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
-
艺术之林韩品玉 著,宿光辉,赵洋 编本书是“国学百科”丛书中的一种,按照年代顺序,向读者介绍由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状况和成就。分为美术和音乐两部分。美术部分分为青铜时代、秦汉风韵、魏晋风度、隋唐大美、五代绘风、宋画高意、元代文人画、明清艺苑等,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雕刻、书法等作家作品。音乐部分则分为先秦音乐、秦汉音乐、魏晋南北朝音乐、隋唐五代音乐、辽宋金元音乐、明清音乐等,简要介绍了各个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乐曲、乐器和音乐术语。全书语言通俗易懂,配以精美插图,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西方名画和它的故事汤麟 著《西方名画和它的故事》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不同时期西方绘画中的传世经典作品。美学家、美术史论名家汤麟用优美的文笔讲述一幅幅名画中动人的故事,带你走近西方艺术史上的著名流派和大师巨匠。在品味原作之美、解读艺术价值的同时,作者挖掘画作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故事内涵,分析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人生历程,让读者以更为全面清晰的视角再读经典,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
先驱之路张子康,红梅 著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历史节点上,有一批留法归国的艺术家为中国美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之路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既接受了西方学院派古典主义、写实主义美术(如徐悲鸿、常书鸿、颜文樑等),也带回了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如林风眠、刘海粟、常玉、吴冠中、赵无极等)。他们共同为20世纪初期中国美术带来了传统书画体系之外的新的美术类别和新的美术观念,甚至与之相关的新的生活方式。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性文化诉求的先驱者和践行者,成为中国美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奠基者、开拓者,共同推动了20世纪中国美术基本面貌的形成与演变,也成为活跃在中国20世纪的重要文化群体之一。 本书依托同名展览(同时也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中法建交55周年纪念活动)的部分图像资料详细记录了这一段历史,并根据公开出版的需求,补充大量展览中没有呈现的珍贵文献和资料照片、收录六十余位艺术家的三百余幅作品,及十余位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使之成为可独立成册、具有出版价值的高品质艺术读物。
-
中国美术史李福顺 著《中国美术史》(第三版)系统介绍了中国美术的发展流变,把中国美术史看做是由历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发展史;分时期、分阶段对历史上的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具体到位的论述和阐释。《中国美术史》(第三版)以论带史,史论结合,尚变求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把握评述的公正性,并针对某些问题谈及作者的感受与历史争鸣。第三版在第一、二版的基础上,增订了新的美术史料和研究成果,补充了相关的图像资料,并添加了二维码相关教学视频。《中国美术史》(第三版)可供美术专业或师范类相关专业本科、专科院校教学使用,也可供同等学力者和美术爱好者参考。
-
100个改变艺术的伟大观念[英] 迈克尔·伯德 著《100个改变艺术的伟大观念》打破了传统学术观念中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将实践放置于理论之前进行编排。书中记述了100个在艺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观念,从上万年前的岩洞壁画、黏土锻炼,到近日的活动影像和数字技术,还包括油画、版画、水彩、拼贴、焊接等。这100个观念都各自有其独立而清晰的艺术史线索,很多都可以单独写成一本书,但本书简明扼要地将其描述出来。
-
江户艺术论永井荷风 著怀抱见证最后的江户的迫切使命感,文学大师永井荷风重游旧江户,写下了堪称是江户文化殿堂的入口、发掘日本浮世绘魅力的名著:《江户艺术论》。浮世绘做为日本江户时代广为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刻描绘了当时的市井百态、放荡日常;“浮世”一词本身就说明了取材自红尘俗世,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为大众文化所着迷的永井荷风,目光自然不会错过充满生活风、现实感的浮世绘。 本书收录了多篇永井荷风针对浮世绘的介绍与评论,不但涉及浮世绘的兴衰、传承,也论及浮世绘的制作方法、题材种类,甚至创作者、流派,更从中看见永井荷风如何说“画”,让读者尽管不见画、画却如在眼前。
-
世界3巫鸿,郭伟其 编本书以“艺术史与博物馆”为专题,主要研究学院艺术史与博物馆的关系,以及与其相关的形式主义艺术史学,探讨博物馆工作与艺术史学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关注学院与博物馆学术研究的历史性异同的同时,主张加强两者在多个方面的交流。书中收录了与之相关的艺术史理论前沿研究成果和译文,也对图书、展览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报道与评介。
-
民·潮张信哲,张艺安 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以风卷残云的速度跃入现代化进程。工商农业、科学技术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社会文化发生巨变。这一切都可从月份牌美女的脸庞、她们精致的发型、背景中那中西合璧式样的客厅,乃至融合了素描、油画技法的绘画风格中可见一斑。作为一种商品广告形式,月份牌在商业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上海开埠后,西方各国在上海设立租界,开办工厂、洋行,香烟、布匹等大量洋货流入中国市场,各大洋行为了推广商品,将商业广告画引入中国市场。为了迎合中国消费受众的喜好,各大洋行雇佣中国本土画家,结合了传统年画、历画的形式创造月份牌广告画,在每年年末印刷,随商品奉送给消费者。由于印刷更精美,画面摩登,从现世开始便广受欢迎。民族工商业在20世纪初迅速发展,为了与进口商品竞争,也采用了月份牌广告画作为宣传手段。随着月份牌的流行,其装饰性逐渐被强调,市面上出现大量不含年历,商品广告也简化的宣传画形式,更适于家装点缀。画中美人的所穿所用无不是当时最时髦的物什,体现了当时人对理想幸福生活的憧憬。在短短的半个世纪内,月份牌已然成为近现代上海的文化符号之一,不仅承载着半个世纪的记忆,也重塑了一代人的审美体验。写实的绘画风格、活泼生动的时髦女郎,成为当时审美倾向、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本书从第一代使用西画技法的周慕桥、徐咏青、梁鼎鸣,到第二代擦笔水彩画技法的郑曼陀,再到第三代将月份牌画法发扬光大的杭穉英、谢之光和倪耕野等人,让月份牌画成为那个时代潮流风向最直观的佐证。本书将通过展示三个阶段月份牌画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所创作的作品,让观众直观的了解到月份牌广告画的发展历程。本书还将月份牌广告画的表现题材和审美倾向所涉及的同时期近现代服饰潮流的发展做了阐述和展示。最后,本书还在月份牌广告画作为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商业广告史的重要佐证,对当代审美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
中世纪之美[意大利] 翁贝托.艾柯 著,刘慧宁 译本书是艾柯论述中世纪美学理论、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的作品。中世纪之美在艾柯笔下呈现出自成一体的活力,它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传统,在教条的思想环境中悄然演变,直到发展出成熟且具有批判性的观念体系,对现代所继承的传统做出了基于中世纪视野的修正。 艾柯的论述从中世纪文本中汲取了神学、诗学、神秘主义、柏拉图主义的思潮,他探讨的艺术作品涵盖了教堂、雕塑、珠宝、绘画、音乐和古抄本。经过艾柯的解读和阐释后,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作品流溢出一种原始和独特的美感,它的缜密性和普适性直至今天都能够在我们身上激发出新鲜的见解。
-
艺术史导论 艺术史学习经典指南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 著,贺询 译这是一本艺术史学科导论性质的著作,也是一本艺术史学习经典指南。此书对学科内重要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清晰而不流于表面的概述,其所关注的不是包含诸多艺术家姓名和风格的艺术史,而是艺术史本身,即研究对象、媒介材料、理论方法、发展趋势等,讲述准确、精妙。 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史最早于19 世纪在德语国家兴起,因此向来有“艺术史的母语是德语”的说法。这本经久不衰的著作由艺术史各个分支领域重量级的德国学者分别撰写,畅销德国30余年,也是德国艺术史院系中流传广泛的专业读物。新的德文第7版(中文首版)包含关于神经学、图像媒介,以及后现代和国际化的新艺术史等章节,关于性别研究等部分也做了较大修订。可以说,此书迎合了德语区艺术史学科巨大的改革热望,也经受住了改革的考验。因此,它理所当然地出现在诸多艺术史推荐书单。 我国目前有诸多艺术史研究与教学机构,以及艺术史专业学生与跨专业学者,此书可作为一本常备的方法论手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艺术史学科全貌。