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
-
迭代与交融敖日力格,刘旭光 编迭代与交融:第四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是一个围绕新媒体艺术观念展开的研究型展览。“迭代”不仅仅是技术的更迭,也是艺术思维的不断转换。在当下,国际性的双年展很多,而三年展相对较少。三年一届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时间耐心考察艺术世界的变化,也让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和深入地把握新媒体艺术创作观念的传承与变革。“交融”则让我们看到了艺术更大的可能性。无论是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还是审美与生活的交融,本届展览都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已经远远超过视觉本身,指向了更多的可能。这是一次多元而开放的展览。本届三年展呈现了不同地域多年龄层的艺术家的多维度思考成果。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一批国际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家带来了他们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有北京电影学院从事新媒体艺术教学与研究的教师的作品,还有非常年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作品。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观念的碰撞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下艺术家们艺术观念的迭代与交融。新媒体艺术的实践向我们提供了艺术跨学科创作的视野,引发了未来影像关于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美学、传播、伦理等多领域之间的讨论。这些讨论必定带给电影艺术创作更多的启迪。
-
中国电影科技论坛文集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网络信息处 编《中国电影科技论坛文集(2018卷)》聚焦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建构,向业界征集了一批优秀主题论文。论文内容涵盖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架构策略与相关政策研究、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工业化之差距与思考、电影特效数据协同工业化、电影项目风险评估、完片担保体系建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电影工业化之作用,等等。
-
邪典电影李闻思 著邪典电影(cultfilm)在电影学界和电影爱好者之间是一个非常有名,但又总是伴随着含混和误解的名词。它在电影发明的早期就初露端倪,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集中爆发。今天,电子媒体时代的邪典电影不仅没有如一些评论家认为的那样正在消失,反而已渗透到电影产业,甚至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某种亚文化的风格、电影生产的惯例、市场营销的策略或是宣传与发行的常规手段。《邪典电影:一种亚文化的历史》将邪典电影作为一种电影亚文化进行研究,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框架,与之相对应的是主流电影文化,即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占据全球霸主地位的好莱坞电影文化。将邪典电影的发展置入好菜坞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探究它的概念、范畴、类型及意识形态的表述,观察其是如何在特定的时期显露出来,如何得到身份确认并被贴上标签,如何历经发轫、高峰和衰落,并最终转变为何种形态。同时,该书还探讨了它的追随者,作为某种暂时的亚文化群体的成员,是以何种方式进行“连结”乃至参与文本创作的。无论如何,令人欣喜的是,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邪典电影纳入专业的电影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领域。
-
电影人之眼 如何用画面讲故事[美] 古斯塔沃·默卡多(Gustavo Mercado) 著,黄裕成 译用活动画面讲述故事是我们这个时代令人兴奋的艺术形式之一。本书介绍了电影基本镜头的构图原理,通过阐述如何用画面来讲故事、如何通过画面与观众进行交流,来帮助大家驾驭电影这一艺术。由此,读者朋友对每个镜头在电影叙事中所扮演的角色将有更深入的解读,同时将了解如何从技术层面为拍摄强有力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做好准备。 本书收录了几百部彩色电影案例,是一本内容集中、可随手翻阅的参考书。书中介绍了如何为影片的每个镜头做出有效而富有表现力的抉择,从而使读者学会利用视觉工具流利地讲述故事。不管你是菜鸟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本书都将扩展你的眼界。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基本的构图原则,之后按照以下结构分析各种类型的镜头。- 构图特点:介绍每种类型镜头的习惯用法。- 构图分解:通过案例插图,分析每个镜头如何完成其叙事任务、揭示其构图方法及技术运用等。- 技术因素:介绍拍摄每种类型镜头所要考虑的设备、技术及技巧等问题。- 打破常规:通过案例,展示那些构图规律被大胆颠覆,以达到表现力和形式感**化的手段。
-
电影通史[英] 菲利普·肯普 著,[英] 菲利普·肯普 编,王扬 译 译《电影通史》按照年代顺序追溯了电影的演化,从早期的电影放映技术到多银幕影城的出现,直至如今的网络平台,展现了世界影坛的重要时期、主要流派和经典作品,并以电影的高速发展反观社会和文化的演变。图文并茂的文章深入全面地阐述了每一种电影类型,从*早出现的默片到史诗票房大片,以及21世纪出现的电脑动画与视觉特效。翔实的历史年表让读者对电影史上的重大事件一目了然。 书中从机位、布光、动画、表演风格及社会文化影响的角度详尽地分析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对知名大片进行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解读,揭示出明星的闪光点和影片成功的秘诀,以及*具潜力的剧本折戟票房战场的原因。 电影改变了世界。从技术允许的第一天开始,人们就从古老的艺术形式中汲取养分,开创了电影这个新的艺术门类。是什么推动了早期电影的诞生?电影院具有怎样的建筑学和社会学意义?为什么一些电影能成为经典?是什么让一位导演、编剧或演员成为不朽的明星? 这是一部由专家学者团队为广大电影爱好者编撰的图文版电影史,将翔实的资料、精炼的文字和大量珍贵的插图相搭配,满足读者求知的欲望和阅读的快感。精美的设计和精良的制作让本书赏心悦目,值得收藏。本次中文版根据2019年的英文第2版翻译制作。如果你爱好电影并希望更好地理解电影,翻阅此书将是一个*的选择。
-
电视作品分析陈丹丹 著本书包括电视艺术概论,电视剧作品分析(电视剧类型与叙事元素、电视剧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剖析、经典剧集的翻拍、国内外同题材比较、当前电视剧中的悲剧性、经典电视剧分析),纪录片作品分析(纪录片类型与叙事元素、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剖析、经典纪录片分析),电视节目分析(电视节目类型与叙事元素、电视节目发展现状与问题剖析、原创类节目、模式类节目、经典节目分析),电视文本的跨媒介研究,电视文化的内蕴与艺术呈现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针对当前电视业界的热点问题为主要思路,结合不同电视形态,梳理电视发展的路径与规律。结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叙事学、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分析经典片例,适用于影视编导、新媒体等专业的高校学生的基础核心课程学习,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基础知识学习也具有指导意义。
-
编剧学词典姚扣根,陆军 著本书针对编剧入门者的知识需求,编选了中国戏曲、西方话剧、及相关编剧中关键词汇与术语,分为剧作元素、剧作结构、剧作技巧、剧作类型、剧作论著等五部分予以介绍。其中,包含了从中国戏曲编剧的形象概念到西方话剧学界的基本剧作术语;从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国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等戏剧理论,到现代的各类戏剧潮流,如荒诞派戏剧、贫困戏剧、跨文化戏剧等。书中所选基本集聚了编剧专业的常用术语,行文准确而不艰深,深入浅出,对于编剧专业的学生,或对编剧有兴趣的读者,或从事编剧理论研究的人士,实为不可或缺的参考具。
-
影视艺术学与戏剧文化融合探究陈丽竹 著《影视艺术学与戏剧文化融合探究》围绕“影视艺术学与戏剧文化融合探究”展开阐述,以影视艺术的本质、影视艺术的诞生、影视艺术的结构、影视艺术的魅力、影视艺术生产制作过程及后期特效的应用为切入,重点探讨戏剧艺术的基础知识,电影文化与戏剧文学,电影与戏剧在文学、美学中的融合,电影在摄影、音乐中的戏剧处理,电影美术与戏剧的融合以及未来电影与戏剧的融合发展方向。全书论述清晰、系统全面、内容丰富。侧重对影视艺术的含义、结构、制作等进行理论上的概述总结,并且通过对戏剧艺术的阐述,力求达到“技”与“艺”的统一,使内容体现出较为前瞻的理论视野和新颖的知识结构。《影视艺术学与戏剧文化融合探究》不仅适合影视艺术专业的学习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戏剧相关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
奇正互变 畅神怡情贾颖,李华 著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的跨文化研究团队致力于各国电影作品中的文化现象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成本套系列丛书出版。该系列丛书将全面系统地呈现不同题材和主题的各国电影作品,以文化解读为主旨,整理和归纳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该研究将语言学及文学理论与电影作品评析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的实用性,不仅为高校英语教师在相关课程的授课中提供多元文化教学的案例,也为广大的电影爱好者铺设一座热爱世界文化的桥梁。团队预计出版八本系列丛书,兼顾经典与畅销作品,选取精彩文化故事。其内容涵盖与文化主题相关的各国电影作品,以亚洲、欧洲、美洲、非洲为故事主要发生地,涉及多元文化、商业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以及神话、艺术、旅游、同性等主题的各国电影荟萃。该系列丛书将以一部电影作品为撰写一至两篇文文化解析论文的形式结集出版。各卷主题如下:第一本:电影中的多元文化解读;(已出版) 第二本:电影中的商业文化解读; 第三本:电影中的神话故事解读; 第四本:电影中的饮食文化解读; 第五本:电影中的神话故事解读; 第六本:电影中的旅游主题解读;第七本:电影中的宗教文化解读; 第八本:电影中的同性主题解读。本册为第四本:电影中的饮食文化解读。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每个国家的历史,降雨,人口,信仰,政权性质及经济结构各不相同,所以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也会有所差异。
-
视觉感知、影像文本与文化身份杨致远 著观众对电影的认同是他们观看影片并从中解读出意义的保证。电影文本是一个由多种表意符号组织起来的动态视觉文本,观众的观影认同包含了复杂的层面。《视觉感知、影像文本与文化身份:叙事电影的观众认同机制研究》以电影理论为切入点,聚焦于观众观影过程中的认同问题,在综合视觉文化、文艺理论、大众文化等理论的基础上,从视觉感知、形式表现、主题表达及文化身份这四个层面入手,论述了不同形态的叙事电影(如好莱坞电影、艺术电影等)在差异化的表现手法中所蕴含的对观众认同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