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昆曲口述史 四 江苏卷王安奎 刘祯《昆曲口述史》是一部昆曲人物访谈录。全书通过对近150位有代表性的昆曲相关人士的系统、深入采访,反映了当代昆曲发展的整体面貌和历程。采访围绕被访人的艺术成长、事业发展、艺术感悟、对昆曲现状及未来的思考等方面展开,生动地展现了百年来昆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凸显了昆曲人热爱艺术,坚守、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丛书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昆曲口述作品,填补了昆曲史的空白,对于昆曲研究乃至戏曲研究都独具价值。全书图文并茂,在被访人娓娓的讲述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鲜活生动的人物跃然纸上,从中可看到艺术家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既是个人生活史,又是艺术史和社会生活史,读来饶有趣味。本册是该丛书的江苏卷(上),收录了褚铭、戴培德、范继信、龚隐雷、顾笃璜、胡锦芳、黄小午、王维艰、计韶清、孔爱萍、李鸿良、林继凡、凌继勤、柳继雁等人的访谈。
-
昆曲口述史 五 江苏卷王安奎、刘祯《昆曲口述史》是一部昆曲人物访谈录。全书通过对近150位有代表性的昆曲相关人士的系统、深入采访,反映了当代昆曲发展的整体面貌和历程。采访围绕被访人的艺术成长、事业发展、艺术感悟、对昆曲现状及未来的思考等方面展开,生动地展现了百年来昆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凸显了昆曲人热爱艺术,坚守、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丛书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昆曲口述作品,填补了昆曲史的空白,对于昆曲研究乃至戏曲研究都独具价值。全书图文并茂,在被访人娓娓的讲述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鲜活生动的人物跃然纸上,从中可看到艺术家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既是个人生活史,又是艺术史和社会生活史,读来饶有趣味。本册是该丛书的江苏卷(中),收录了吕传洪、钱振荣、单晓明、石小梅、孙海蛟、王斌、王芳、王建农、徐雪珍、杨晓勇、姚继焜、姚继荪等人的访谈。
-
英语世界李渔戏曲研究论集柳存仁等 著;赵婷 译本书聚焦于以英语为书写语言的李渔研究成果,收录了五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翻译并汇编成册。五篇选文既有西方资深汉学家的开创性著述,也包含当代华裔青年学者的前沿学术分享。选题角度新颖,论证丰富且别开生面。本书作为载体,一隅而窥全貌地介绍了以英语为主要书写语言的李渔研究优秀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学者关于李渔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对话。
-
三岔口周锐《三岔口》包括了7个男性英雄、好汉充满力量的故事,阐释了英勇、正义的主题,既有传统经典剧目,也有濒临失传极具特色又适合孩子的剧目。
-
昆曲口述史 七 浙江卷王安奎 刘祯《昆曲口述史》是一部昆曲人物访谈录。全书通过对近150位有代表性的昆曲相关人士的系统、深入采访,反映了当代昆曲发展的整体面貌和历程。采访围绕被访人的艺术成长、事业发展、艺术感悟、对昆曲现状及未来的思考等方面展开,生动地展现了百年来昆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凸显了昆曲人热爱艺术,坚守、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丛书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昆曲口述作品,填补了昆曲史的空白,对于昆曲研究乃至戏曲研究都独具价值。全书图文并茂,在被访人娓娓的讲述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鲜活生动的人物跃然纸上,从中可看到艺术家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既是个人生活史,又是艺术史和社会生活史,读来饶有趣味。本册是该丛书的浙江卷,收录了包世芙、何苏生、胡奇之、李明华、颜海平、陆光复、林媚媚、林天文、林为林、刘文华、沈世华、陶伟明、王奉梅、何炳泉、王世菊、王世瑶、龚世葵、张世萼、张世铮、郑世菁、周世瑞、朱世莲、俞康等人的访谈。
-
昆曲口述史 二 北京、河北卷王安奎 刘祯《昆曲口述史》是一部昆曲人物访谈录。全书通过对近150位有代表性的昆曲相关人士的系统、深入采访,反映了当代昆曲发展的整体面貌和历程。采访围绕被访人的艺术成长、事业发展、艺术感悟、对昆曲现状及未来的思考等方面展开,生动地展现了百年来昆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凸显了昆曲人热爱艺术,坚守、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丛书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昆曲口述作品,填补了昆曲史的空白,对于昆曲研究乃至戏曲研究都独具价值。全书图文并茂,在被访人娓娓的讲述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鲜活生动的人物跃然纸上,从中可看到艺术家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既是个人生活史,又是艺术史和社会生活史,读来饶有趣味。本册是该丛书的北京、河北卷(下),收录了王大元、王振义、魏春荣、刑荣志、徐达君、许凤山、张敦义、张国泰、张松岩、张卫东、张毓雯、周万江等人的访谈。
-
稀见京昆名伶抄校本丛刊宋震此为《稀见京昆名伶抄校本丛刊》第五辑,收录前辈昆曲名家吴梅抄本 《伏虎韬》( 收入吴梅《奢摩他室曲丛》),请专家撰写导读,附录演出广告和相关照片,影印出版。录前辈昆曲名家吴梅抄本 《伏虎韬》( 收入吴梅《奢摩他室曲丛》),请专家撰写导读,附录演出广告和相关照片,影印出版。《奢摩他室曲丛》系吴梅精选自己二十多年购置、收藏的传奇、杂剧、散曲等一百五十二种,经过详细校订并且附跋之后编排而成,其选择之精、校订之善,在《元曲选》与《六十种曲》之上。《伏虎韬》原作为传奇剧本。清乾嘉著名剧作家沈起凤《沈氏四种》之一。情节与袁枚《子不语》中《医妒》故事相似,并杂取吴炳《疗妒羹》传奇及《聊斋志异》中《马介甫》等惩治妒妇故事加以虚构。从明代以来,关于搬演惩治妒妇的传奇便有数种,如汪廷讷《狮吼记》、吴石渠《疗妒羹》、叶时章《胭脂虎》等。《伏虎韬》对前人的作品有所借鉴,但在人物设置、故事结构,曲白科诨等又有独特的创新。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极费匠心,结构亦巧。” 清人戴延年《抟沙录》:“此剧传播歌场,时伶为之增价,里中菊部师,直欲范金事之。”吴梅《霜厓曲跋》说:“大抵薲渔诸作,意境务求其曲,愈曲而愈能见才;词藻务求其雅,愈雅而愈不失真。小小科白,亦不使一懈笔。”可见沈起凤在《伏虎韬》传奇之用心之巧。剧情大抵是天界罗刹女遣胭脂虎下凡转世为悍妇张氏,观世音则遣伏虎尊者下凡转世为马侠君将其降服。轩辕生妻张氏悍妒异常,威压其夫,又招其他妇人,授以降夫之术。轩辕生之师马侠君有心助其降服悍妇,故意送一妾入其家门。新妾一入门,便遭张氏虐待。马侠君令轩辕生假借外出应试,暂时避居他处。同时设计将轩辕生之妾接出与轩辕生同住。然后派人骗取张氏钱财,悉数转交轩辕生手中。待张氏人财两空疲于生计之时,马侠君趁机遣自己的小妾女扮男装,强行向张氏求婚。婚礼上,轩辕生携新妾突然出现,将张氏羞辱一番。张氏羞愧难当,幡然醒悟,发誓不再起妒心。自此,一夫二妇为鼎足鸳鸯,和睦相处。近代以来《伏虎韬》的搬演,最主要的便是北昆名家韩世昌,其后,由于战乱以及昆曲的衰落,《伏虎韬》渐渐淡出了舞台。王瑶卿此剧经多次删改、精简,存在多种不同的版本。梁小鸾藏本是在王本基础上整理而成,相较于程玉菁藏本的整理本(收入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所编《京剧汇编》第十五集),梁本除了文献价值以外,更符合今天舞台演出的时长与体量,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
-
中华戏曲中华戏曲编辑部 编本书为是中国戏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共同编撰的学术文集,文集以戏曲文物研究为特色,以戏曲史、戏曲理论研究为核心内容。本期共收录《大傩仪的初旨与变异》《上海拍卖清代福州“平讲戏”五种考论》《试论清宫中的行台》《唐“杂剧”概念考论》《清宫七夕供奉与演剧活动考》《凝视与书写:海上漱石生与近代上海演剧》《明清曲谱“前腔换头”与“又一体”考》《“清音浊流”语音基础与吴语区北曲演唱、创作实际的交融》《明末清初理学家反戏曲现象刍议》等最新戏曲研究论文十余篇,包括戏曲文物、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戏曲与民俗、宗教等关系及仪式剧研究;高层次的戏曲理论、戏曲美学研究;少数民族戏剧研究;戏曲作家、作品研究;当代戏曲现状与走向研究等。
-
昆曲口述史 一 北京、河北卷王安奎 刘祯《昆曲口述史》是一部昆曲人物访谈录。全书通过对近150位有代表性的昆曲相关人士的系统、深入采访,反映了当代昆曲发展的整体面貌和历程。采访围绕被访人的艺术成长、事业发展、艺术感悟、对昆曲现状及未来的思考等方面展开,生动地展现了百年来昆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凸显了昆曲人热爱艺术,坚守、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丛书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昆曲口述作品,填补了昆曲史的空白,对于昆曲研究乃至戏曲研究都独具价值。全书图文并茂,在被访人娓娓的讲述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鲜活生动的人物跃然纸上,从中可看到艺术家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既是个人生活史,又是艺术史和社会生活史,读来饶有趣味。本册是该丛书的北京、河北卷(上),收录了白士林、白小华、丛兆桓、顾凤莉、侯宝江、侯少奎、侯长治、李淑君、马玉森、秦肖玉、王城保等人的访谈。
-
沐斋作品集·勾阑醉宁大有 著绘《勾阑醉:昆曲京剧中的风雅与热闹》 以新颖见地,解读经典戏曲的精彩与意韵。本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主题的作品。昆曲与京剧是中国传统舞台艺术的两座高峰,被称为“雅部”与“花部”。作者作为骨灰级票友,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经典意象,从戏文到唱腔、从眼神到身段,作者为我们一一道来这其中不为人知的精彩与神韵,并用画作形式为我们定格其中最为精彩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