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戏曲之乡淀山湖邵卫花,方世南 编著《戏曲之乡淀山湖》一书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方法,阐述了淀山湖镇之所以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渊源,以及宗教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从中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基本原理的准确性。《戏曲之乡淀山湖》一书收录的作品,都是淀山湖镇的一些土生土长的戏曲爱好者自己创作的反映身边事、身边人的作品,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和曲折复杂的情节,演唱的是每天都发生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政商关系、干群关系及一些凡人善举,但是这些“土得掉渣”的作品大力地宣传和阐释着党的方针、政策,全面地展示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中真、善、美的力量,因此,这些作品都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和人性的光辉。由于来自生活,贴近实际,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唱响时代主旋律,因此,这些作品都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都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了成风化俗、以文化人的良好效果。
-
东亚传统演艺空间文化比较研究麻国钧本书为中央戏剧学院麻国钧教授带领几位博士生一起做的院内科研项目。 用“演出空间”为题,基于东亚古代演剧空间形态错综复杂性之上。在东亚传统戏剧演出实际使用的空间形态而言,可谓五花八门,任何常用的名称如坛场、广场、芝居、氍毹、勾栏、舞亭、船台、戏台、戏楼、戏场等等,都不能够涵盖全部演出空间形态,这些名称过于具体,其内涵指向性非常明确而单一,因此使用“空间”这个词汇,既解放手脚,打开思路,也更加准确。 本书主要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自古以来,东亚各种演出形式是在怎样的空间中进行的?为什么选择这些演出空间?不同的演出为什么要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甚至不可以置换?在琳琅满目的空间形态中,东亚传统戏剧演出空间形态背后的文化依据是什么?各种文化符号在该空间中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在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思维指导下所呈现的空间形态各异?而虽然空间形态各异却又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其类同性?本课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首先要介绍东亚多国、多地区几乎所有的演出空间形态以及活跃于这种空间中的传统演出艺术。进而探索演出内容与特定空间形态的关系,最终还必须回答所有演出空间形态之所以构成的内在文化依据。在长期历史中,东亚各国形成一个巨大的、以古代中国为中心的儒、道、释文化圈,以儒、道、释尤其是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极大地影响周边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形态,其中自然包括绵延长久的祭祀礼仪文化,以及与祭祀礼仪文化密切相关的演出艺术,在演出空间的营造上同样打上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态的烙印。我们在研究中国傩文化、祭礼文明、中国戏曲的数十年中,更加强烈而深刻地感受到其对日、韩影响之深远,认识到演出空间形态在东亚各民族演出史上的特殊含义,它绝不仅仅是为演出提供一个场所,东亚人赋予种种演出空间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对演出空间的研究,必定会加深对东方传统戏剧的认识。三十余年间,作者坚持实地考察,进行了大量的田野作业,所获颇多。在对多国大量演出作田野考察的同时,也不断地搜集、整理、翻译、消化相关的各国文献资料,为完成本书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
人民的艺术甘罗嘉、吴华秋本书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艺术教学的相关经验,汇集了作者关于国际传播视野下的中国戏剧影视艺术研究的成果,内容涵盖民族歌剧经典代表作研究、电影大师研究、电视剧与网络视听艺术创作研究等。
-
黑龙江地域戏曲流变史张福海本书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一部地域通史性质的戏曲史著,涉及的史料较为久远,且列有考古图片、戏曲曲谱,内容丰富。本书专章介绍了清代对东北实行“封禁时期”被流放到黑龙江地区的流人带来的戏曲艺术,以流人程煐创作的《龙沙剑传奇》为代表的“流人戏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独有的现象;考察了朱春产生的时间、演剧形式特征;记述了随着移民带来他们当地的艺术在黑龙江落地生根、成长壮大的过程;以此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与黑龙江地区的戏曲活动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关系。可是,由于地区偏远,黑龙江一地的戏曲历史活动遂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一段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史”,所以本书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概述。
-
中华艺术论丛 第27辑朱恒夫 聂圣哲《中华艺术论丛》第27辑收录了“长三角青年戏曲学者论坛”的论文,作者是上海、浙江、江苏两省一市从事于戏曲研究的青年学者,论文约有30篇,分别从古代戏曲、现代戏曲的视野,讨论戏曲的文本、剧作家、戏曲理论、导演、声腔音乐、表演、舞美、营销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大多数观点富有启发意义,一些文章所运用的材料是新发现的,它们对于戏曲的传承与保护、发展,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
-
戏里戏外刘衍青书稿为宁夏哲学社会科学与领军人才培育工程阶段性成果,宁夏“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成果。书稿围绕明清经典小说戏曲的编演和宁夏戏曲的编演展开,紧扣“戏”里与“戏”外的内容,即舞台表演方面和经典小说、剧目改编等,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小说戏曲为主展开论述:一是从小视角切入,论析明清小说情节背后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四大奇书”中“上元节”民俗文化析论》《对人濒死现象的关注》《的生命意识》《的生命奇观》《的当代改编》等,揭示小说细节处所反映的哲学思想、人文伦理和科学价值。二是以清代至民国时期“红楼戏”的编演为考察对象,关注这一文化现象所衍生出的问题,如编演原因、流行剧目、灌录的唱片及名角表演等,主要包括《“红楼戏“改编动因》《“红楼戏”编演与都市文化》《“葬花”余波与“送酒”热潮》《“红楼戏”唱片的艺术价值》等。第二部分以宁夏秦腔等戏曲剧种的发展为主展开论述,既从宏观上论述宁夏秦腔、京剧、小曲的编演,也从微观上比较考述《玉凤簪》等秦腔经典剧目的演变、宁夏庙会戏的演出,民营剧团的经营现状、戏曲演员访谈等,多侧面记述宁夏戏曲的演出。
-
电影导演艺术教程韩小磊《电影导演艺术教程》(修订版)对电影导演专业做了系统而又实在的理论确立,细致全面地阐述了作为一名电影导演应该掌握的基本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著述与教学并重是本教材的一大特点。前两章介绍了电影的基本概念和导演的职责与任务,第三、第四章,对导演艺术创作的核心——导演构思的论述上,作者从导演构思的特点与依据的论述入手,发展到人物、动作、银幕空间与时间等具体的构思手段,旁征博引,实例丰富,别具一格。第五章对电影导演的手段即电影的语言的论述,作者对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声音等的理论及实例的论述中,结合了他自己与电影学院导演系其他教师多年教学的方法与经验,条理清晰,例证丰富,包含不少实践与作业的教学提示,使其极具教学与操作价值。
-
张君秋有声剧目伴奏曲谱集史迎军 著本书采用大16开本,约440页,收录作者费数年之功整理的张君秋代表剧目伴奏曲谱50余出,分为选段(以剧中的主要和重点唱段为主,配以相关演员的唱段)、选场(以剧中主演的场次为主,配以相关演员的唱段,按顺序相衔接)和全剧(剧中所有人物角色的唱腔按照出场顺序排列)三个部分,每一部分所收剧目大体按照录音年代排序,时间跨度为1938—1990年。记谱整理规范、准确、完备,板式、伴奏曲谱、锣鼓、唱词俱全,对京剧张派艺术的传承有积极意义。 作者系张派知名中青年琴师,整理认真、细致,关于京剧张派的伴奏曲谱整理,该书是目前为止最为规范、完备的一种,且实用性极强。
-
汪经昌手抄昆曲谱汪经昌,陈安娜 著陈安娜,美国纽约海外昆曲研习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汪经昌,幼时随吴梅先生学习戏曲,曾任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文化大学等校中文系教授,讲授曲学课程,是陈安娜女士大学三年级的元曲教授,也是把陈安娜女士领进昆曲艺术和文化殿堂的启蒙老师。本书为汪经昌手抄昆曲曲谱,由其学生陈安娜女士编辑整理。收录了汪经昌先生抄录的十五出折子戏曲谱,有《琵琶记》《还魂记》《西厢记》《长生殿》《渔家乐》《孽海记》等名剧名段。另外还收录了汪经昌先生撰写的《吴梅生平及学术研究》,以及为《蓬瀛曲集》作的序。陈安娜女士也写了一篇《怀念恩师汪经昌教授》的长文,讲述在台湾求学期间汪老师言传身教对其昆曲唱念表演学习的深刻影响。编者希望能借这套曲谱的出版,展现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界前辈先贤们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及诲人不倦的传承精神。
-
清代宫廷地方声腔演剧史王岩本书是以清代宫廷昆弋两腔以外的地方腔调演出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学术专著,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探讨清代入关后各朝地方声腔在宫廷中传播和演出的历程,其中又将宫廷演剧分为前中后三个发展阶段,即弋腔变腔演出史、侉戏演出史和乱弹戏演出史。中编以宫廷地方声腔相关的档案和剧本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三个时期内不同腔调的代表性剧目,对清代前期地方声腔演出形态的分析、侉戏的内涵与特征、宫廷对于不同长度的地方声腔的改编等问题进行探讨。下编侧重编演关系研究,重点探讨针对地方声腔的戏剧禁毁政策和宫廷演剧对皮黄戏的影响。余论将“花雅之争”与宫廷演剧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宫廷演剧与民间演出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