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
-
影像背后II[比] 吕克·达内 著,王恬 译《影像背后》一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的电影创作笔记,记录和分享了达内兄弟在构思创作《罗尔娜的沉默》《单车少年》《两天一夜》等知名影片过程中,对于剧本方方面面细节的思考、修改,对于演员的选择、机位的运用,以及电影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思索等等,其中亦包含了面对观众、媒体意见的反思和创作过程中汲自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领域的灵感源头。 第二部分是笔记中提到的两个剧本:《单车少年》和《两天一夜》。第一部分的思考与探索在这一部分中得以具体呈现,即便没有观看过影片,读者也不难通过剧本文字,感受到达内兄弟的影像魅力及艺术造诣。
-
中国影视往何处走2丁亚平,赵卫防 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以“艺术评估、文化前瞻”为主题,以学术定位为主,兼顾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遵从“小、精、准”的思路。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的实录,《中国影视往何处走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实录》围绕中国当下影视产业的现状与创作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站在理性的、学术的、客观的角度思考、分析与探讨中国影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加强影视创作与影视理论、批评之间的联系,为中国影视健康发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
影视创业学吴延熊,刘汉林,吴小我,胡家祯,高卫 著《影视创业学》遵循创业学的通用流程和共性要点,按照创业理解——创业准备——创业实施——创业管理的逻辑顺序搭建内容架构。以创业为目标,把影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实行“三实三段”全程训练的创业教育模式,通过课堂的实例分析——创客训练营的实境训练——创业大赛的实战检验三个阶段培养,让学生能够萌发创业机动,有清晰的创业思路和基本的创业能力。 本书前10章,都以名言警句点睛,以案例导读揭示问题引发兴趣,以创业标杆、创业警示、知识拓展与引用案例互相印证,从影视作品分析中挖掘行业特点,并将理论转化为创客训练中的实践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第11章,通过创业导师的面对面访谈,给出创业真经。
-
蜥蜴的尾巴[日] 野上照代 著,银色快手 译野上照代的私人昭和文艺史。 她亲历日本巨匠辈出的电影黄金时代。师从伊丹万作,供职左派阵地的八云书店,见过太宰治,与井伏鳟二私交甚密;后成黑泽明的御用场记、制片人、亲密友人,与他合作长达半个世纪,也是山田洋次《母亲》的原著作者……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不同主题的五篇野上照代访谈录,关于人生、父母,与黑泽明一起工作时发生的种种趣事,对大师的旁观与思考,自身的职业生涯和情感历程;第二部分为随笔,记录了自身成长历程中与著名文人如太宰治,电影人如伊丹十三、山田洋次等相遇相交的独*片段。 书中细节遍布,野上以自己独有的幽默、细腻、生动与人情味,写下自己作为电影人的成长、半个世纪的私藏电影轶事,既令人窥见神坛之下艺术大家们的生死悲欢,也回望了整个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
-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江晓原 著《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系作者历年在各大知名媒体发表的科幻电影影评精选结集。作者在学界开创对科幻作品的科学史研究,将科幻作品纳入科学史研究视野,同时将科学史研究方法应用到对科幻作品的分析之中,给科幻影评带来了全新的思想深度和文本面貌。《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内容植根于作者对科幻作品的学术研究,而写作风格则与作者广受欢迎的著作《科学外史》系列一脉相承——渊博流畅,雅俗共赏。并附全书所论及影片索引。
-
电影作为批评实践张斌宁 著《电影作为批评实践:视觉、历史与文化》一书是一部整合作者近十年电影与视觉文化研究的论文集。作者将二十二篇论文按照研究方向分为四个部分:影像与视觉:观看之道、历史与当下:现实之镜、文本与诠释:批评之维、话语与表征:文化之思。本书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切入,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里的一些阶段性影响特征和代表性影片、演员、导演进行了深度分析,发现了很多耐人寻味的、区别于本体研究的结论,同时也证明了视觉文化研究作为一种跨学科电影研究的价值所在。
-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张同道,胡智锋 著,张同道,胡智锋 编《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书稿是一部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五洲传播公司、哔哩哔哩合作,张同道、胡智锋任主编的纪录片年度发展报告,也是中国第一部连续发布的纪录片蓝皮书。内容主要包括纪录片频道和栏目、纪录片作品、新媒体纪录片、纪录片产业、纪录片国际传播、世界纪录片动态,并附有中国纪录片大事记和加拿大纪录片市场研究。书稿以学术方式,采集第一手资料,描绘出中国纪录片发展足迹和世界纪录片总体格局,具有实践性、指导性、前瞻性和权威性。
-
高雅好莱坞[加拿大] 施恩.鲍曼 著,车致新 译如今的电影观众与批评家,通常会认为某些好莱坞电影是具有合法性的艺术作品,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票房大片。但是,在电影诞生之后的半个世纪中,绝大部分美国观众都不会称一部美国影片为“艺术”。直到1950年代,美国电影仍被视作一种通俗的,甚至是下层阶级的娱乐活动。通过对发生于1960年代前后的一系列关键变化的详尽调查,施恩·鲍曼试图证明是多种社会与文化力量的共同作用,改变了公众对美国电影的看法,形成了有利于艺术世界诞生的机会空间,并导致了好莱坞电影从低俗娱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高雅艺术。
-
世俗神话伊芙特·皮洛 著电影是什么?“电影就是现代的世俗的神话”——这是《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一书的别具一格的回答。本书是匈牙利剧作家伊芙特·皮洛(Yvette Biro)电影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的结晶,启发了许多后来的电影研究者。全书尝试从心理学、美学、哲学、神话学、社会学、人类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视角探讨电影媒体的特征和本性,提出了一系列涉及电影创作实践的新颖命题,有助于激发读者深入认识电影的理论和创作风貌,开拓电影思维和体验电影创作的审美品格。
-
新媒体的语言[俄] 列夫·马诺维奇(Lev Manovich) 著,车琳 译本书力图为新媒体研究这一新兴领域描绘出一幅未来的发展图景。作者将新媒体置于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的视觉与媒体文化史框架中,揭示了新媒体在技术与文化方面的来龙去脉。在本书中,作者运用艺术、人文、计算机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讨论新媒体对旧媒体传统的借鉴,展示新媒体作品如何创造现实的假象、与观众交互、呈现空间,涵盖虚拟现实、计算机游戏、人机交互界面等多种新媒体类型。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新媒体的普遍法则与逻辑。此外,作者还考察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影响了电影语言的演进。 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下,本书引出了一个问题——“新媒体”从何而来,又如何为我们打开了前所未见的世界? 本书被全球数百个学术项目用作教学参考书,曾被译为俄、法、意、日、韩等多种语言。中文版是其第十五个语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