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中国古典戏曲总录傅惜华 著傅惜华先生所著《中国古典戏曲总录》系中国戏曲研究院所编“中国戏曲史资料丛刊”之一,原拟作八编,在20世纪50—80年代先后正式出版四编,即本次影印之《元代杂剧全目》《明代杂剧全目》《明代传奇全目》和《清代杂剧全目》。全书收录元代杂剧目737种、明代杂剧523种、明代传奇950种和清代杂剧约1300种,开列名目、版本、存佚、收藏地及作者小传,并附以引用书籍解题、作家名号索引、杂剧名目索引,是研究民国藏曲活动的重要文化史料。
-
池边戏语郭宇 著本著作是作者多年来从事表、导演教学与艺术实践的感悟和思考汇聚,以及一些相关的戏剧(曲)演出创作的专题论文。在近三十年的工作中,作者不论是在教学岗位中、在研读理论书籍的过程中,还是在具体的话剧以及京剧、昆剧、越剧的创作中,都一直潜心于戏剧创作的实践和表导演教学的总结和理论思索。尤其是在重新回到上海戏剧学院后的教学过程中,更进一步地深化了在戏剧(包括戏曲表导演)领域的研究。 本书内容既包括这二十多年来不断研究思考和在剧目创作中的体会与总结,也包括在相关学术会议发表的文章的汇聚。应该讲,这些文章显现了自己独到的体会与心得,是多年来艺术教学与艺术创作的思想成果汇聚,对于这个研究领域而言,理当是奉献一点智慧之花。
-
鲁声玉振陈谨之吕剧是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由“山东琴书”发展演变而来,是我国戏曲艺苑中一朵散发着浓郁泥土芳香的艺术之花。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而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鲁声玉振》从历史渊源、艺术特征、代表性剧目和代表性艺术家等方面,系统而生动地向读者讲述了吕剧的形成、发展历史,是一本简明通俗的吕剧知识读本。
-
《丝路·青春》大型原创舞台剧音乐实践综合训练王贤俊,刘湛,常薇 著本书稿为大型原创舞台剧《丝路青春》音乐实践综合训练教程,是大连艺术学院原创舞台剧《丝路·青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出后,教师将实践成果编写成的教材。分为两卷六个单元。上卷;一、《视唱练耳单元》;二、《音乐鉴赏单元》;三、《钢琴作品单元》。下卷;四、《民族管弦乐单元》;五、《西洋管弦乐单元》;六、《舞蹈作品单元》。分别从六个不同专业方向对《丝路·青春》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解剖式分析与归纳,以期能在今后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发挥其重要的、有益的补充。
-
即兴的智慧[美] 帕特里夏·瑞安·马德森(Patricia Ryan Madson) 著生命本没有剧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即兴发挥中度过的。既然我们都是人生舞台上的即兴演员,为什么不演得更专业一点?即兴表演是一个比喻,是一种途径,是演员和音乐家几个世纪来一直在使用的技巧,是每个人可以学习和利用的生活方式,是开启正念和潜能的钥匙。本书鼓励读者在人生的舞台上即兴表演,希望读者多冒险、多尝试、多欢笑、多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
民国上海话剧演出说明书选编胡传敏本书集中了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许多话剧说明书系首次刊布,资料珍贵,话剧说明书原样彩印,印装精美,具备典藏价值。 话剧是民国时期重要的艺术形式,上海是民国时期话剧演出的中心。 话剧说明书体现了舞台演出的原始风貌,在没有影像记录的年代,它是话剧史研究重要的一手文献。 本书精选民国时期在上海演出的(含部分上海话剧人在外地演出的)各类话剧演出说明书500余份,分为5个部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民国时期上海话剧演出和上海话剧人活动的状况。内容包括包括开启海派话剧之门——新剧、上海现代话剧雏形——爱美的戏剧、开展剧场艺术——上海现代话剧的成熟、荣登娱乐消费榜首——异常繁荣的话剧商业演出、回归常态——抗战胜利后的上海话剧、海派话剧的另一翼——被称为“改良文明戏”的通俗话剧,此外,还附录了“从上海出发——抗敌演剧队的遗珍”,反映了 “中国剧作者协会”和“抗敌演剧宣传队”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组织的救亡戏剧演出情况。每一部分前都配有简要的导读说明。书后附有详尽的剧目索引,以方便读者。本书集中了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图书馆的资源,资料丰富、全面,有许多话剧说明书为首次刊布。作者关注以往很少被人重视的民国上海通俗话剧,以及抗战胜利后上海的话剧演出状况,对推进中国话剧史的研究大有裨益。民国话剧说明书从未系统出版过,本书的出版,填补了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文献价值。
-
梅兰芳学刊刘祯 著《梅兰芳学刊》系列是梅兰芳纪念馆打造梅兰芳研究中心的重要举措之一,拟每年出1—2辑。本书系《梅兰芳学刊》(第七辑),是以第四届“梅兰芳研究青年论坛”论文为主,共收录论文22篇,约36万字,图片约50幅。此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以及十余位青年学者,分别从表演理论、跨文化交流、梅派经典剧目的创作改编与演出等方面展开专题研讨。这些研究和论文体现了学界对梅兰芳**的研究成果,也拓展了京剧研究的范围。
-
评弹艺术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 编《评弹艺术》为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连续性出版物,创刊于1982年,刊名由老一辈革命家陈云亲自题写,是国内以一个曲艺门类为主的综合性艺术丛刊。该刊立足于评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致力于评弹舞台艺术的守正创新,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影响力的评弹艺术评论与理论研究学术平台。创刊以来,《评弹艺术》搜集发表了大量的历史及艺术资料,如《南词必览》及光裕社的出道录,评弹五诀、评弹口诀,马如飞手迹、马如飞开篇,苏州评弹传统书目、二类书、三类书目表,苏州评弹研究会始末等。整理、记录发表了大批评弹历史和艺事经历、艺术经验体会和老艺术人的回忆录,发表了大量对评弹历史、艺术特征、艺术规律的研究文章,并展开了专题讨论,有力推进动了评弹艺术的研究工作。《评弹艺术(第四集)》包括评博论坛、赏艺随笔、弦索春秋、书坛拾遗、人物之窗、吴韵芳菲、市场调研等栏目,以及“特别策划:评弹书目中的现代书与红色经典”和“纪念苏州评话艺术家唐耿良先生一百周年诞辰”专稿,书稿作者多为专业研究者或业内名家。书稿内容既有历史研究,又关注当下;既有理论探讨,也有鉴赏普及,还有回忆访谈、逸闻趣事。
-
黄梅戏的跨文化互动与传播冯冬 著本书立足中国黄梅戏,从黄梅戏的跨文化演出与交流、黄梅戏剧目的跨文化演绎、黄梅戏的跨文化翻译、黄梅戏音乐的跨文化发展四个维度,以国际视野系统地综述黄梅戏的跨文化互动与传播现象,呈现黄梅戏的传播过程、演出积累、适应时代与受众衍变的规律,以及伴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壮大并形成国际影响的全貌,助力提高中国戏曲艺术海外传播的影响力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
英国20世纪戏剧研究刘红卫,李晶 著本书以时间为序,分五个阶段充分展现了英国戏剧的宏伟画卷。研究内容关涉戏剧文本、戏剧批评、戏剧史、戏剧样式、舞台演绎、导演理念、观演关系等戏剧文学性和剧场性的综合研究。对于戏剧创作和演绎的历史语境、文化传统、政治环境、伦理环境、意识形态、经济政策、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的考量也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运用不同批评方法,采取不同的研究策略,从主题研究、戏剧时空、表现形式、戏剧策略、语言特征、创作思想、伦理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展开对萧伯纳、哈罗德??品特、汤姆??斯托帕德等10多位英国现当代重要剧作家的批评研究,以揭示他们在戏剧美学和艺术思想的不倦探索,由此形成对20世纪英国戏剧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前沿性研究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