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
广东粤剧院优秀剧本选广东粤剧院 编本书共6卷,约300万字,每卷收录10个粤剧剧本,共60个剧本,所选剧本多为名剧或保留剧目,创作排演的剧目均为上演场次较多、深受观众所喜爱、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具有传承价值、不少曾获得文华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广东省鲁迅文学奖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等多个国家及省级奖项。其中,《搜书院》《关汉卿》《山乡风云》《柳毅传书》《荆轲》《梦断香销四十年》《伦文叙传奇》等不仅是广东粤剧院的保留经典剧目,并已被各个粤剧院团争相排演而成为其常演不衰的剧目。本书既为保护传承粤剧优秀传统艺术,又为我国戏剧保留了珍贵的艺术财富。
-
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教材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教材编委会本教材由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多位经验丰富的专业舞蹈教师根据中国舞的动作特征、动作语汇,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编写,共划分为10个级别,每个级别分别从动作要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组合提示这四个方面进行地面、把杆的舞蹈基本功(如身体认知、指尖训练、方位练习、节奏练习等)、动作组合、成品舞蹈的编排,并对主要动作配示范图片。本教材内容完整、编排科学,能反映当下较高的舞蹈学习审美和教学水平,随书配有制作精良的示范视频,将以二维码链接的形式配于文中,可以极大地方便考级师生的课堂课后练习。
-
中国舞蹈学扎西江措 编《中国舞蹈学》(CHOREOLOGY IN CHINA)主要内容有:论文与评论(Articles & Reviews)两个板块。相对集中以藏舞蹈学研究、舞蹈历史与理论、舞蹈社会学、舞蹈符号学、舞蹈人类学、舞蹈数字人文、计算舞蹈学、舞种学、访谈与译文、舞蹈档案学、舞蹈与博物馆的相关研究,以及近期新的中国舞蹈文化热点议题与争论焦点。
-
蒲剧史稿王星荣 著蒲剧是产生较早的梆子声腔刷种,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清代称“梆子腔”或“山陕梆子”, 20世纪30年代始简称蒲剧,现主要流行于晋南和豫西、陕北部分地区。自形成到现在,蒲剧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多层面的作用,《蒲剧史稿》一书以翔实的史料、丰富多彩的内容、雅俗共赏的笔调,介绍了蒲剧的起源、发展、流变和现状,以及蒲剧的经典剧目、流派等,充分展示了蒲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
剧场内外王炜 著本书精选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公开发表的一些文章,是作者本人在戏剧学习和从事戏剧艺术工作中的一些观察与思考,内容涉及经典作品、新创作品、热点现象、行业生态等不同话题。作者非常熟练创作组织、评论研讨、剧目制作、演出项目投资与市场运营、演出公司和剧场的运营管理、艺术创作研究机构的管理等环节,充分了解艺术创作生产的体制与机制,清晰知道当前戏剧艺术的生态环境,因而能够全链条、比较系统地观察和思考当前戏剧艺术工作所面对的问题,进而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
昆剧《牡丹亭·拾画叫画》表演教程王凯 著本书是一本指导昆曲《牡丹亭》表演的教材。本书对《牡丹亭·拾画叫画》这一经典折子戏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与体会昆剧知识、昆剧巾生的技术技巧,使学生在今后的演出与实践当中,可以更好地塑造与诠释至善至美的小生艺术形象。
-
四川戏剧评论年度选编·2020四川省剧目工作室 著本书所涉猎内容既有艺术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对纷繁艺术现象的评述;既有对艺术现状的调查研究,也有针对艺术作品精准、独到的评论;既有对年度重要艺术活动的综述,也有对艺术科研成果的评介等,兼顾宏观的理论研究和微观的艺术评论。
-
清代梆子皮黄戏源流考论陈志勇 著本书以清代的梆子戏、吹腔、皮黄戏来源及其在各地之传播、衍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绪论、上下两编和附录。“上编”探讨梆子戏的源流与传播,前五章是关于梆子戏源流和声腔的专题研究,后二章是对梆子戏在西安和北京清宫中演出的情况予以专题探讨。“下编”重点探考皮黄戏的源流与传播形态,前三章辨析“楚曲”概念及其缘起,“二黄腔”的名实及皮黄合流等问题,后四章梳理皮黄戏在南方和北方的流播。
-
赣南采茶舞蹈女班教程傅丽本书在所掌握赣南采茶舞女性角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化研究,遵循舞蹈教材的开发原则,对赣南采茶舞女性角色元素进行提炼与编创、教材的教与学、课堂教学实践三个环节,搜集、整理赣南采茶舞蹈旦角的单一动作与动作短句,通过拍摄影像、专家示范。舞蹈文化解析、教学室例分析, 多角度地展示赣南采茶舞蹈旦角的舞蹈风貌,以保留原生态舞蹈姿态及其文化特点为核心,将赣南采茶舞蹈旦角融入舞蹈学专业教学实践之中,从特色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出发,探究赣南采茶舞蹈旦角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拟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对阶段性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构建具有“非遗”专业特色的“赣南采茶舞(女班)”。
-
影视艺术通识罗朋,郭梅 著本书作为影视艺术入门级通识教材,旨在通过影视试听语言概述和世界电影发展史的介绍,使读者能够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语言构成、主要特性与一般规律,能够在把握影视艺术本体特性、影视艺术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影视艺术的创作规律,洞悉影视艺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文化变迁、媒介技术更迭之间的复杂关系,客观、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