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
-
书院文化胡青 等 著江西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镇。就全国范围来看,古代江西书院数量非常多,影响非常深远,遗存保留非常丰富。探讨江西书院的著作与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然而,这些成果,或从历史纵向剖析,或从专题个案探究,鲜有从江西书院文化整体的横断面展开讨论与阐述。请看《江西文化符号丛书》。
-
艺术为人民韩劲松 著《艺术为人民:延安美术史》内容立足于中国美术馆典藏延安美术藏品研究,结合延安美术新研究成果,以及本人赴延安鲁艺管理园区、延安革命纪念馆实际调研以及走访延安美术家后人所得资料,尽可能全面地将延安美术各个门类囊括其中,首先从作品意义上建构一个延安美术的完整序列。其次,通过对延安美术思想、美术创作和美术机制的整体考察揭示延安美术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还原延安美术的历史语境,梳理出延安美术的价值体系,其意义不仅是对红色革命文艺传统的传承和弘扬,同时通过对延安美术民族化、大众化的独特发展道路的阐释,也有助于增强当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何谓“延安美术”?《艺术为人民:延安美术史》将“延安美术”定义为在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至1945年抗战胜利这期间发生在延安及陕甘宁边区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美术的总称。在时间上,这一段正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时期,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逻辑。以这段历史时期来界定延安美术,比较容易把握延安美术的整体性特征。在空间上,延安是有确定所指的地理概念,从文化场域意义上可以扩展为陕甘宁边区范围。1945年抗战胜利后,延安的美术家就开始分散到各解放区,解放区美术代替了延安美术。从性质而言,尽管延安地区本有原生状态的民间美术存在,但只作为延安美术资源,也不算《艺术为人民:延安美术史》所谓的中共领导的带有革命性质的延安美术。延安美术是在经历长征到达延安的苏区文艺工作者、上海左翼木刻家以及全国各地来延安的美术青年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发展形成自身的特色的。在以往的有关延安美术的研究中,由于没有清晰界定时间、空间和主体等范畴,以致模糊混淆了延安美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延安美术与其他根据地美术、延安美术与解放区美术相混淆,简单把延安美术家其他时期的作品都视作延安美术,甚至出现把从未到过延安的美术家作品也归入延安美术这样明显的问题,错把延安美术影响下的美术等同延安美术本身,这都影响了我们对延安美术的认知,造成很多混乱,有必要在叙述延安美术之前首先廓清“延安”“陕甘宁边区”“解放区”等概念。“延安”在成为革命圣地之前首先是一个建制县,古已有“延安”“肤施”之名,最早称“高奴”“延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废延州,设延安郡,治肤施、临真、延安等11县。清设延安府,治肤施县。1913年,废延安府,肤施县隶属陕西省榆林道。1928年,废榆林道,肤施县直属陕西省。肤施古城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城墙巍峨庄严,设东、北、南三门,西面蜿蜒向上连接凤凰山,为边塞要镇。1935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落脚陕北,同时国民党调集东北军配合西北军,部署肤施及各交通要地加紧对红军进行军事围剿。红军接连取得几战胜利并采用围城策略进行反封锁,并以通商交往为条件与东北军达成停战。西安事变后,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驻防肤施古城的东北军奉命南撤,与红军主力共同向西安附近的三原集结,相互配合防击国民党顽固派。东北军撤走后,红军和平接管肤施城,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共中央于1937年1月从保安进驻肤施,由于之前中共地下党组织曾在此活动并设立过延安县,接管后中共将肤施改称“延安”。
-
日光西映格雷戈里·欧文 著“在某种程度上,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基于日本艺术……”——出自凡·高于1888年7月15日写给弟弟提奥的信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军舰驶入江户湾,强硬地打破了幕府闭关锁国的状态,也推动日本艺术沿着港口涌向了海洋的彼岸。陶瓷、珐琅、漆器、丝绸乃至浮世绘,这些充满东方风情的艺术品在西方的大型展览会上一经展出,便迸发出灿烂的光芒。 众所周知,凡·高一生都痴迷于收藏浮世绘,但他并不是唯一一位被日本艺术吸引的西方画家,劳特雷克和莫奈等人也为之深深着迷。虽然这些巨匠大多一生都未曾踏足日本,却在多幅作品中留下了对日本艺术的喜爱与致敬。 19世纪日本艺术究竟是如何飘洋过海,使印象派觉醒,甚至促成西方现代艺术的诞生?本书将为您介绍,艺术史上这段震撼人心的东西方艺术的永恒邂逅。
-
临川文化罗伽禄 著《江西文化符号丛书-临川文化》系统梳理与展现了从古至今产生于抚州和建昌地区的临川文化之显著特色。全书分为“教育之盛”“思想之光”“文学之显”“世家之采”“医药之灵”“造物之美”“‘非遗’之韵”七个篇章,对临川文化所涉及的不同重要领域之内容与特色进行了精要勾勒,以点带面,深入浅出,突出文化的符号性,并力求图文并茂,是本系统把握临川文化精髓的通俗读物。
-
艺术的故事·现实世界的光与影李行远 著19世纪的巴黎,一群艺术家正用自己的画笔酝酿着现代艺术的首次变革——一场改变人类审美的风暴。他们摆脱古典传统的僵化与呆板,从画室走向自然,去捕捉流动、绚烂的光与色彩。他们的名字是马奈、莫奈、德加、西斯莱、毕沙罗、雷诺阿……今天的读者对这些名字已经耳熟能详,他们的画作早已成为绘画史上的经典,但人们依然很难想象,在那个学院派审美被奉为圭臬的年代,他们是如何有勇气站在法兰西艺术学院的对立面,又是如何与古典传统进行着艰难对抗——在面对权势极大的艺术官僚时,他们热血满腔但也感到哀伤;他们虽然在艺术中获得安慰,但也对恐惧有更深刻的体验。这是一本动人的印象派画传。作者李行远为我们回顾了世界艺术史上那段古典与现代相冲撞的岁月,描绘了印象派画家群像。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不仅能了解印象派的萌芽、发展、裂变,也可以了解隐藏在印象派画家们内心深处的不为人知的情感。本书笔调浪漫,配图丰富,是读者了解印象派及该画派代表作品的推荐读物。
-
近现代商业美术史林家治,邵民 著本书作者为近现代商业美术梳理存盘,书稿体现出“民俗民间”的潮动和整个时代变革之间的交互因果,其中对图片变迁的剖析尤为难得。全书400多幅彩色图片且价值珍贵,填补了中国现代设计史的空白。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本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值得推荐的商业美术史读物。
-
红色文化俞银先 著唱响江西红色文化品牌,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把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符号化、立体化、生动化,做成文化标记、精神标识,让广大读者在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中感受初心力量、激发使命担当,是撰写这部《红色文化》的初衷。《江西文化符号丛书:红色文化》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江西伟大的革命实践进行逻辑梳理,构建“掀起红色风暴的政治主舞台”“推进土地革命的军事主战场”“集聚领袖先驱的革命大本营”“预演文韬武略的治国试验田”“凝铸红色基因的精神孕育地”五个红色地标,还原一段段红色记忆、解读一个个红色经典,鼓舞一代代人的斗志。
-
哥特复兴[英国] 肯尼斯.克拉克 著,刘健 译18世纪末的英国,一批兼具宗教性与世俗性的中世纪风格建筑突然拔地而起,几乎像树林和草垛一样遍布各地,改变了城市和乡村的面貌。这就是建筑史上的哥特复兴。但这些建筑一度得不到艺术史家的只言片语,而民众只是将其视为国之不幸,像忍耐糟糕的天气一样接受它们。 肯尼斯??克拉克的《哥特复兴》则试图通过建筑形式来探索一个时代的理想与精神动力。它初版于1928年,甫一问世便广受读者欢迎。对教会建筑学家的心态,没有比克拉克的描述更尖锐的;对约翰??罗斯金的精神混乱,没有比克拉克的介绍更敏锐的;正是克拉克的写作,将普金这个超凡人物从湮没无闻中解救出来……此书经过多次再版,终成一部趣味史研究的经典著作。
-
飞行@艺术精粹王亚男 著本书以艺术品为切入点讲述飞行史,精心挑选了50件航空主题精粹艺术品,内容横跨18世纪至今,并讲述每个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全书图文互补,考据详尽,以手账的形式呈现。作者王亚男以其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背景资料,为广大航空爱好者梳理了航空发展史上具有独特价值的艺术品,集历史、知识、史料、科普为一体。书中所选图片质量较高且比较罕见,极具收藏价值和艺术气息,尤为适合航空航天爱好者、青年爱好者收藏。
-
一看就懂的中国艺术史祝唯庸 著本套书基于祝唯庸在喜马拉雅平台的艺术史讲稿,以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家为主线,采用“纪传体”的方式,在讲述艺术家人生故事的同时,展开作者对中国书画史的独特叙述,行文幽默晓畅,作品分析有趣有料,配图精挑细选,是可读性、可赏性极高的入门读物。 从南北朝到初唐,中国书画艺术的框架已经搭起,规则也已经建立。法度森严、刚毅规范的唐楷的出现,昭示着楷书达到了巅峰。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张猛龙碑》《九色鹿经图》《游春图》《北齐校书图》《千字文》等一大批经典,还有欧阳询、褚遂良、阎立本等一个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作者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将我们熟知的画作和人物串联起来,枯燥的历史也因此而丰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