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影视场景概念设计简明教程王果,李琳婧,李欣蔚 著本书是一本关于影视场景概念设计的实用教材。全书从电影美术在影片创作中的重要性切入进行论述,涉及了影视美术的基本知识,系统梳理了影视场景概念设计的基本定义、作用、特点等重要理论,全面介绍了影视场景概念在美术部门中的角色定位、从传统绘图到数字场景制图以及多元化的技术应用,分析了影视场景概念设计的基本类型、设计流程、构图法、视听语言、光影设计、三维辅助技术、无论是理论素养的培养,还是技术层面的讲解,并附有课堂训练与案例分析和大量图片供参考和形象认识。本书提供了简明系统的理论介绍和有效的训练方法。体现理论为辅、实践为主的特色,注重操作性、实用性,对相关专业学习的指导性较强。
-
江南戏曲文化史论王宁主编本书着眼于“江南”,立足于“戏曲史论”,从文人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家族文化四个维度,力求全景再现“江南地域图景下的戏曲文化史论”,并分析其生成机制与文化特 质。本书所指的戏曲文化兼有“内部文化”和“外部文化”两方面指意,既包括“从文化角度对戏曲本体进行研究”,也包括“与戏曲有关的文化现象研究”。秉持“显要式一般”与 “地域性特色”兼顾的原则,精择四大板块,期望呈现一个“地域戏曲文化”之“分题研究”的典型案例。所及“文人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家族文化”四卷,意在围绕 “特色”展开,找到切入江南戏曲文化的“特色”“特性”的最佳角度。
-
张君秋有声剧目伴奏曲谱集史迎军 著本书采用大16开本,约440页,收录作者费数年之功整理的张君秋代表剧目伴奏曲谱50余出,分为选段(以剧中的主要和重点唱段为主,配以相关演员的唱段)、选场(以剧中主演的场次为主,配以相关演员的唱段,按顺序相衔接)和全剧(剧中所有人物角色的唱腔按照出场顺序排列)三个部分,每一部分所收剧目大体按照录音年代排序,时间跨度为1938—1990年。记谱整理规范、准确、完备,板式、伴奏曲谱、锣鼓、唱词俱全,对京剧张派艺术的传承有积极意义。 作者系张派知名中青年琴师,整理认真、细致,关于京剧张派的伴奏曲谱整理,该书是目前为止最为规范、完备的一种,且实用性极强。
-
黑龙江地域戏曲流变史张福海本书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一部地域通史性质的戏曲史著,涉及的史料较为久远,且列有考古图片、戏曲曲谱,内容丰富。本书专章介绍了清代对东北实行“封禁时期”被流放到黑龙江地区的流人带来的戏曲艺术,以流人程煐创作的《龙沙剑传奇》为代表的“流人戏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独有的现象;考察了朱春产生的时间、演剧形式特征;记述了随着移民带来他们当地的艺术在黑龙江落地生根、成长壮大的过程;以此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与黑龙江地区的戏曲活动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关系。可是,由于地区偏远,黑龙江一地的戏曲历史活动遂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一段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史”,所以本书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概述。
-
戏曲之乡淀山湖邵卫花,方世南 编著《戏曲之乡淀山湖》一书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方法,阐述了淀山湖镇之所以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渊源,以及宗教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从中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基本原理的准确性。《戏曲之乡淀山湖》一书收录的作品,都是淀山湖镇的一些土生土长的戏曲爱好者自己创作的反映身边事、身边人的作品,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和曲折复杂的情节,演唱的是每天都发生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政商关系、干群关系及一些凡人善举,但是这些“土得掉渣”的作品大力地宣传和阐释着党的方针、政策,全面地展示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中真、善、美的力量,因此,这些作品都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和人性的光辉。由于来自生活,贴近实际,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唱响时代主旋律,因此,这些作品都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都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了成风化俗、以文化人的良好效果。
-
汪经昌手抄昆曲谱汪经昌,陈安娜 著陈安娜,美国纽约海外昆曲研习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汪经昌,幼时随吴梅先生学习戏曲,曾任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文化大学等校中文系教授,讲授曲学课程,是陈安娜女士大学三年级的元曲教授,也是把陈安娜女士领进昆曲艺术和文化殿堂的启蒙老师。本书为汪经昌手抄昆曲曲谱,由其学生陈安娜女士编辑整理。收录了汪经昌先生抄录的十五出折子戏曲谱,有《琵琶记》《还魂记》《西厢记》《长生殿》《渔家乐》《孽海记》等名剧名段。另外还收录了汪经昌先生撰写的《吴梅生平及学术研究》,以及为《蓬瀛曲集》作的序。陈安娜女士也写了一篇《怀念恩师汪经昌教授》的长文,讲述在台湾求学期间汪老师言传身教对其昆曲唱念表演学习的深刻影响。编者希望能借这套曲谱的出版,展现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界前辈先贤们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及诲人不倦的传承精神。
-
人民的艺术甘罗嘉、吴华秋本书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艺术教学的相关经验,汇集了作者关于国际传播视野下的中国戏剧影视艺术研究的成果,内容涵盖民族歌剧经典代表作研究、电影大师研究、电视剧与网络视听艺术创作研究等。
-
雅韵千秋夏萍 主编,顾颖 执行主编这是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编辑的一本专题纪念文集,作为“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丛书”出版,以纪念昆剧大师俞振飞一百二十周年诞辰。本书分为“缅怀大师”“俞振飞的表演理论及艺术贡献”“俞振飞的艺术实践与探索”和“俞振飞的曲界交往及其他”四个部分,收录了全国昆剧界名家、演员、师生和研究者的29篇纪念与评论文章。从学艺经历、同行切磋、艺术实践与理论贡献,办学指导和推动昆曲发展乃至史料辑录等方面展开,内容丰富,立论公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戏曲界对于俞振飞重大艺术贡献及其对于振兴昆剧的重大影响的研究深度和理论建树,具有较为重要的文献价值。
-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马紫晨 著本书是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中的一卷,内容包括中原花鼓戏泛论、代表性班社剧团(30个)、代表性剧目(45个)、代表人物(88位)、中原花鼓分论、代表唱段(128段,含荆州花鼓、东路花鼓、光山花鼓、随州花鼓、襄阳花鼓、远安花鼓、凤阳花鼓、淮北花鼓、豫东花鼓、郧阳花鼓、商洛花鼓、豫西花鼓、河洛花鼓、武陟花鼓)。四平调史略再探、四平调班社剧团(13个)、代表性剧目(32个)、音乐形态、代表人物(58位)、代表唱段(18段)。另有图片160幅。其涵盖面广,资料翔实,出版之后对中原乃至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意义深远。
-
生命档案Ⅱ陈薪伊 著,夏萍 编本书收录了陈薪伊的导演手记、散文和剧作,其中导演阐述28篇,剧作7篇,散文5篇,较全面地展示陈薪伊近年来的优秀作品及成果,对当今的戏剧工作者有重要参考意义。 陈薪伊导演的作品连续10届14次获文华奖,她编剧的黄梅戏《徽州女人》获曹禺戏剧文学奖,还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及中国戏剧节、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节、各省市戏剧节等各类戏剧奖项。京剧《贞观盛事》和话剧《商鞅》同时入围中国首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儿童剧《红领巾》入围中国第三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歌剧《张骞》获首次文华大奖歌剧奖、首届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奖;京剧《贞观盛事》《梅兰芳》获得第三、四届中国京剧节金奖;中国首届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导演《奥赛罗》,获话剧金狮奖;因成功导演话剧《原野》,获首届北京人艺、北大方正特邀导演奖;2019年获得壹戏剧大赏·话剧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