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
美术史指要顾黎明,黎洵 编著作为一门课程,要求能系统地掌握美术史中重要的美术流派、美术现象以及重要的艺术家与作品。不仅要了解时代特征、流派宗旨,更要具体到每个艺术家,每件作品的文化意义、美术史意义以及艺术价值。假如我们面对凡高的作品《割耳朵的自画像》仅从表面靠直觉去感受他、解读他,就不能理解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同样,也不可能认识到其艺术风格在美术史中的独特价值。所以,想要学好这门课,科学的学发明奖和系统的研究方法是不可缺少的。除了大量掌握史实这一必要而艰苦的工作外,还要多看作品,提高自身审美能力,能够从风格演变的角度,从人类文化发展、从审美嬗变的角度去真正理解一种美的形式是如何在历史的深化中被另一种美 的形式所取代,其时代与审美活动的深刻内在关联是什么。由于世界美术现象纷繁复杂,美术作品浩如烟海,能真正地理解人类艺术的一步步演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之功。为了方便初学者,尤其是参加美术专业高考的广大考生,本书将美术史册繁从简,只将得要的美术现象进行了构划,并配置了大量的图片,图文并茂,以便使读者能够准确地把握美术史的主要脉络,以求在较短的复习时间内快速提高专业水平,并为将来填充知识打好基础,这就是本书的目的。
-
东西方美术史大事编年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中国画轻松学Zheng Zhonghua 著暂缺简介...
-
至乐楼藏明清书画高美慶 主编《至樂樓藏明清書畫》展覽,由至樂樓藝術發揚(非牟利)有限公司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聯合舉辦。是次展覽,遙接一九*年假文物館舉行的《至樂樓藏明遺民書畫》展覽,酌選明清書畫八十項,作首次公開展出,並出版圖錄,使珍貴的資料得以廣為流傳,對推動中國書畫的鑑賞及研究,肯定有所貢獻。至樂樓庋藏歷代書畫名蹟,備受學界藝壇重視,蜚聲遐邇,乃是至樂樓主人何耀光先生數十年來銳意廣集敏求的豐碩成果。尤足景佩者,更在先生從未據此為秘藏,而於摩挲展玩之餘,時與同道交流切磋,研精覃思,著錄考釋,先後刊行《至樂樓書畫錄一明遺民之部》(一九七三年)及《至樂樓書畫錄一宋元明清之部》(一九八六年),並於一九六二年及*年公開展覽,使中華文化瑰寶,得以顯揚於世,發潛德之幽光,實至而名歸矣。何先生曾任本港著名鑑藏團體敏求精舍主席,推動會務,不遺餘力;而文物館自一九七一年開館以來,即獲先生鼎力支持,為本館贊助人及管理委員會委員,對本館發展,多所啟導,謹致以衷心謝意。是次展出的八十項書畫藏品,大都屬於明代中晚期及清代早中期的作品。茲為避免重複,並未收入曾經展出及獨立著錄的明遺民藏品:而所展出者,亦足以作為研究明清兩代書畫發展的重要資料,其中不僅包括明代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的佳作,更兼及吳派傳人如陸治、陳煥、文伯仁、陸師道、居節、陳裸等人,具見文入畫的主流盛貌,以及蘇州畫壇炳耀一時之大觀。晚明畫壇中心由蘇州轉移至松江,一代宗師董其昌的丰神,可自歷藏於潘氏聽飄樓、于氏嶽雪樓及香氏夢詩廬的《山水扇面册》獲覩。董氏重視宗派,強調摹古求變、寄情筆墨的藝術思想,以及清潤秀雅的藝術風格,不僅影響當世大家,亦開啟有清三百年的局面,其中有被稱為“清初四王”的正統派名家王時敏、王鑑、王原祁與王赍,以端嚴的畫面結構及典雅的筆墨,享譽於世。此中的演變遞嬗,亦可從展覽中各人的作品得見。又展品中新安畫派梅清的《黃山四屏》及其從孫梅羽中的,縱橫奇恣,變自然實景為畫家之激情。而同屬一派的姚宋,其《山水册》則深得用簡之妙,儼有乃師漸江的遺風。參互此觀,或可有助於對新安派藝術成就的認識。此外,活躍於揚州的畫家以“揚州八怪”為著,是次展覽包括了高鳳翰、李蟬、汪士慎,金農、鄭燮、羅聘六家的作品,均呈現了“各有靈苗各自探”的獨立創作精神。又禹之鼎、王雲、華蕾、吳雲等人的肖像、人物、山水、花鳥題材的作品,更是揚州繪畫流派百態紛陳的至佳寫照。
-
杨国杰色彩静物杨国杰 著色彩是有感情的,因人的素养、爱好、心情的不同,对色彩的认同感亦有所不同。学习静物色彩的目的是培养用色彩语言描绘静物的质感、体积、空间、色调的能力。一、观察方法:画好静物,要善于用余光观察物体。不但观察物体的本身,还要找出物体周围的色彩倾向,从而使画面的色彩丰富、生动、和谐。二、色彩的基本规律:1、自然光的情况下,物体亮面冷、暗面暖,投影部分要有适当的天光色。2、要拉大处于同一画面上静物之间的色相差异,并借助红与绿、黄与蓝、橙与紫之间的互补关系,使色彩产生张力。3、由于作画者对色彩的偏爱、喜好不同,静物色彩会表现出不同的调子,使画面产生美感。4、表面静物色彩的空间感要拉大前、中、后、背景之间的黑白关系,塑造形体时具体程度拉大,虚实程度拉大,冷暖关系拉大。5、要善于在画面上调色,这样表现出色彩准确、生动、丰富。
-
西安美术学院专业入学考试色彩试卷点评西安美术学院 编中国的学院美术教育大约有八十余年的历史。学院教育是系统、集中、规范地进行目标明确的美术教育方式,新中国五十多年的学院建设使美术学院成为中国美术的主力和培养当代美术家的摇篮,也逐渐形成了以基础课、专业课、创作课等构成的教学体系。基础课中所设置的素描、速写、色彩等课程着重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研究表现客观物象的能力,从而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乃至创作作品打下基础。多年来,准备跨入高等美术院校的考生们必须要经过素描、速写、色彩美术基础素质测试之目的就是在于此。我们将近年来报考西安美院的考生在考场中所作的素描、速写、色彩试卷选出,由专家教授给予点评,具体分析每一幅试卷的优点缺失,给准备报考高等美术院校的学生们提供直接的帮助。
-
美术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修订暂缺简介...
-
香江先贤墨迹李润桓,莫家良 主编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於十九九七年三月二十二日至五月二十五日,舉辦《香江先賢墨蹟》展覽,展出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上半葉期間,曾經棲宿或旅寓香港的前輩先賢墨蹟。展品內容分為三類:一是翰林遺老的書法,其書法特色是明清以來館閣體的延續;二是學人名家的手蹟,展現他們在學術文化領域探求之餘的書法美感及修養。三是書畫家的作品,顯示作者在書法藝術的繼承和發揚的大前提下,不斷的探索與更變。本書為該展覽之圖錄。
-
美术的故事任道斌 著历史学与美术学虽然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学科,前者以政治、经济为大端,后者以视觉美学为大端,但两者却又结下不解之缘;历史产生了美术,美术丰富了历史,它们都能折射过去,启发现代,发展将来。本书十篇文章,上起原始的少数民族美术,下及清末的[海上画派],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图史结合的学术平台。作者力图以史论图,以图证史,深入浅出,揭示美术作品那视觉表象下的历史学文化内涵,并以此来激发读者的审美情趣。香港城市大学于1998年开始创立中国文化中心,在校长张信刚教授的策划下,以及在全校各院系群策群力的支持之下,顺利推展了一系列教学新猷,如网路教学、中国文化与艺术示范讲座、文化古迹考察等等。为了兴办文化讲座,我们尽量网罗海内外的硕学名儒,到城市大学来,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与大学生探讨各个学术领域的新知。这些从不同学术领域探讨中国文化的讲辞,凝聚了读者几十年研探的心得,用浅易明白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但是大学生踏上学术道路之门径,也是一般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方便法门。有鉴于此,我们推出这一套[中国文化中心讲座系列],盼能为中国文化的创新尽点绵薄之力,也希望能够教学相长,一同开创中国文化的未来。
-
黄般若的世界高美慶,黎淑儀 著改革和更新中國傳統繪书的運動,已有逾百年的歷史。如今被譽為一代大師的高劍父(1879-1951)、徐悲鴻(1895-1953)、林風眠(1900-1991),都曾有過借助東西洋畫法以謀國畫變革的經歷。另一方面,則有為數不少的國畫家,不甘心於邯郸學步,而致力整理和研究傳統,重新反省中國藝術中“師古人”和“師造化”的神髓,並賦以嶄新的涵義,求以具有新意的創作成果,雄辯地證明傳統繪畫悠久不斷的生命力,其筆墨意境亦有屹立於當今藝壇的價值。此中名家輩出,黃般若(1901-1968)即為其表表者。嶺南繪畫的研究,近年來蔚然成風,由於高劍父等人,以嶺南為畫派之名,他們的傳世作品甚多,而且師弟相傳,桃李滿天下,於是寝寝然成為嶺南繪畫的代表,甚且形成獨尊之勢。然而,倘若就二十年代的歷史詳加考察,在嶺南派崛起之際,與之對壘的傳統陣營實有頗為強大的力量。當時年僅二十餘歲的黃般若,異軍突起,以一枝健筆與高劍父弟子展開論戰,而其繪畫藝術亦有足與嶺南畫派分庭抗禮的地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多年來致力於廣東書畫的收藏和研究,在出版《嶺南三高畫藝》專刊的同時,亦為黄般若舉辦展覽及出版圖錄,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