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
-
源上桃花无处无朱良志 著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指具有“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的画。北宋以后,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真”问题而展开的。文人画家所追寻的这种超越形似的真实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作为“性”的真实。以此角度划分中国绘画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即:“得势”“得韵”“得性”。本系列作品,通过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轨迹。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分“幽深”“幽远”“幽静”“幽秀”“绝对空间的概念”“泛泛”“萧散”“寂寞”“苔影”“小景”十个角度描写倪瓒的世界。
-
东瀛之恋曾迎三,万君超 著张大千与山田喜美子的相识大约是在1953年,那时候张大千54岁。1949年以后,张大千移居海外,经常到日本购买绘画用具或装裱字画,下榻偕乐园。山田喜美子小姐便是在此时照顾张大千的起居生活,二人情愫日笃,甚至约定每周一信。本书即对这些信件进行释读、整理。
-
挑战达·芬奇龚之允 著,龚之允 编有没有想过,你在博物馆或者画展上看到的画作,可能是赝品? 《挑战达??芬奇》一书的作者龚之允先生拥有丰厚的西方艺术知识储备,在书中,他选取西方艺术史上包括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在内的15位艺术大师,以及他们超过16幅存在争议的知名画作,从大师的生平入手,引入真假画作的争端,再从作品源流、材料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辨别真伪。 对于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充满探寻乐趣的了解西方艺术史的途径和方式。在字里行间勘破大师真假名画迷局的同时,可以潜移默化提升自身艺术素养。
-
中国美术简史陈传席 著《中国美术简史》共十章,以简练的文字陈述、丰富的作品呈现,追溯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中国美术成就;梳理各个美术门类的发展与演变,美术作家、作品与流派;论述*基本的美术原理、内涵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内容上以绘画为重点,兼述书法、篆刻、雕塑、建筑等。不追求面面俱到,重点介绍*重要、*典型的作品。形式上图文并茂、全彩印刷、装帧精美。本教材适合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学习使用,对中国美术史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放在案头,常读常新。
-
中外美术史李林 著《中外美术史(高等院校艺术学类精品系列教材)》以时间为线索,对各艺术门类,艺术流派、艺术家、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美术史,上溯石器时期,下至改革开放,涉及绘画(卷轴绘画,涵盖人物、山水、花鸟;寺观壁画;墓室壁画等)、雕塑(佛教造像;青铜器;画像石;画像砖;陵墓雕刻等)、建筑、绘画理论等。下编为外国美术史,上溯石器时期,下至20世纪70年代,涉及绘画、建筑、雕刻,涵盖国家与地区有: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意大利、法国、尼德兰、弗兰德斯、德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涉及流派有近百个。本书将艺术本体进行分析,并对美术作品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不仅如此,本书还将艺术风格能动的进行看待,将艺术风格的流动与世界的交通联系在一起,将美术史放入世界美术史视野进行写作。
-
瘗鹤铭新考王家葵 著《瘗鹤铭新考》为艺术史研究著作。位于镇江焦山的摩崖石刻《瘗鹤铭》自宋初进入文人视野,便受到极度追捧,热情至今不衰。但有关《瘗鹤铭》的作者、拓本情况、书法价值等,却一直众说纷纭。本书分上中下三编,分别讨论《瘗鹤铭》的作者,《瘗鹤铭》的接受史,《瘗鹤铭》拓本等问题。在综述前人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皆提出结论性意见,树立新义,足以备一家之言。
-
新古典主义[英] 大卫.欧文 著,黄灿波 译本书是我社出版的“艺术与观念”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本书涵盖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所有表现形式,它不仅涉及广阔的地域范围,还涉及新古典主义风格在各个艺术分支中的广泛用途。全书共有九章及附录,图文并茂,印刷精美,包含了建筑、画作、雕塑、园林、室内装饰、纺织品等多种门类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了解、研究新古典主义艺术不可多得的经典。 本书适合作为相关艺术专业学生的自学用书,也可作为美术爱好者的普及读物。
-
现代艺术史[美] H.H.阿纳森 著,钱志坚 译《现代艺术史》是一部经典的艺术断代史著作,聚焦于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艺术史的历史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回响。本书以时间为串联线索,以艺术运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为内容支柱,以绘画、雕塑、建筑和摄影为核心类型,清晰地梳理了现代视觉艺术史的发展和变化脉络。本书英文原版自1968年初次出版以来,历经多位专家数次修订,一直是美国高校有关现代艺术史课程的首推教材。 《现代艺术史》第六版由经验丰富的艺术史家、作家伊丽莎白·C. 曼斯菲尔德主持了全面修订,不仅逐章更新了史料信息、拓展了大量图片,在内容分析上更是注重兼容并蓄,与时并进地容纳了艺术史研究的诸多新方向。
-
中国古代首饰史李芽 等 著首饰史,即文化史。 本书通过文献整理、美学赏析和文化阐释等方法,将首饰的缘起、定名、门类、材料、款式、制作工艺、佩戴方式、装饰纹样,及相应的典章制度、附着其上的其他文化信息等逐一进行分析和考证,史论结合,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服饰与人的密切关联:首饰与人贴身相伴,是身份、技艺等等的重要象征,更直接反映了社会的精神面貌、哲学思想、审美标准和文化思潮。通过研究首饰这个物件,我们所要发现和研究的是人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中国古代首饰史》的撰写工作耗时四年,体例上以朝代为顺序,以中国古代首饰的五大门类“头饰”“耳饰”“臂饰”“颈(胸)饰”“手(足)饰”的发展历史为主要内容,以首饰的文化阐释为线索撰写而成,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首饰历史、文化、类型、题材、纹样、制作等等的综合性图书。 全书分为十二个章节,每一章的内容安排根据各个朝代的不同略有差异,如原始社会、先秦和两汉三章,关于礼服首饰的介绍并未独立成篇,而是在对头饰的阐述中一并介绍;每一章都挑选一两个同时期的代表性墓葬进行首饰插戴的复原图绘,帮助读者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本书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到清代这段历史时期中的首饰分门别类地予以名物、形制归纳、插戴考证和文化阐释。 因首饰款式繁复、名目众多,首饰名生字居多,书中提供了2226幅高清精致图和143张图表,每张图片详细标注出土地点、收藏机构、尺寸、材质和资料出处,科学清晰,使之成为相关研究的一个系统的科学依据。 该书填补了中国古代首饰研究的一项空白,具有创新意义和文化积累价值。
-
俄罗斯千年艺术[俄]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 著,焦东建,董茉莉 译本书对艺术源泉、古罗斯教堂、叙事空间与和谐原则、诺夫哥罗德文化、安德烈·卢布廖夫及彼得一世等专题做了全面的论述。无论文中涉及的是哪一种艺术现象,作者都是从俄罗斯文化的整体观念出发,从各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进行论述的。 利哈乔夫在本书中所阐释的俄罗斯艺术,涵盖了古代至20世纪初先锋派的诸多艺术门类和文化现象。他撰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对历史进程中的所有艺术现象进行盘点与分类,而是将俄罗斯艺术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剖析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