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
-
艺术通史[英] 史蒂芬·法辛 著,杨凌峰 译本书追溯了7万余年的艺术发展历程,以全球视角展现出不同时代与地域,不同社会和文化情境中艺术多样的面貌。书中包含1100余张高清全彩插图,囊括了绘画、雕塑、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不同品类,同时聚焦于个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对不同时期大师杰作的丰富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本书自推出以来在全球已有20余种译本,超百万销量,此次的修订升级版中新增了当代艺术发展动态,充分揭示出今日的艺术家对于社会变化的思考和探究。
-
中外美术简史李娜,熊红丽 著本书包括以下内容:艺术的起源(西方原始美术、中国史前美术、亘古的文明、古埃及美术、两河流域美术、中国先秦美术),神性与人性(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中国秦汉美术),宗教与艺术(欧洲基督教美术、中国佛教美术、伊斯兰教美术),气度与境界(中国魏晋南北朝美术、中国隋唐美术、中国五代宋元美术),人文与个性(欧洲文艺复兴、欧洲巴洛克与洛可可美术、中国明清美术),传统与创新(欧洲学院派美术与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印象主义与新印象主义),革命与发展(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民国与新中国的美术)。在针对各高校艺术类考研试题差异性的问题上,充分做到了涵盖面广,灵活性强,以题促学,容量适中,重点突出,特点鲜明。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本书的基本框架分为知识提要和习题等部分,知识提要按照*威经典教材的章节顺序讲述知识点和考点,习题按照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分析、作品分析、简答、论述等传统题型,吸纳各高校近年来的考研真题、期末试题等.
-
改革开放与广东文艺40年陈剑晖,徐南铁,郭小东 编在总结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文艺的成就与经验,既具开放意识与现代视野,又带有文学史性质的描述与研究结合的专著,不仅能更好地展示广东文艺的实绩和力量,让“广东文艺”发出更响亮的声音,而且有助于配合推进广东省委提出的“岭南文化创新”的战略构想,增强广东文化的自信,提升广东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区域文化发展,从而在当前建设广东“文化强省”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文化效应。回顾、追溯40年广东文艺创作,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文学、影视、戏剧,还是音乐和美术,广东的文艺创作有不少走在全国的前列,有的甚至成为国内文艺的风向标。这一方面得益于广东经济建设方面的改革开放,一方面取决于广东的文艺工作者的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文化品格。他们传承了近现代以来岭南先贤“独领风骚,敢为天下先”的优质文化品格。
-
日常生活与艺术现代性胡玲玲 著《日常生活与艺术现代性》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中西20世纪艺术的特征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归纳西方艺术现代性基本特质的基础上,对中国艺术现代性的进程作出自己的判断,并对中西当代艺术的日常生活叙事做出比较。在研究方法上,该成果通过考察靠前外大量相关文献和史料,较为详尽地了解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成果,并试图运用社会学、史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以避免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
-
警惕艺术!99件作品告诉你什么是杰作[法] 弗雷德里克·塔代伊,[法] 玛丽-伊莎贝尔·塔代伊 著《警惕艺术!99件作品告诉你什么是杰作》是一本西方艺术普及图书,由一部法国艺术话题类电视栏目《聊聊艺术》(D’Art d’Art)改编而成。书中介绍了99件收藏于法国各博物馆的艺术杰作。作者以简洁、个性化的语言,介绍了每件作品的创作特点、艺术风格,以及时代背景。《维纳斯和爱神丘比特》《奥林匹亚》等作品彰显古典艺术的和谐与表现力,《蚂蚁席》《chaoyue反叛》等则表达现代艺术的勇气与先锋,古典与现代在此精彩碰撞与完美融合。本书的主旨是,杰作的欣赏需要学习,看懂文字与图像同样重要,不要人云亦云,“警惕”别人口中的艺术。
-
影戏传奇左衡 著作为中国本土电影史的开端,早期中国电影活动有着重要的奠基意义。早期中国本土电影在出现之前,先经历了一个史前史的时期,这意味着中国电影观念的产生要早于中国电影实践。因此,早期中国电影观念的生成是从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体验开始的。中国本土电影的发展史先是在技术形态上经历了“短片时期”(1913-1925)和“长片时期”(1925-),继而在文化形态上经历了“问题剧时期”(1923-1926)和“商业片时期”(1927-1931)。技术形态的进展证明中国电影史与西方电影史有着不同进程,文化形态的变化则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显现了早期中国电影承载社会功能的情况。通过古剧、武侠、神怪等类型模式的创作生产,早期中国电影成为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艺模式的重要载体。因此,早期中国电影观念又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产物,体现着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这在叙事影片的创作中表现为“传奇”和“影戏”。“传奇”是中国叙事美学的悠久传统,在叙事的对象和叙事的手法上都有着鲜明的中国特征。“影戏”成为当时对电影很重要的称谓,一方面是由于早期中国电影人对电影本体没有从现代学术理念认识的可能,另一方面却又是有意识地将电影同中国艺术学和哲学的许多重要传统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中国本土电影的模式。以“影戏”作“传奇”,成为早期中国电影史的创作主流。这两个范畴也构成了中国电影观念的核心。“影戏”观念属于艺术本质论,而非本体论,它的存在实际上表明早期中国电影的思维总体上尚处于前现代的状态。这也决定了在中国电影进入新的阶段后,“影戏”将退出中国电影观念的核心位置。但它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的传统。早期中国电影的历史表征着中国社会、文化和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同时也显示着中国人在本土与西方之间复杂的矛盾心态。这一充满张力的格局贯穿了早期中国电影短暂的历史。
-
陈规再造[美] 巫鸿 著,郑岩 编“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继2019年出版的《传统革新》与《大限》之后,《陈规再造》为文集的第三卷,收录作者1995年至1998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这一阶段的研究仍聚焦于墓葬、佛教、肖像艺术等主题,持续探讨图像内容与空间、媒材的关系。其中《清帝的假面舞会》《屏风入画》《陈规再造》等一系列论文,围绕清宫旧藏文物和中国古代艺术审美传统展开,选择了雍正乾隆变装画像、十二美人图、屏风文化等精巧的切入点,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引人入胜的同时,进一步发展阐释了“图像”与“原境”互动的美术史观,是为后来《重屏》等专着的雏形与先声。“巫鸿美术史文集”下一步即将推出卷四《无形之神》与卷五《残碑何在》,敬请关注。
-
手绘艺术史马尔切洛·约利 著,王晨 译,刘彭 书写马尔切洛·约利说,他曾梦想亲临世上第一个艺术家创作第一件艺术品的现场——而这,就是他为本书做的事。 约利往返于艺术刚刚繁荣起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来世的艺术”盛行的古埃及、各种现代艺术争锋的巴黎、当代艺术的中心纽约……约利以“在现场”的方式,亲手画下艺术家创作的瞬间,画下那些杰作的样貌,并写下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他身为艺术家的独特感受。 在他的笔下,那些节点作品——威伦道夫的维纳斯、阿伽门农面具、弗洛伦萨大教堂、《蒙娜丽莎》、被福尔马林浸泡过的大鲨鱼,那些代表艺术家——乔托、米开朗基罗、贝尼尼、康定斯基、杜尚、阿布拉莫维奇,都更加鲜活,更加还原了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本来面目。
-
看名画的眼睛[日] 宫下规久朗 著,唐倩 译生临晦暗空间,沉浸精神静谧 耶稣诞生的神秘情景为何会催生众多夜景绘画杰作?达?芬奇在创作中刻意避开强烈的明暗对比,原因何在?如何欣赏丁托列托等威尼斯画家源自拉斐尔的黑暗戏剧风格?卡拉瓦乔居然通过强化黑暗来回顾自己动荡的一生……跟随善于描摹人性的大师,近距离感受黑暗的立体与深邃。 冲破黑暗束缚,重获生命温度 委拉斯开兹用奔放的笔触表现空间的深度和光感,甚至连空气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鲁本斯用精妙的光效展现夜景,同时怀揣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拉?图尔通过虔诚的圣人表达黑暗时代的苦难与希望;伦勃朗跟随人生起伏的光影表现至今仍让人产生共鸣;维米尔借助科学,将日常生活升华为光之艺术……发现黑暗中光明的力量,才更懂得平凡幸福的珍贵。
-
看名画的眼睛[美] 元木幸一 著,钱一晶 译读懂名画表情,揭示文化深意《蒙娜丽莎》的微笑居然隐含着女主人公丈夫的小私心;耶稣脸上逐渐消逝的笑容,竟然蕴含着严酷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的心境;维米尔笔下人物细腻的表情,帮助人们窥探到了17世纪荷兰市民的生活场景;怪诞画中的怪物用讥笑散播仇恨与丑恶;伟大的亚里士多德也频频成为被嘲讽的对象……形形色色的笑脸里,原来隐藏着颇具趣味的秘密。 笑览创意之作,愉悦艺术心灵 园丁肖像居然是用各类蔬菜拼凑而成的;文艺复兴时期妻管严的狼狈之相让人哭笑不得;看似严肃的德国艺术家用歪曲图像创作出神奇的视觉游戏;看意大利能手如何用巧夺天工的画技凭空造出宏伟穹顶;感受停在画框边的苍蝇和蜗牛如何打破画面的严肃……就算画中没有笑容,各路画家也能各显神通,博君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