭》的通俗性研究文集, 分为《牡丹亭》原作篇、《牡丹亭》 人物篇、青春版《牡丹亭》篇、汤显祖篇等。《牡丹亭》剧本从主题到唱词道白都有很多难懂之处,存在某些亟待澄清的问题,本书给予明晰的解释。本论文集剖析了剧本的主题、语言特色、剧中人物的秉性、青春版的音乐特点等,涉及昆曲美学、 当前昆曲改革问题 ,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 又有大量实例的说明。并不局限于戏曲文学和文字表述,研究《牡丹亭》的戏曲音乐和唱腔也是该论文集的一个方面。语言清新、晓畅,文章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本书一个特点。 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汤显祖于400年前创作这部戏的主旨,领会他在剧中表现的“意趣神色”,领略昆曲与"牡丹"相结合而产生的巨大艺术魅力。
-
大众戏曲学甄亮 甄业 著本书简明扼要、系统完备的介绍中国戏曲。生长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学林中的戏曲学是系统的艺术形式,本书从戏曲学本体出发,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戏曲创作演出主体、戏曲传承传播、戏曲理论研究三个维度进行学理性阐述和系统性梳理,包括戏曲文学、戏曲音乐、戏曲表演、戏曲导演、戏曲舞台美术、戏曲观演、戏曲传承、戏曲传播、戏曲管理、戏曲发展史、戏曲批评、戏曲习俗等组成部分,形成比较全面完整的戏曲学知识体系。
-
元明清戏曲述略刘新文 著选取元明清具有代表性的戏曲作品按作者生平、剧情介绍、主旨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评析、本事考源、故事演变、同题材剧比较、学术争论等进行介绍和评析,广泛吸收了学术前沿的新成果和新观点新理论。本书联系各朝代背景深入剖析剧作之内涵,概括作家个性,具有较强之学术性和趣味性,见解我到,特色鲜明。
-
索因卡戏剧研究陈梦 著本书基于比较文学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角度,对尼日利亚作家索因卡的戏剧创作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分析索因卡戏剧发展中的艺术风格演变和文化立场转换;深入探讨索因卡戏剧对非洲宗教、文化、艺术的继承、批判、发展和创新,重点论述索因卡对非洲宗教神话和传统艺术的传承与运用,挖掘索因卡戏剧对西方宗教、文化、艺术的接受、摈弃、反抗和超越,阐明索因卡戏剧在非洲文化与欧洲文化融合中的超越和创新;着重分析索因卡对西方戏剧作品的改编、改写艺术,以点带面探讨索因卡的后殖民主义思想。通过系统梳理索因卡戏剧在中、英、美等国家的传播、接受和研究,探讨世界文明对话以及中非“一带一路”的理想路径与有效方法。
-
夹缝中求生龙艳著本书以1907年到1927年《申报》所刊登的话剧演出广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早期话剧是如何突破官方与市场双重压力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早期话剧借助公益性的筹款演出突破官方的查禁,并从观众的阅读兴趣出发,利用广告进行多种营销。在突破官方查禁与赢得市场的过程中,早期话剧实现了包括演出主体、演出题材、演出场所与演员在内的现代性转型。
-
音乐剧导论罗薇《音乐剧导论》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对音乐剧的基本概念进行简要梳理,并对音乐剧界的重要行业信息予以交代,以便读者对整个音乐剧行业形成初步的认知和宏观的了解。第二章将视角集中于音乐剧的剧本创作,从场景描述和台词文本的角度,着重阐释了剧本对于构建音乐剧叙事框架的重要意义。第三章是对音乐剧歌词创作的细致剖析,从不同音乐剧唱段在戏剧功能上的差异性出发,分别呈现了歌词创作对于音乐剧推动叙事、制造冲突、塑造角色和烘托情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聚焦于音乐剧最核心的音乐板块,既从宏观上审视了音乐剧中海纳百川的多元化音乐风格,也从微观上阐释了不同音乐剧作品的音乐创作在戏剧性上的特殊考量。第五章着重剖析音乐剧的肢体语言,从编舞者的视角展现了音乐剧舞蹈创作独具魅力的艺术追求,并逐一列举音乐剧中常见舞蹈语汇的表现风格和审美特质。第六章从音乐剧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入手,分别阐述了大剧场和小剧场音乐剧作品在舞美设计上的创作出发点和设计思路。
-
艺道中国戏曲学会,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本书为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从艺四十周年的纪念文集,是对谢涛晋剧舞台表演艺术一次的全面而深刻的端视与综括。本书分“始”“经”“道”三章,收录了四十余篇评论、对谈、报道文章、谢涛从艺四十周年表演艺术研讨会实录以及谢涛台前幕后翔实的配图,细致立体地呈现了谢涛学戏、演戏的笑泪苦乐与传承弘扬晋剧艺术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各篇文章尤其从谢涛的舞台生涯实践出发,以《丁果仙》《于成龙》《傅山进京》《烂柯山下》《周庄试妻》等谢涛主演的新编剧目为案例,集中展现了谢涛引领下的晋剧这个山西土生土长的西北大剧种继往开来锐意创新打造“新时代、新晋剧”所取得的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