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戏缘杂俎翁思再本文集所涉人物无论亲朋或师友,均与作者有共同的戏剧爱好。作者把本职工作融合平生兴趣,以其新闻记者的观察之力和文化学者的深厚学养,描绘先贤生动形象,摄录斑斑雪泥鸿爪,笔端凝聚对艺术、对故人的真情实感。本书载已刊稿52篇,结集时多有所修改和润色。另有未刊稿6篇,凡58篇。书中对于有关文化的梳理和阐发,道人所未道,散发思想火花。
-
基于曲谱的昆剧笛色演变研究胡淳艳暂缺简介...
-
江南戏曲文化史黄文杰本书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课题编号17BH162)研究成果。本书旨在整体性、立体化观照江南戏曲文化的发生与嬗变,全面揭示江南戏曲在中华戏曲文化史上所占据的地位,多角度地剖析江南戏曲的内涵特质和文化属性,探求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构建21世纪有江南特色的文化发展战略。本书阐述了戏曲文化发展史上带有全面性、根本性的问题,为21世纪的江南戏曲理论建设、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理性思想资源。对探索传统戏剧在新时代的传承、复兴与繁荣,形成更加丰富和完备的社会文化生态,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江南人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
曹路生话剧集曹路生本书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剧作家曹路生先生的话剧集,他曾在美国纽约大学攻读人类表演学博士,任上海戏剧学院《戏剧艺术》副主编,其创作的戏剧作品在数量和形式上都非常丰硕,荣获过文华奖、国家舞台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等。书稿中共收录了九个剧本,编剧取材于著名的中外现当代文学作品,如基于雨果的《九三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伏尼契的《牛虻》、徐渭《玉禅师》原著基础上进行的话剧剧本创作,还有根据文献资料创作的《弘一法师》、《庄周戏妻》,其中《弘一法师》是传记体文献剧。还有两个剧本是在现当代小说基础上改编成的剧本,如改编自当代作家陈彦同名小说的《主角》,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另一个改编自阿来同名小说《尘埃落定》。还有一个以修建青藏铁路为背景的音乐话剧《漂泊拉萨》。这些剧作基本都正式演出过,并获得了不少奖项,是这位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体现出曹路生在剧本创作上既继承传统又富有探索实验精神。
-
剑桥戏剧导演导论[加拿大]克里斯托弗·因斯[英]玛丽亚·谢福特索娃 著,曾景婷 何成洲 译本书从西方戏剧实践的古希腊剧场和宗教戏剧两大源头出发,以欧洲和美国社会文化、政治环境为背景,全面梳理了欧美重要戏剧导演及流派,重点讨论了20世纪以来导演创作戏剧的不同形式和风格,进而从实践、审美、理论、历史等各方面对其形成的原因和继承脉络进行了深入剖析,挖掘导演工作蕴含的艺术性、行动性、社会性和政治性。主要涉及45位重要导演的成就与影响,经典导演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布莱希特等,当代先锋导演有彼得·塞勒斯、罗伯特·威尔逊等。每一章在概述剧场发展史之后,使用最具时代性的剧场演出实例来阐述戏剧导演的独特风格和发展趋势。本书的译介有利于中国学者与欧美学者就剧场研究开展学术交流与对话。
-
晚明散曲研究王静 著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明代散曲的研究,多重视“未有昆曲以前,北曲为盛”的明中叶散曲,而认为昆腔兴起之后的明后期散曲价值不高。进入21世纪之后,这种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观,但仍有学者认为在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至天启五年(1625)的这七十年时间内,散曲创作基本都囿于梁辰鱼、沈璨两派,直到施绍莘的出现,才彻底打破“香奁文学”的一统局面。本书以如何确定“晚明”散曲的时间下限为切入点,在尽可能还原这七十年内散曲曲坛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从散曲这一文体本身的发展、演变出发,并结合“晚明”词曲互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及形成原因,从理论层面辨析“词曲同源”与“正变异流”观的实际内涵,借助“词曲一体”观重新定义了散曲史角度的“晚明”概念。
-
杜邨戏剧作品自选集杜邨 著 ;夏萍 主编《杜邨戏剧作品自选集》是剧作家个人作品选集,收录了他多年来创作改编的舞台剧共12部。作为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海上风艺术文丛”的一种,由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选编。内容历涉猎古今题材,艺术功力饱满。时间跨度从20世纪90年代至2023年,形式有话剧、儿童剧。剧作的内容大部分为现代都市,还有部分为历史、神话等,反映了作者对各种题材和舞台剧形式的驾驭,显示了作者的专业功底。同时,从《爱情泡泡》《上海小开》《爱又如何》等对年轻人生存状态和婚恋观、价值观的刻画,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对青年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
导演与构作法[丹麦] 尤金尼奥·巴尔巴 著本书是“二十世纪戏剧大师表演方法系列丛书”之一,该系列丛书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表演系主任、戏剧导演何雁策划主编的重要出版项目之一,以介绍、翻译和研究20世纪涌现的重量戏剧大师的表演方法与相关理论为主要内容,丛书中涉及的重量戏剧大师众多,包括本书作者尤金尼奥·巴尔巴,20世纪伟大的表演训练大师迈克尔·契诃夫,美国表演大师桑福德·迈斯纳、克里斯汀·林克莱特、凯瑟琳·菲茨莫里斯、费登奎斯等。本书是巴尔巴经典著作《论导演与戏剧构作——燃烧的房子》的翻译作品,书中展现了原作者在导演与戏剧创作方面的新思维,书中内容对我国戏剧包括话剧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现场性菲利普·奥斯兰德《现场性:媒介化文化中的表演》 探讨的可能是当今各种表演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在一个由大众媒介和数字技术主导的文化中,现场表演的地位如何?菲利普·奥斯兰德的这本开创性著作自问世以来,已经推动了一个新研究领域的重新界定。通过探讨现场表演的具体实例,如戏剧、音乐、体育和法庭证言,《现场性》对媒介文化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认为媒体技术已经侵入了现场活动,以至于许多活动根本就不是现场。在这个新版本中,作者彻底更新了他的挑衅性论点,将互联网的影响以及文化、社会和法律的发展纳入考察范围。在解开围绕着现场活动高雅文化地位的最后一些观念桎梏的过程中,这本经典著作将继续塑造公众观念,并就一个关键的艺术困境引发热烈辩论:什么是现场表演?它现在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这本经过整体修订的新版《现场性》是所有学习表演课程的学生和学者的B读之作。
-
观戏品艺朱崇志、周宏武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对于中国文化,意义尤其重大:其不仅形成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而且最终铸成中国文化的诗性特征和人格魅力。本书以大学生对戏曲艺术及戏曲经典作品的品读、鉴赏文章为主要内容,表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戏曲从一知半解到欣赏赞叹的审美历程,旨在探索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艺样式在图像式接受、碎片化理解为审美风尚的当代社会得以薪火相传的有效方式,同时也凸显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感知和独特体验。读者对象:大学生、戏曲爱好者、戏曲教育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